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資產減負,商業地產將進入資本時代
商業地產正借助證券化的春風,成為房企新的增長點。在11月20日舉辦的2017觀點商業年會上,REITs (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輕資產等成了眾多房企“大咖”們討論的關鍵詞。
前十月商業地產銷售遠超住宅
從2011年至今,經過六年的發展,中國的商業地產規模也一舉排名世界前列。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份,全國住宅的銷售額增長9.6%,辦公樓銷售額增長20%,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27.9%,商業地產的銷售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住宅。
全球知名的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的報告顯示,中國可投資商業地產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且投資規模仍在擴大。2016年中國大宗物業投資總額達到1800億元,并有望在未來三年再次創下新高。
“只要是從事商業地產的人,都會感覺到今年有比較大的變化。”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印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丁力業表示,近幾年城鎮化率一直在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同時,今年消費情況良好,對商業地產而言機會還有很多。

資本證券化為傳統商業“減負”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和旅游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蔡云表示,商業地產庫存增大且市場分化非常嚴重,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狀態。因此,商業地產進入了一個重質量、減速度的時代,輕資產運營謀求新的發展。

眾所周知,商業地產不僅開發周期長,且資金占用數額大、回籠緩慢。蔡云認為,四季度房地產政策將維持穩中偏緊的基調,未來融資壓力會進一步增大,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迫在眉睫,與重資產運營配套的REITs正加速在國內推進。
日前,綠地集團宣布,旗下規模達到210億人民幣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將于明年上市。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房地產企業發行的最大規模REITs。此前,新派公寓權益型類REITs和保利租賃住房REITs陸續獲批。這些都標志著中國房企資產證券化、輕資產化邁出一大步。資產證券化,將減少商業地產的資金沉淀,加快資金周轉。
內資與港企布局各有偏好
“如果說資產證券化本質是以資金作為起始點,那么優質的資產、收益穩定是資本青睞實現可證券化的條件。”蔡云認為,開發企業要從傳統的開發思維轉移到項目管控和資產管理能力上來。
打造一個好的商業項目絕非易事。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零售增速持續下降、電商沖擊減弱但持續存在、購物中心跑馬圈地成為商業地產三個新常態,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購物中心將超過10000家。“我們應該到三四線城市去。”歐陽捷認為,購物中心的數量之多,將會在城市之間產生分化,三四線城市的購物中心開業數量少機會更多。
五洲國際董事長舒策城透露,相比一二線城市綜合體飽和嚴重的現狀,三四線城市帶來了更多的收益。“我們在無錫的一個鎮上做了一個商業項目,這個鎮只有3.5萬人,但每天每平方米最高租金可以達到11元。”
而港企的看法有所不同。中原地產中國大陸區主席黎明楷認為,三四線不一定好,未來商業會越來越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香港老牌開發商的商業項目就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一個項目來講,地段是先天的,如果先天不足,很難通過后天來彌補。”他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