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當人們看新聞只剩“等反轉”

2022-06-23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看理想節目 看理想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最近的新聞總是不免讓人感到沮喪,要么淹沒在紛雜的信息洪流之中,要么靜悄悄沒有后續,更有許多人,看待新聞只剩下一種狹隘的角度,“等反轉”。

“后真相”這個詞你或許并不陌生,常被用來形容當下的言論環境,即忽視真相、不在乎事實,往往以立場決定是非。你可能也常聽到這樣一種聲音,看似“冷靜分析”,實則是在推波助瀾,“真相無關緊要啦,這年頭沒人在意真相了,大家只想看符合自己需要的內容”。

現象當然存在,但這不是任由它合理化并泛濫的理由。今天,我們想分享原《南方周末》記者、新聞學者方可成在看理想App主講節目《讀懂新聞》的最后一集。

這是一篇“后真相時代”的自救指南,真的就是真的,事實比立場更重要。

注意力、思考和行動,不僅可以讓我們自己獲得更優質的新聞,也可以推動整個社會更加尊重事實、敬畏真相。

作者 | 方可成

來源 | 《讀懂新聞》看理想App

今天想分享的建議,用一個大家可能見過的詞,就是傳遞一些“媒介素養”(media literacy)的內容。

Literacy的意思是識字的能力,有literacy的人就不是文盲。有媒介素養的人就不是在媒體方面的文盲,而不具備媒介素養的人,雖然認識字、會用手機,但其實并不真正具備使用媒體的能力。

01.

出處:文章從何而來?

先來分享一些自己平時在選擇和閱讀新聞媒體時的習慣。我在讀一篇媒體文章的時候,絕對不是上來就從第一個字開始讀,而是會先尋找兩個關鍵信息。

第一個關鍵信息是,這篇文章的出處是哪里?

要注意,這里說的出處不是你使用的app,比如“出處是微信朋友圈”,“出處是今日頭條”,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那些app只是平臺,并不是真正撰寫和發布這些文章的機構。還有一種更不靠譜的說法,就是“這篇文章的出處是互聯網”,現在幾乎什么信息都在互聯網上,“出自互聯網”就等于什么都沒說。

我會關注文章是出自正規機構媒體(也就是報紙、雜志、電視臺,以及像澎湃、界面、紅星新聞等網絡新聞機構)之手,還是出自自媒體之手。

對于前者,我默認會給予更高的信任度,當然也不會全信;對于后者,我默認會更加懷疑,當然也不排除里面會有非常好的內容。

原因很簡單:正規機構媒體有比較嚴格的操作流程和倫理規范,出問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而自媒體則天馬行空,幾乎沒有約束,好的文章可能很好,但很多內容可能并不太可靠。

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機構媒體,內部也有不同的風格和可信度。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也太復雜了,怎么分得清楚呢?有沒有一張表格可以把所有媒體都列上去,給每個媒體打個分,想看的時候就查一下?

很遺憾,確實沒有,而且媒體行業總是在不斷變化,今天總結的,到了下個月可能就要更新了。所以,確實需要自己做研究,逐漸積累自己腦子里的媒體數據庫了。

《華盛頓郵報》

在這里還可以分享我的一個習慣。但凡是打開一個我此前沒見過的網站,或者是看到某篇我正在閱讀的文章出自一個我沒聽說過的微信公眾號,我都會點進網站的“關于我們”頁面,或者點開公眾號的資料里面去看個究竟。

一般來說,那些可信度高、質量上乘的媒體,在透明度上也會做得比較好,可以查到比較詳細的資料,比如什么時候創辦的、編輯方針是什么,甚至團隊主要成員的照片和背景資料都能查得到。而如果沒有提供太多簡介信息,那么這家媒體在我這里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我希望各種平臺app都可以把資料頁做得更醒目,提醒用戶查閱各種賬號的資料。

02.

四種類型的新聞

前面說的是我會留意的第一個關鍵信息,也就是出處;我會特別留意的第二個關鍵信息是:這是什么類型的文章?

