- +1
SCI期刊投稿狀態詳解
1.Submitted to Journal
投稿剛成功,郵箱會收到確認信件,有待編輯處理稿件,這個狀態是自然形成的無需處理。
2.Awaiting admin processing
文章送達,證明投稿成功。在編輯審稿前,助手負責審查稿件是否齊全,不齊全的話則立即要求作者按要求補充相關材料。
3.With editor
表示稿件已經遞交給編輯處理。如果在投稿的時候沒有要求選擇編輯,就會先到主編那里,然后主編會分派給別的編輯。
4.Reviewer(s) invited
編輯已接手處理,正在邀請審稿人中。有時該過程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其中原因是編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審稿人,這時投稿者可以向編輯推薦審稿人。
5.Under review
編輯部或審稿人正在審稿,前者對稿件錄用傾向做預期評估。含義與“peer review”不完全一致。此時論文是由同行評審員進行外審,因為審稿是無償的工作加上需要付出許多精力,這個過程應該是一個漫長的等待。
6.Peer review
同行評審,耗時最久,也是影響雜志社決定的關鍵環節。現投稿量激增,為保證質量,高水平的雜志均事先設in-house review,不過關的稿件被立即拒絕。
7.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
表示審稿意見已經返回給編輯。這個狀態大多情況下不會持續太久,幾小時到幾天為多,基本上根據最初投稿后分配的稿件編號數量,可以預測到這個過程的處理時間。
8.Decision in Process
等待稿件處理意見,編輯正根據審稿意見對你的論文進行最后的評價,開始考慮是給修改還是直接拒。
9.Major revision
需要進行大量修改,不一定意味著接受。提示審稿人評價較好,有機會被接受。一定要認真、嚴格按照意見修改,審稿人稍不滿意稿件也會被拒絕。
10.Minor revision
需要進行少量修改,原則上確立接受稿件,仍需虛心接受審稿人的意見,進行一對一的修改。
11.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這個狀態顯示所有的審稿人都已經完成審稿并且編輯部辦公室也收到通知,有時候,編輯在看完審稿報告后可能會覺得需要額外的審稿,這時候,系統的狀態就有可能再度變成“Under Review”,所以作者如果遭遇這樣的狀態改變不需要感到驚訝,一旦額外的審稿完成后,狀態會再轉成“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
12.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編輯審理,即又開始了一個循環。
13.Accept
最開心的時候!恭喜,編輯對該文章十分滿意,決定接受稿件。
14.Reject
審稿人看過內容或者審稿意見后作出的決定,表示拒絕這篇論文。這種是最常見的狀態,著名雜志拒稿率可達90%。對于廣大的科研工作者而言,那種心情大多體會過,一定要振奮精神。整理好心情,重新上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