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接吻10秒交換8000萬菌群,“夫妻相”真是這樣養成的?

馬思遙/北京科技報
2017-11-20 17:14
科學湃 >
字號

近日,社交平臺上的一段視頻引爆網絡,在視頻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燁的一個觀點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他在視頻中說:“如果我們接吻十秒就交換了8000萬個菌群。明白夫妻相怎么產生的?菌群開始趨于一致了。”

網友紛紛驚呼“漲姿勢了!”“要找好看的人接吻”“男票太丑要分手”等調侃,然而事實真的如此么?

華大基因CEO尹燁。

菌落讓戀人越長越像?下結論為時過早

所謂夫妻相,在世界范圍內都存在這種現象,由于研究者的針對角度不同,所以夫妻相的形成原因也復雜多樣。有來自心理學的分析、也有視覺上的討論,而大家普遍認為以微生物的角度來解釋最為合理。

夫妻長時間共同生活在一起,飲食結構相同、作息時間相近,加上親密的夫妻行為,造成了兩個人原本不同的體內細菌微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相似。在二人體內菌落趨同的同時,夫妻二人的性格、行為習慣、甚至生理狀態等都受到影響,越來越相似,因而產生了人們常說的“夫妻相”。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環境微生物基因組中心主任朱寶利認為,目前這種觀點還只是推測,“夫妻相”和人體內的微生物有關系,但是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明。

也有觀點認為歐洲人和亞洲人之所以長相不同,除了基因、環境等原因之外,也可能和體內的菌群有關系,但是都只停留在推測,還沒有實質性的證據,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鄧超與孫儷的“換臉照”。

菌落趨同導致身體狀態相近

“夫妻相”的說法目前還處于推測階段,所以還不能肯定得出是菌群一致的影響,但是菌群趨同對于身體的影響是已經經過證實的。對此朱寶利為我們舉了一個實例。

2015年年底,《科學》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關于腸道微生物免疫制劑治療腫瘤的療效實驗。其中使用了兩組來自不同地方的小白鼠,一組小白鼠來自Jackson Lab,另外一組小白鼠來自Taconic Farm,這兩組小白鼠的腸道菌群是不同的。在兩組小白鼠皮膚下層真皮部分植入相同的皮膚癌細胞,觀察兩組小白鼠體內皮膚癌生長情況。

一段時間后發現,來自Jackson Lab的小白鼠體內的皮膚癌細胞生長緩慢,受到一定抑制;相對的來自Taconic Farm的小白鼠體內癌細胞生長非常快。經過多次實驗分析證明,Jackson Lab的小白鼠體內有雙歧桿菌,Taconic Farm的小白鼠體內雙歧桿菌十分少。而雙歧桿菌能夠促進免疫制劑治療腫瘤的效果。

隨后,研究人員將兩組小白鼠進行混養,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后發現:兩組小白鼠體內的腫瘤生長狀態趨于一致。來自Taconic Farm的小白鼠體內癌細胞生長變慢了,而Jackson Lab體內的癌細胞比原來生長變快。

由此得出結論:兩組小白鼠混合飼養后,體內的菌群會趨于相同,而菌落趨同會對兩組實驗鼠的身體產生影響。

朱寶利研究員介紹說:“這是實驗的結果,如果是人的話,兩個人長時間住在一起,體內的菌群有相似的趨勢,那么兩個人生理上也會有一定的相似,如身體狀態、得疾病的幾率等。但是人群中影響并不是很明顯,這是因為實驗鼠會互相吃糞便,所以菌群傳播數量較多,但是人之間傳播的菌群是由一同吃飯、親密行為以及少量空氣傳播的,菌落的傳播量會比較少。”

雙歧桿菌在各年齡段人體中的水平。

免疫系統為菌落趨同提供保障

既然人體之間會相互傳播彼此的菌落,而且菌落的趨同也確實會對人體的生理狀態產生影響,那么人們的擔心也就隨之而來了:“男朋友太丑,要分手,不然會傳染……”也有人擔心如果菌落在對方身體里很安全,但是進入自己身體后,自己就不適應了怎么辦?

菌群交換的過程是否真的可能為對方帶來不利于身體健康的菌落呢?對此,朱寶利從病原菌和共生菌的角度進行了解答:“一般而言我們所說的菌群趨同,都是從共生菌的角度來考慮的,能夠給對方帶來病的菌落是病原菌或者致病菌。對于病原菌來說,本身體內就會有抗原把它抑制住或者把它殺掉,如果在菌群交換的過程中,把病原菌傳染給對方,對方一樣可以把病原菌殺掉。”

除了滅殺病原菌和致病菌之外,人的身體對于菌落是有“白名單的”。

“其實人和微生物是共同進化的,人離不開細菌,細菌也離不開人。這里的細菌指的是人體內的細菌和人體釋放到環境里的細菌。共同進化的結果是:有一部分細菌即使不在人體內,但是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識別為允許進入體內的細菌,原則(有根據的科學假說)上不會產生抗體。這些菌被免疫系統識別,可以和人體進行安全的共生,來達到一定的平衡。”朱寶利介紹說。

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識別菌落的“身份”。

新生兒要獲得足夠的有益菌落

菌落除了能夠影響夫妻二人的身體狀態之外,對于下一代的影響也十分巨大。傳統的觀念認為:孩子剛出生很脆弱,要遠離細菌,好好保護起來,其實這種觀念反而會害了孩子。

根據朱寶利的介紹,菌群的作用不僅在成年后有可能影響“夫妻相”,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狀態,對于新生兒來說,獲得多少細菌以及獲得什么細菌對孩子的健康十分重要。

孩子出生后細菌的來源主要是:出生過程中、母乳喂養、家庭環境的細菌、食物中的細菌。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的細菌對于嬰兒而言十分重要。如果獲得的是人體內應該有的共生菌,孩子能夠讓自身免疫系統激活,日后成長的健康狀態是比較樂觀的。但是如果新生兒獲得的菌群是諸如條件致病菌這類的細菌,在成長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健康問題,比如過敏性自身免疫癥、哮喘等。

對于新生兒來說,獲得多少細菌以及獲得什么細菌對孩子的健康十分重要。

朱寶利說:“根據現有的科學假說,一個人在出生后腸道內獲得的共生菌能達到350種或者400種以上,其免疫系統的健康狀態應該是正常的。如果新生兒在出生后沒有獲得足夠數量的菌群,其健康狀態就不好確定。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半年時間里,身體免疫系統對于菌群種類的識別非常關鍵。假設在新生兒出生半年期間,獲得了對身體有害的菌群并且占領了腸道,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一種矛盾。雖然目前這種說法還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學術界普遍認可這種機制。”

(原標題:接吻10秒交換8000萬菌群,“夫妻相”真是這樣養成的?)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阆中市| 清水河县| 泾阳县| 郸城县| 镇巴县| 清原| 中牟县| 马龙县| 深州市| 松阳县| 济宁市| 颍上县| 会昌县| 湖北省| 恩施市| 荣成市| 濮阳县| 金坛市| 台安县| 永安市| 南城县| 长丰县| 临城县| 九龙县| 大足县| 高邮市| 邮箱| 南华县| 长顺县| 茶陵县| 松阳县| 石景山区| 延川县| 桃源县| 平定县| 连州市| 石家庄市| 徐闻县| 嫩江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