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還是提供觀點?也就是說,是新聞報道類的,還是評論類的,還是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叫做“述評類”(有點像我們通常說的“夾敘夾議”)。分清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新聞報道類的文章,還可以繼續分類。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書名《Blur》的英文原意是模糊,中文譯名叫做《真相》,副標題是“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么”。我覺得把英文書名和中文書名放一起就完美了:在模糊的時代看清真相。

《真相》這本書里面把新聞分成了四種類型。

第一種叫做查證式的新聞。

顧名思義,這種新聞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把事實查證清楚,最重要的是做到事實的真實、準確和全面,而不是表達觀點和意見。為了做到這一點,往往就需要記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調查和確認。

這一類新聞的最典型代表就是我們大家都聽說過的“調查性報道”。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講的就是一個重磅調查報道出爐的過程,大家看一看就會對查證式的新聞是怎么做的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聚焦》

近年來興起的“事實核查”也屬于這種,它是專門去查證那些熱門的、流行的說法到底準不準確,中國有一個在事實核查方面很好的團隊叫“有據”,也推薦給大家。

第二種新聞叫做斷言式的新聞。

這種新聞,最看重的不是事實的準確和全面,而是速度和數量。簡單來說,也就是要:要快,要多。

大家聽到這個,肯定第一反應是:網絡新聞就是這樣,講求速度和海量。其實在網絡新聞之前,斷言式新聞還有一個鼻祖,那就是大名鼎鼎的CNN。

CNN是第一個24小時不間斷播報新聞的電視頻道,而且大部分是直播。直播當然帶來了最及時的消息,但副作用就是根本沒時間去查證消息,更不可能做《聚焦》那樣的長時間調查。

所以,《真相》說,“斷言式新聞不是充當信息的過濾器,而是充當傳聲筒。”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聯想到今天中國常常出現的反轉新聞。為什么新聞總是會反轉?就是因為我們看到的都是“斷言式新聞”,事件中的某一方出來說話了,媒體就趕緊出來充當傳聲筒;另一方出來提供了完全相反的意見,媒體又成了他們的傳聲筒,所以看上去就成了反轉來反轉去。

查證式的新聞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記者會把各方面都調查清楚了再來介紹給讀者。

第三種叫做肯定式的新聞。

這種新聞的主要目的不是提供經過查證的準確事實,也不是快速大量傳遞信息,而是要故意迎合讀者既有的觀點,引發讀者的共鳴。

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有兩則信息擺在面前,一則符合了我們既有的認知,另一則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我們會更容易注意到更符合我們觀點的那一則信息,并且更容易相信它是真的。

肯定式的新聞就是利用了人類的這種特點,你相信什么,就故意給你看符合你觀點的信息。

比如,如果你喜歡吃甜豆腐腦,那么這種媒體就會大量給你看盛贊甜豆腐腦、貶低咸豆腐腦的文章。它對準確、全面、平衡地呈現事實沒有興趣,只是精心挑選事實符合你的心意。

第四種叫做利益集團式的新聞。

這種新聞表面上很像是專業媒體出品的報道、甚至是調查報道,但是如果你留意它的出處,就會發現它并不是專業媒體報道的,而是來自一家企業或者政治社會團體。他們發表內容的目的,就是要推進本團體的利益。

舉個例子,一家石油公司可能會發表一篇長得非常像新聞稿的文章,內容是采訪了一些研究人員,說傳統能源其實對環境的污染沒那么嚴重。

看起來像是查證式的新聞,但是了解了“幕后黑手”就知道,這樣的新聞有著特定的目的,呈現的信息也往往是扭曲的、經過篩選的。

聽完了這四種新聞的分類,大家應該能形成自己的判斷。

對,第一種查證式的新聞是最理想的,最值得信賴的。而后面三種都要打上問號,特別是第三種和第四種,它們不僅不做充分的查證,還會故意地扭曲信息、選擇性地呈現事實。

下次你讀到新聞的時候,如果發現一篇新聞的報道速度特別快,但只是被動地呈現了一些人的說法,記者沒有去做更主動和深入的調查,那么它很可能是第二種斷言式的新聞。

如果你發現一些新聞特別符合你的胃口,呈現的信息和觀點都讓你覺得特別舒服,那你應該長個心眼:這可能是第三種肯定式的新聞,可能有重要的信息被刻意隱藏了。

《共犯者們》

如果你發現一則新聞的發布機構不是專業媒體,而是公司或其他政治社會團體,那么它很可能是第四種利益集團式新聞。

03.

