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罵上熱搜的“宋丹丹式長輩”,為什么就想讓年輕人不痛快?
原創 崇衫 看鑒


又一位老藝術家翻車了。
前陣子,“宋丹丹 窒息”沖上熱搜,白云和劉梅濾鏡都救不了她被瘋狂吐槽。
自從2020年宣布退休之后,宋丹丹拍了不少綜藝,但每一部都會被網友吐槽尷尬和窒息。

還記得幾個月前,網上還在流傳她年輕時的劇照,夸她是真·京圈公主,“怪不得她覺得楊紫不漂亮”。
怎么現在風向又變了?年輕觀眾對老一輩人怎么就這么有意見?

宋丹丹這次翻車的名場面叫“桃花塢尷尬9分鐘”。
它發生在一檔名為《五十公里桃花塢》的綜藝里,場景是一群明星嘉賓圍在一起開會,復盤一下今天,安排一下明天,沒想到出現了嚴重的代際差異。
宋丹丹特別想辦個篝火晚會,因為她覺得,晚會是一個拉近大家距離、認識對方才能的好契機。

所以不管是李雪琴說無聊,汪蘇瀧打圓場,武大靖提議辦個運動會,都沒能阻止她非要第二次投票,把晚會這事個給定了。

前腳剛說完我們不強迫表演節目,后腳就說我們來個女團舞,最后又擴大成了集體舞。

底下坐著的年輕人沒有一個想參加文藝匯演團建的,但是他們提的意見和建議,無一例外都被鎮壓了。
只有“團建俠”王傳君,直說“我就是不想參加,我不會參加的”,成為最讓人羨慕的存在。

短短9分鐘,在網絡上引起大量的共鳴,每個人的表情和態度都能拉出來單獨討論。

圖片截自微博
“宋丹丹 窒息”話題也登上熱搜,但這已經不是宋丹丹第一次被網友吐槽了。
早在2016年,《向往的生活》第一季里,她帶著兒子巴圖上節目,展現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家長”。
總共75分鐘的節目里,宋丹丹當著何炅、黃磊、劉憲華和節目組一群人,全方位嫌棄巴圖,一點面子沒給兒子留。
一會兒嫌棄巴圖吃得多,一會兒又嫌棄他不會干活。
還從這誕生了一個金句:我生了個廢物,但是廢物也得利用。



她愛“辦晚會”的特質也在這期節目里顯現出來,吃完飯就開始cue人出節目了,先是點了黃磊“你給唱首歌”,最后演變成了大合唱《心火燒》。
但在當年,宋丹丹還沒有跟尷尬畫上等號,讓她成為尷尬代名詞的綜藝還是《桃花塢》第一季。
要知道“請15個嘉賓一同生活21天”的節目設定本身就很尷尬了,15個人來自各個領域,有各自的生活習慣,不可能每個人互相之間都很熟,肯定有一個磨合和熟悉的過程。

但是在第一期節目里,宋丹丹就從“認識但不熟”一步跨到了催婚的遠房親戚。
要么就是逮著你問找對象了嗎,要么就是要你一定要說出自己有什么成就。
郭麒麟和汪蘇瀧還算是給面子的,會不斷插科打諢岔開話題,到了張翰和王傳君這里就直接不配合了。

可以說宋丹丹引起了多大反感,她手底下那些年輕嘉賓就引發了多大的共鳴。
因為這種“大家長”的角色,在生活中可能是我們的媽媽,也可能是我們的領導。

曉寧是打擊式教育的幸存者,她從小到大都很難聽到一句來自父母的夸獎。
“考了90分,得到的‘鼓勵’是下次爭取考95分;下次考了95分,會被問怎么沒考到100分,哪里失分了?”
即使她現在步入社會了,沒有分數這樣統一的標準了,也還是沒法達到父母的期望。

曉寧覺得父母對她已經遠遠不是“望女成鳳”了,是“望女成宇宙無敵第一鳳”,永遠有更高的要求在等待著她,還涉及了方方面面。
工作方面,評價她的薪水、崗位和公司;
婚戀方面,催戀愛、催婚、催生孩子一條龍;
就連聊起未來生孩子的事,她媽媽都會嫌棄她的一些育兒理論。
所以曉寧平時完成工作KPI還不算,還要完成節節高升的家庭OKR。

