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戚薇:能為吳宇森的電影臉上留疤,是一種光榮

11月24日上映的吳宇森新片《追捕》中,張涵予和高倉健一樣是位硬漢,戚薇則出演了一位和中野良子全然不同的全新真由美。
選秀歌手出道的戚薇,這些年轉行做演員,演出的也大多是電視劇,演電影還算是新人。回想接到吳宇森邀請時的情景,戚薇說“嚇得往后退了一步”,因為那可是“教科書里的人物”。以至于第一次見面吃飯聊了些什么她說幾乎都不記得,滿腦子都回蕩著“哇塞這是活的吳宇森”的“畫外音”。

拍《追捕》半年,戚薇說自己在片場數次見縫插針問導演為什么選了她,吳宇森的答案始終是“你猜”兩個字。直到上映前媒體問起,吳宇森才說他覺得戚薇與老版真由美的果敢有神似的地方。
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到日本進行國事訪問,揭開了中日友誼的新篇章。當時中國引進了三部日本影片《望鄉》、《狐貍的故事》和《追捕》。《追捕》的男主角高倉健更是成為一代人心中硬漢的代表。加上上譯廠經典的配音演繹,不少觀眾甚至能夠對其中的臺詞倒背如流。
戚薇的母親也是這樣的觀眾。戚薇說,這是她第一次拍戲有這樣的經歷,母親每天打電話來詢問拍攝進度,具體到某個動作今天做了沒有,某句臺詞哪天會說。這也是除了“吳宇森”這塊招牌之外,另一個讓戚薇欣喜的原因。“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已經很少,市面上面向年輕人的電影很多,能陪父母看的很少。這個片子是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陪爸爸媽媽去看的電影。”

而事實上,這部《追捕》和日版電影的關系已經不大了。影片出品方拿到的并非那部日本電影的改編權,而是原著小說《涉過憤怒的河》的改編權。當年電影對小說已經有相當大的改動,而此次吳宇森的版本則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大量的動作、槍戰場景,讓這部電影從開拍起就被定義為吳宇森回歸個人風格的作品。也是因為如此,戚薇在入組第一天就跟導演說“盡管拿我當男孩子拍,我可以”。當時吳宇森嘿嘿一笑,之后戚薇發現自己每天拿到的拍攝劇本中動作戲多起來了。她很得意,“在吳宇森的電影里打槍做危險的動作,這是多帥的事情。”

吳宇森拍片真的很拼,新版《追捕》的籌備歷時17個月,總共拍攝了150天,拍攝過程中動用200把道具手槍、6000發子彈,吳宇森導演更曾連續48小時不眠不休拍攝。

不過從目前的評分來看,《追捕》這部一開始野心勃勃要宣誓“回歸”的電影并沒有讓吳宇森走出這些年來的低谷,和經典老電影的評分相比也相去甚遠,甚至還沒有達到6分的及格線。對此,戚薇認為,一部電影遠不是觀眾在影院里看到的短短百來分鐘,幕后的付出和辛勞是觀眾難以想象的。“作為一個親身參與者,我已經沒法客觀評價這部電影,無論結果如何,他還是那個讓我真的由衷敬佩的電影人。如果每一個中國電影人到70多歲還可以做到吳宇森這樣,我覺得就是要起立鼓掌。”

新版真由美更人性更糾結
澎湃新聞:曾經的真由美是深入一代人心的角色,接演的壓力如何?
戚薇:其實對于這件事我倒是沒有太大壓力,因為那已經是一個經典了,經典是不容被挑戰的,它就是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當下那個最好的呈現出來的東西也很難復制了,所以我們也在想要怎么做才能有創新。
從現在的故事線索看,真由美可以是一個另外獨立的人物存在。反而對我來說壓力比較大的是跟三個男神級別的人合作,吳宇森導演、福山雅治和涵予哥,他們真的都是電影界大佬,我又是電影的新人,而且我的對手戲演員就是涵予哥跟福山先生,他們又是硬漢類型的,我就很擔憂他們會不會不好接近,不那么好相處或者是溝通起來并不是那么順暢。然后實際開始拍攝的時候,我的心理負擔是想要怎么樣才能打好這個配合。但在一起的時候就壓力越來越小了,拍到后面反而他們對我的照顧,和他們的專業敬業的東西讓我看到,我會有越來越多的安全感,真的是安全到不行。