六步質疑法

在《真相》這本書里,作者提出了一個“六步質疑法”。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剛才說的“分清楚新聞的類型”。下面講講其他五個步驟。

第二步是:識別一篇新聞報道是否完整。

新聞學上有“5個W和1個H”的說法,也就是:What(什么)、Who(誰)、When(什么時候)、Where(在哪里)、Why(為什么),以及How(怎樣)。一則合格的新聞報道,應該具備這些要素。如果有缺失,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為很可能是作者在隱瞞什么。

舉個例子,如果一則新聞籠統地說“上周二”、“昨天中午”,但又沒有給出文章具體的發布時間,那么也很可能是假的,因為這樣的消息可以用在任何時候傳播。

追求新聞的完整性,并不意味著要苛求一則報道提供所有的信息。實際上,如果一則報道用謙遜的態度承認還有哪些信息是暫時無法獲得的,還有哪些結論是暫時無法確定的,這樣的報道其實更加可信,因為作者沒有編造事實、強行腦補。

六步質疑法的第三步是,評估信源。

寫新聞不是編故事,所有的消息都需要有來源。如果文章是以一種“上帝視角”寫成的——也就是說,如果作者像上帝一樣全知全能,直接介紹各種信息,而不給出任何消息來源,那么基本上就不要相信這篇文章了。

總的來說,文章里面給出的信源是越多樣越好。對于給出了具體信源的文章,也要考察這些信源是否可信。比如,讓一個警察來介紹醫學方面的信息,就好像讓體育老師來教數學,可能不太靠譜。

另外,對于信源的介紹越詳細越好,有些新聞里面會寫“有專家說”、“有消息人士稱”,這都是不太合格的交代信源的方式,值得警惕。當然有時候,出于保護被采訪者的考慮,會對信源進行匿名處理,但是作者提醒我們,記者要給出足夠的匿名理由才可以。

另外,匿名信源的價值是提供事實,而不是提供觀點。因為一個只提供觀點的匿名信源,很可能就像一個人躲在馬甲后面肆意罵人。

關于信源,還有一個重要原則是:對于關鍵性的事實,要有至少兩個相互獨立的信源提供相互的佐證,術語叫做“交叉印證”。

注意,不是隨隨便便兩個信源就可以,比如我采訪一個人和他的妻子,他們說了同樣的話,那是無法構成交叉印證的,因為他們彼此并不獨立,很可能是一個人讓另一個人這么說的。

信源的多元性也很影響文章的質量。如果一篇文章的信源更多元,那么我會更傾向于去認真閱讀和相信。

下面進入第四步:評估文中提供了什么樣的證據,這些證據是否值得相信。

我們都知道要“擺事實、講道理”,“凡事要講證據”,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分析和辨別證據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真相》這本書告訴我們,首先要分析,文中提供的是實打實的證據,還是一些建立在猜測和假設上的說法。

用今天的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要看有沒有“實錘”,是不是給出了貨真價實的料,還是用很多“可能”、“想必”、“應該”之類的猜測。

其次要留意,有沒有反面的證據被提供?認真對待反面的證據,是負責任的體現。一篇看起來完美無缺、沒有反面證據的文章,反而要多加小心。

然后要分析證據和結論之間的關系。

文中提供的證據到底能不能導出最后的結論?是不是也可以導向其他的結論?作者有沒有討論這些可能性?特別要留意,很多時候新聞報道的寫作是在暗示證據和結論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直接寫“因為什么什么,所以什么什么”。這種暗示實際上也是在引導讀者。