“他們就是做我的主做慣了,有的事一定要按照他們的意思做,這是一種習慣。如果被我拒絕和反抗了,就會像宋丹丹面對王傳君,瞪大眼睛,特別不知所措,這種時候我又會有點心軟。”
所以很多時候,曉寧采取的都是默默抵抗和拖延方式,并不會直白地提出父母和她的矛盾。
在“宋丹丹 尷尬”相關的熱搜話題下,也有網友說:“這個窒息的環境,其實不是宋丹丹制造的,是所有那些有話不直說的晚輩共同制造的。”

圖片截自@神圣午睡
但是經歷過這樣職場環境的小王說,遇到這樣的領導,有話直說真的很難。
她曾經供職的團隊有著一個宋丹丹+黃曉明的組合款大領導,同樣跟95后的她有著代際差異,每次開會都要以他的意志為轉移,并且喜歡營造一種表面上的民主氛圍。
小王的一個同事是忍耐派,努力想要完成領導定的目標,達到領導的標準,結果就是加班熬了幾個大夜之后,工作依然不被認可,最終在周會上直接爆發,一邊哭一邊拍著桌子罵。

領導在會上大發雷霆,當場開除了這名員工。
而小王自詡是有話直說派,在另一次部門會議上,就她自己的一項工作跟領導發生了爭執,直接拒絕了領導在她的專業范圍內指手畫腳。
那么這次沖突的結果是什么呢?
領導雖然理虧地當場拂袖而去,但后來她就慢慢被排除在了團隊決策圈外,晉升是不要想了,而且還被組長約談,話里話外都是以后給領導留點面子。

“晚輩當然可以有話直說,但那是建立在前輩也尊重你的基礎上,否則你說了就要付出一些代價,而且說了也是白說,尤其在職場上。”小王說。

“桃花塢9分鐘”為什么會引發大量討論,是因為很多人都熟悉這種環境、這種長輩或是領導。
人人羨慕王傳君敢說敢拒絕,人人卻都是李雪琴,憋屈得只能抽自己嘴巴。
長輩或者說前輩跟晚輩之間的代際差異,到底是老一輩太強勢,還是年輕一輩有話不直說?
不得不說,不管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人,很多人在社交的過程中都在奢求一種默契,那就是我不說明白,你也應該能懂我的弦外之音。

圖片來源@上海灘螞蟻哥
就像近幾年無數被稱頌的老電視劇,我們不能一邊夸人家臺詞寫得好,一切盡在不言中,又一邊要求現實社交里誰都有話直說。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被家里長輩嫌棄過“聽不懂話”“不懂事”,因此大家接收到的信息就是話不能說全,但是你要聽懂,尤其是跟長輩或者年紀大的前輩相處的時候。
而大部分年輕人還是會順著老一輩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年長者通常掌握著更多的權力。

就像宋丹丹在這尷尬的9分鐘里,盡管她不是“塢長”,只是個“大家長”,她卻憑借年齡和多年的成就掌握著最終的話語權。
她并不真的尊重年輕人的意見,所以她想要干成的事,最終還是能成,最多是像王傳君這樣的個人退出而已。
尤其在職場中,“有話直說”通常意味著“頭鐵”或“刺頭”,除非有極強的個人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否則被同事和領導提起的時候都免不了帶著幾分意味深長。

在一家公司里,領導有權決定你在這家公司的前途,而你雖然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前途,可想要做那個“職場俠”,就已經意味著你的前途已經不在這家公司了,因為坐在底下的同事們甚至都可能不會支持你。
話語權爭奪戰,這才是年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代際差異真相。
老一輩的強勢,是因為決定權握在手里太久了,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想法當做了真理。
而年輕人當然想有話直說,但也不能要求他們一邊被前輩掐著脖子一邊直說吧?

現實里敢這么說的人多嗎?
但也不能把老一輩統統打成“壞人”,因為他們有時候也是好心辦壞事。
依然用宋丹丹舉例,她心里一直記著大家是來錄節目的,就是要演一出好戲讓屏幕前的觀眾開心的,所以她才會說你們啥也不會演那干嘛來了。
只不過時代變了,她以為的“好戲”跟現在觀眾想看的“好戲”已經不是一個東西了。

現在一群明星坐著嗑瓜子都有人看
“時代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
兩代人之間的沖突和差異永遠不會停止,一代人逝去,一代人上位,然后又會有新一代人來挑戰他們,循環往復。
而此時此刻我們嘲笑的宋丹丹,我們與年長的親戚或領導發生的一切摩擦,也不過都是我們這代人爭奪話語權的陣痛罷了。
本文創作團隊
作者 | 崇衫
策劃 | 崇衫
編輯 | 崇衫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疑問煩請聯系
原標題:《被罵上熱搜的“宋丹丹式長輩”,為什么就想讓年輕人不痛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