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青報評“勸捐感恩費”:家委會成了學校的提線木偶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第二初級中學家委會成員利用家長會勸捐“感恩費”1200元,校方稱家長自愿把錢捐給雅安市教育基金會的“獎教助學”活動。此事被澎湃新聞曝光后,11月14日晚,天全縣教育局作出回應稱:經初步調查,雅安市教育基金會事前并不知情,澎湃新聞在報道中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
消息不長,其要點也在短短的導語中披露清楚了。但是我從中讀到了一系列怪異:勸捐的并不是學校,而是家長委員會;家委會那幾個成員沒開腔,校方倒急著出面否認勸捐,聲稱乃家長自愿;還有,雅安市教育基金會說事先并不知情,天全縣教育局就這么采信了?
目前中小學的家委會,一般分校級、年級和班級。家委會的產生方式雖說是競選,但是由校方或年級、班級老師出面組織的。前不久上海一所小學的班級家委會競選,就相當熱鬧;候選人曬名校學歷、海歸背景、高管職位,比車、比房、比資源,引發熱議。這說明家委會是個相當有吸引力的組織。誰要是成了家委會成員,對自己孩子的“成長”,好處肯定是大大的。從這個角度說,家委會能不配合校方的“工作”,出了事能不積極“擔責”嗎?
相關報道說,11月12日,四川雅安市天全縣第二初級中學召開本學期家長會,家長們按照通知需繳納跟去年一樣的1200元捐款,上不封頂,這筆捐款被家長稱為“感恩費”。天全縣教育局14日的通報,除了否認雅安市教育基金會知情外,還明確表示報道所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那么就是承認家長認捐并非出于自愿。
至于那個“獎教助學”基金,學校跟它之間當然存在著不可否認的間接利益關系。校方不愿出面讓家長們“自愿”捐款,請家委會諸君代為勸捐,也在情理之中。但這樣做,終究是不對的;把勸捐說成自愿,出事以后又忙著給自己撇清關系,更是既缺乏擔當又顯得掩耳盜鈴。至于說雅安市教育基金會事前并不知情,誰信?心知肚明的事情,就不要刻意掩飾了。
天全縣教育局聲稱已啟動問責程序,對相關人員予以嚴肅處理;天全縣委宣傳部也回應稱,該縣紀委已介入此事件,對違規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并問責,絕不姑息。這些信息都說明,勸捐“感恩費”絕不是學生家長委員會之所為,家委會成員不過是提線木偶而已。
一個事件,如果驚動了紀委,那多半是存在違法違規情節了。1200元不是個小數目,如果每個家長都不得不“自愿繳納”這1200元“感恩費”,且年年繳納,那么其中的問題之大,恐怕會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希望天全縣真能如縣委紀委所表示的那樣,對違規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并問責,絕不姑息。
而天全縣教育局表示將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拉網式排查,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說明這個問題在該縣具有普遍性。那么,整個雅安市、四川省,乃至全國各地呢?因此,真心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引起更高一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
(原題為:《勸捐“感恩費”:家委會成了學校的提線木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