在評估證據之后,“六步質疑法”的第五步是:觀察最新的新聞模式如何利用證據或者質疑證據。這一個步驟其實主要是在幫助第一步,也就是判斷新聞類型。

前面說的第二種新聞叫“斷言式的新聞”,大量、快速,但是不去努力確保事實的準確。那么如果大家看到,一檔電視節目里面,主持人讓嘉賓發言,聽完了不做任何質疑,不要求他們提供任何證據,那么你看到的很可能就是這種斷言式的新聞。CNN的一些直播節目,有時候就是這樣。

剛才說到的第三種新聞叫做“肯定式的新聞”,也就是你愛看什么就給你看什么。發現這種新聞的最重要依據是:它們從不探討其他結論的可能性,從不提反面證據。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第四種“利益集團式新聞”當中,不同之處在于,“肯定式的新聞”是正規媒體制作的,而“利益集團式新聞”則是公司或其他團體做出來的。

《聚焦》

“六步質疑法”的最后一個步驟是:思考是否從新聞中獲得了需要的信息。

《真相》說,一個很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在讀完新聞之后,問問自己:我能把讀到的內容講給另一個人聽嗎?這個人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

如果你發現自己講不出來,那么是這篇報道中有什么內容你沒有能夠理解嗎?如果你講著講著發現有什么遺漏的信息,那么可以從哪里去獲取這些信息?

這確實是一個很簡便的方法。讀完一則優質新聞之后,你應該是可以將它講給自己的身邊人聽的。

作者特別提出,這種六步質疑法并不是一個呆板的公式,而是要為大家開啟一種思考信息的方法。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要打開自己的視野,多探索一些此前沒有接觸過的信息源,在對比之中能看得更清晰,這六個步驟也能用得更好。

04.

與本能做斗爭

接下來再推薦另一本啟發我們如何發掘真相的書:《事實》(Factfulness),作者是瑞典學者漢斯·羅斯林。

他在書中強調,我們每個人都受到一些進化當中形成的本能的影響,這些本能曾經幫助我們的祖先在原始社會躲過猛獸的威脅活了下來,但到了今天,這些本能可能會誤導我們對世界的理解。

這就好像,我們有喜歡吃糖和油炸食品的本能,這是因為在食物匱乏的遠古年代,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捱過饑餓。但是顯然,到現代社會,這種本能如果不加遏制,會讓我們變得很不健康。所以我們需要與自己的不少本能做對抗。

在《事實》這本書里面,作者列舉了十種本能,分別是:

1. 我們對事物的本能認識經常是二元的、非黑即白的,但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

2. 我們本能地會更注意負面消息,會傾向于放大對負面消息的認知,但真實的世界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糟糕;

3. 我們本能地認為事物就是線性發展的,但更多時候真實的發展路徑可能是曲線的、S型的,等等;

4. 我們對于害怕的事物會高估其危險程度,但令人害怕的東西并不一定危險,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空難的消息令人害怕,但坐飛機其實是非常安全的;

5. 我們本能地容易注重局部而忽略整體;

6. 我們容易以偏概全,手里拿了一把錘子的時候,看什么都像是釘子;

7. 我們喜歡說“某某事物本質上就是這樣的”,比如“我們民族的文化本來就是這樣的”,或者我之前提到的例子“新聞本來就是要講客觀性的”,但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是注定的;

8. 我們傾向于用單一的視角看問題,用簡單的概念和簡單的解決方式來處理,但現實可能復雜得多;

9. 我們本能地把錯誤歸咎他人,但最重要的是,壞事發生時,應該尋找原因,而不是尋找壞人;

10. 在事情緊迫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壓力而高估短期問題的嚴重性,失去理性。

這十種本能當然不是直接與如何選擇新聞有關,但如果我們可以反思這十種本能,也就可以更好地思考我們應該如何閱讀和使用新聞媒體。

舉個例子,上面列舉的第2種本能“關注負面消息的本能”,這其實跟我們當下這個所謂的“政治抑郁”的時代非常相關。

我們需要認識到,媒體是會放大某一些負面消息的,而我們的腦子里的負面本能,又會更進一步地放大消息帶來的負面感覺。所以,我們有時候會高估壞消息的程度,這可能會帶來的一種消極后果就是,讓人覺得世界沒希望了,人生沒意義了。