戚薇:我覺得老版的真由美她的魅力之所在就是她一見鐘情之后的敢愛敢恨,然后就付出所有,美女救英雄,她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那個時候哪有這樣的女生?沒有的,所以就一下跳脫出來她的個性。但把這樣的女生放在現代,說句老實話,我作為女生來說,會覺得有點危險,我還是希望大家慢慢相處,處著處著你覺得他合適不合適,不管是交朋友也好,處感情也好,沒有發生事情的時候誰都能是朋友,但是如果有事了,你才能知道這人是不是真靠譜。所以放在現在,我覺得比起一見鐘情,更看重日久見人心。那現在這個真由美把之前那個真由美從神壇上拉下來的可能就是這些部分。
我們希望她還是女人,她更真實,可能更貼近我們生活當中的自己,或者是我們生活中的閨蜜或者是朋友,甚至同事,你從她身上可以找到很多的映射或者是共鳴,我覺得這是我們這版真由美想要做的一件事情。這次真由美背負的東西也比較多,會有猶豫和糾結,可能離我們現在的情緒更近一點。
澎湃新聞:有一部分老粉絲還是有看到以前的電影的那種期待,包括你媽媽,但是他們可能要失望了。
戚薇:所以我們把一些元素放進去,開場其實是之前電影里面很經典的臺詞,然后還有一個唱了杜丘之歌,是讓人一聽到這個旋律汗毛都要豎起來的那種感覺,另外如果看過老版并且很有印象,我們做了算一個致敬的設計,就在彩蛋里面,彩蛋的整場戲,我和杜丘的最后幾句對話是整個老版《追捕》里面一個字不改的對話,“他們就是這樣結束的,就完了嗎?”“唉這怎么可能完呢?”我們把這個原版的最后一場和我們的最后一場做了這樣子的一個結合,體現方式不一樣,但它還是那個狀態。

澎湃新聞:吳宇森導演給你的各種指導里面哪些是讓你作為一個新人覺得特別受用的?
戚薇:吳宇森導演平時在工作當中很少跟演員說話,他對我的撼動是細枝末節的工作狀態。因為我特別喜歡吳宇森導演,所以我一開始就特別想要知道,吳宇森在拍攝現場是什么樣子的。所以不拍我的時候,我就拿著板凳坐在他的那個監視器旁邊,就看他幾乎24個小時,我可以這么不夸張地說,他全部都付出給這件他愛的事情。
每一個鏡頭他都下場去擺,跟攝影指導探討,實在是很辛苦的時候就躺個兩三分鐘啊三四分鐘,還有戴個眼鏡拿個iPad,有空隙就改劇本,都親力親為。我們拍攝的過程當中非常多的戲,都是三天連軸轉,我覺得導演就是拿小伙子一腔熱情在干電影這件事情,特別感動。

戚薇:他太辛苦了,我們那天北京發布會,導演腰已經起不來了,我們給他準備了輪椅,導演就是不坐,他的這種倔強是讓你會覺得特別心疼的。一個做了50年電影的人,他還是這樣執著為了自己的電影,不管是做作品也好,做宣傳也好,那個熱情真的就你在旁邊看著他,你就會覺得他一定是一個值得仰望的存在。
澎湃新聞:有時候影迷們看電影,會覺得吳宇森老了,你會有這種感覺嗎?
戚薇:拍攝現場完全不會,他完全就是打雞血一樣的。現場有些動作要怎么做,導演會親自下場去做這個動作的,對我們來說都其實未必利索,導演就“啪”跪在那了,或者是我們要怎么樣打。
澎湃新聞:他是那種很愿意親自示范的導演?
戚薇:如果他可以,他會以這樣的方式跟你探討,因為我們有很多國籍的演員,語言未必是唯一溝通的方式,有一些肢體上面可能更直接,導演就選擇了最直接的溝通方式。所以導演就是讓你覺得電影人的魅力是不論他年紀有多大,他的內心還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對于電影的熱情一點都不會熄滅,就包括媒體問導演說還要拍片子嗎,導演就說我還要拍下去。導演對于電影的熱愛程度是我沒有跟他共事之前,我可能會去想,但是我想象不到的,他能付出到什么樣子,就是他能為他熱愛的事情,已經堅持50年,他還是有這種熱情,在現場真的會讓你特別特別感動。

戚薇:不一樣,導演拍槍戰的時候,整個人就是有很篤定的想法,比如說這個鏡頭要速度是什么什么樣的,他心里很有數。導演對于動作戲的要求很高,而且他需要團隊給他配合的要求也很高。動作戲不僅僅是演員表演好,攝影等所有周邊的一些都要很匹配。農場的大戲短短幾分鐘我們拍了半個月,因為每一次打完,爆破那個景都要還原。有的時候你動作做好了,鏡頭沒跟上。有時候鏡頭跟上了,置景又有地方沒弄對。
而且像我們這個片子是在日本拍的,我們絕大部分的工作人員是日本人,但是日本目前大制作電影已經很少,這部是去年最大的一部,所以在很多高尖端的機器的熟練程度上面還是需要磨合時間,我們會一遍遍盡可能做到導演要的那樣,那個沖擊力和那種特別激烈的感覺,需要在毫厘之間的。他說希望他的暴力美學呈現出來的那種感覺,哪怕是一個槍聲,或者是一個鏡頭語言或者一個動作都可以連接成像芭蕾舞一樣的那種旋律。我相信在他的腦子里面,他自己已經描繪出那種協奏曲了。
然后文戲的部分導演是灌注了他的浪漫,其實導演他一直想拍愛情片,他有好多低成本的片子,沒有人投,說讓他還是拍大片,但他就覺得他也想拍愛情片。所以比如我穿婚紗那場戲,就是用很浪漫的手法去呈現一個痛的事情,他會把自己平時的溫柔和愛灌注到這種唯美的戲里面。