《竊聽風暴》

但實際上,還是有不少人在積極行動,改變著這個世界,但我們的本能使得我們容易忽略他們的故事。

有不少朋友可能知道,我在《看理想》主理的一檔播客節目《放晴早安》就是要反抗這種負面本能,多多呈現那些帶來積極改變的行動,讓更多人知道并參與到這些行動當中來。

就像《事實》這本書說的,關注那些積極的改變,并不是無視問題,而是強調,只有積極地應對和行動才能解決問題。

“壞(bad)和更好(better)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同時說一種情況是壞的、糟糕的,并且是正在變好、可以變好的。

同時承認“壞和更好”,其實是違反人的本能的,但我們可以說服自己做到,這也會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世界。

05.

讓事實重新被人尊重

講到這里,前面已經分享了不少個人層面可以借鑒的原則、方法和技巧。最后,我想再把視角拉遠一點,談談為了更好地獲取新聞和真相,社會層面應該發生的改變。

很多人都很熟悉“后真相時代”這個詞,但什么叫“后真相”?它指的僅僅是假新聞很多、真相很難尋找嗎?并沒有那么簡單。

后真相時代,指的是人們已經從心底不信任真相、不在乎真相、不追求真相的時代,是人們覺得從自己的情緒和觀點出發選擇自己想要的版本就行,根本不需要再擺事實講道理、發掘真相的時代。

這幾年關于假新聞和后真相的討論,始于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在競選過程中,有很多捧特朗普、黑希拉里的假新聞在流傳。而且,特朗普本人也主動在Twitter上傳播這些假新聞。

其實,比這些具體的假新聞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手下在推行一種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就認為:其實真相無關緊要、符合我的需要的就是真相。

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特朗普宣誓就職典禮那天,他的新聞發言人宣稱觀禮的人數是史上最多的。然而,只需要簡單對比現場照片就會發現,那天的觀禮人數其實比奧巴馬2009年1月宣誓就職的時候要少不少。于是,在一檔電視新聞直播節目里面,主持人問特朗普的親密助手凱莉安·康威:你們為什么要在這件事情上堅持放出這樣的虛假消息?

面對追問,康威給了一個很經典的回答:我們沒有說謊,我們說的只不過是“另類的事實”(alternative fact)。

“另類事實”,這個詞一出,頓時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很多人認為,這個詞透露出一種很可怕的邏輯,因為:謊言也可以被稱為事實,那么真相本身就根本不重要了。

這就是后真相時代的特點:有很多人根本不在乎求真了,只是死死抱住自己喜歡的、對自己有利的說法,將它們奉為事實。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要走出后真相時代,我們就要從社會層面摒棄這種邏輯,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不要把事實當成斗爭的武器,否則就永遠有人在制造、傳播和相信那些假新聞。

在《事實》里,作者說,他對讀者的期待是:對尋找正確事實的興趣大于待在自己的泡泡里的興趣,愿意改變自己的世界觀,準備以批判性思維來代替本能性的反應,愿意保持謙遜和好奇。

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整個社會對抗后真相的路徑:我們要塑造一個大家愿意保持開放心態、愿意對話、愿意改變自己觀點的社會,而不是一個激烈斗爭、你死我活的社會;我們要提升對事實的尊重,而不是認為立場比事實重要。

本文為《讀懂新聞:無限人生書單第四季》節目第10集講稿,作者方可成,原標題為《“后真相時代”自救指南:真的就是真的,事實比立場更重要》,有刪減。

原標題:《當人們看新聞只剩“等反轉”》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永善县| 满洲里市| 德州市| 承德市| 大英县| 大庆市| 澄江县| 海兴县| 临泉县| 沅江市| 泊头市| 庆元县| 三台县| 长阳| 双峰县| 宁南县| 红河县| 奎屯市| 金山区| 万载县| 金昌市| 行唐县| 泰顺县| 大渡口区| 吴旗县| 馆陶县| 集安市| 青州市| 昌都县| 汉阴县| 长岭县| 乌审旗| 凤阳县| 四子王旗| 泰顺县| 晋中市| 汽车| 乌苏市| 九龙坡区|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