戚薇:那場我不在,不過我們拍攝常常會有鴿子,我就常常跟導演說“導演今天鴿子會出現嗎”,導演可能也沒想好,我是這么猜想,但鴿子是常常在那的,可能他看到鴿子會比較有靈感。
澎湃新聞:這版的《追捕》網上有些評分比之前那部是差一些的,吳宇森現在也會面臨一些“吳宇森老了”,或者持續低谷這樣的爭議,你作為一個吳宇森的粉絲,怎么看他現在這個階段的創作?
戚薇:網上上映之前的評分很多是基于威尼斯那版打的。那版實在是非常趕,我們需要趕那個電影節,提早給電影節審片什么,所以那版是相對于這版來說可能細節上沒有那么的嚴謹,其實這版是做過修正。
如果回到我本身,我是演員,和整個《追捕》半年相處下來的點滴,這個電影結果會如何,拍出來是個什么,對我來說我已經不能夠去客觀評價了,我是真真正正每天在看,每一個鏡頭是怎樣呈現,導演為此付出了些什么。大家看到的是一百多分鐘的電影,我看到的那是整整半年每一分每一秒的努力,所以說這個結果對我來說不重要,或者是對于導演來說,評價是什么對我來說也不重要。他讓我看到的,他就還是那個吳宇森,還是那個讓我真的由衷敬佩的電影人。如果每一個中國電影人到70多歲還可以做到吳宇森這樣,我覺得我就是要起立鼓掌,而無所謂他拍的是個什么。
而且我相信如果是愛導演作品的粉絲,這次去看到《追捕》,我覺得一定會跟我有相同的感情。如果所有的電影人可以做到吳宇森50年仍然以一種這樣的熱情在拍電影,你還忍心說他比如說評分什么或者他已經老了,我就想問一個你70多歲能干嘛對不對?我也會問我自己,我如果70多歲,作為演員,我還能以這樣的熱情面對我現在的工作嗎?我還能拿出現在或者是20多歲的那個熱情去做這件事嗎?就這件事情已經值得敬佩了,我覺得這是中國電影人的典范,真的就會讓你看到中國電影的希望。

澎湃新聞:當年《追捕》很風靡很經典的時候,高倉健樹立了一種對于東方男人的硬漢審美,然后現在張涵予也是延續這個硬漢的道路。作為一個女性,你對于這種硬漢的審美和今天被廣泛討論的小鮮肉審美怎么看?
戚薇:我個人的接受范圍很廣。小鮮肉目前受歡迎,我也覺得顏值確實高,看起來確實治愈啊!但是像涵予哥這樣子的硬漢,我覺得那個精氣神是一定要的,而且很多電影,需要這樣子的人物角色去詮釋,男生還是需要陽剛硬朗一面。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硬漢類型的。所以我喜歡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他很擅長詮釋男生和男生之間的情誼,就他刻畫的男人是有血有肉,而且是鐵漢柔情的,我也很喜歡他電影里面一些描述人的方法和體現江湖情義的那種方法,所以我覺得他應該心目當中也有一個兄弟情。
澎湃新聞:額頭上現在這個疤對于女演員來說以后會困擾嗎?
戚薇:說句老實話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這么拼對吧?就是大家生活里也會遇到這種情況,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付出辛苦,我這次真的是拼了,比如說我好歹是演員也是傷在臉上,但我真的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記憶,是紀念品,是勛章啊,等到老了以后這些回憶都是我的榮光,就當人家問到你的頭上怎么了,我就說是拍吳宇森導演的電影留下來的,我覺得是光榮。我真的是覺得值得,這一次我學到的東西是我一生受用的。
澎湃新聞:很多人覺得女藝人結了婚尤其有了孩子,她的生活重心多少會往家庭偏的,你反而生了孩子之后越來越拼了。
戚薇:因為就是要更加努力的拼搏,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好一些的環境。說句實話,我也不想受傷,我也不想影響工作。那前段時間我的手不是也折了嘛,也非常影響我,我都特別不愿意受這些傷,我很崩潰,但是沒辦法受傷這個東西嘛就是巧了呀,命里帶的怎么辦呢,只能用好一點的心態去面對。但對于家庭的保護,孩子的陪伴,類似于這種我覺得還是可以做一些努力的,好比我現在拍戲,如果能夠把家人帶在身邊,我都帶在身邊,雖然我們每天可能沒有太多時間跟他們交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