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作如何消耗你的生命

編譯 | 豆豆
編輯 | 龔巖
沒有比估算人們在生命中具體做某件事要花多少時間更令人抑郁的了。你懂的:三分之一的生命用來睡覺,近10年時間盯著手機。考慮在視頻網站上看什么片子就要花4個月。
研究機構Maryland and Delaware Enterprise University Partnership (MADEUP)將該方法應用于職場分析。通過對美國和英國5000名辦公室白領的調查,研究者計算了每個工作日人們浪費在無意義行為上的時間(其中不含會議:盡管會議經常沒什么用,但并非全部會議都永遠無效)。然后,研究人員使用這些數據推算出本可以有更好用途的“加權總無用”(Weighted Total Futility, WTF)生命時間,其結果令人驚異。
每名白領工人平均每天花費20分鐘的時間修改打字錯誤,若按45年的工齡來算,相當于180天或半年。有些字實在被打錯的太多了,僅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浪費員工好幾天的時間。在英語世界中,“謝謝”(Thnaks)是被打錯得最多的,其后還有定冠詞(teh)、“你”(yuo)和“記得”(remeber)。就連員工花費在修改“祝好”(Bets wishes)上的時間都有好幾天。
羊的妊娠期一般是145天,這與員工在一生中花費在登錄上的時間一樣長。網絡安全方面的要求意味著,有些時間注定要以這種方式被消耗掉。然而,人們在努力回想密碼、輸錯密碼或更新密碼方面還要再多花幾個月的時間。同樣多的時間還被用在等待某事發生,大量時間被浪費在茫然地盯著屏幕之時。
進入某系統要花費很多時間,關閉它們也同樣耗時。在人的職業生涯中,關閉幫助窗口和工具欄也要花費好幾天時間。拒絕重復彈出的預約更新操作系統時間的請求,也意味著有一大塊時間再也找不回來了。關掉彈出廣告和努力阻止視頻自動播放消耗的時間,原本可以被用于學習編織,或參觀南美洲的馬丘比丘古城。
一系列的“清理行為”會消耗掉員工一生中約4個月的時間。刪除郵件要花約6周。進入Slack頻道以跳過那些與己無關的消息,或者是清理掉手機屏幕上那些永遠不會看的文章通知,每件類似這樣的任務都要耗費幾天的時間。
各類調整格式的工作是另一個耗費時間的無底洞。想想那些嘗試改變Word或Google文檔頁邊距的努力,或是在表格公式的準確位置處插入缺失括號時所花的時間。在一般辦公室員工整個職業生涯中修改字體大小的時間里,莎士比亞把《李爾王》都寫出來了。
由于未保存文檔而重新返工這件事,值得單獨拿出來說說,因為其中還涉及到心理創傷。現在文檔修改一般都會在多個程序中自動存檔,該問題已有所緩解,但并未完全解決。關鍵時刻,電池還可能會沒電,網絡連接也可能會中斷。在Google文檔中撰寫一些有洞察力的評論后,如果沒有保存就不小心關閉,會使人特別地絕望。與此類似的還有,在創建完成有數百個箭頭和文本框的機構架構表格后,突然發現漏掉了某個重要主體。
這些只是許多浪費時間常規方式中的一部分。組織協調會議日志,后來會議被取消了,浪費一個月。等待人們重復自己剛才在線上會議中錯誤靜音時所說的話,又是兩周。花費數小時寫郵件卻忘在了草稿箱,兩天。絕望地不斷掀開、關閉不聽話打印機的蓋子,一天。
前述研究顯示,科技處于這些時間浪費的核心位置。科技也能夠提供幫助,同步日志和自動拼寫修訂等服務已經在發揮作用了,密碼也無疑正在被面容識別和指紋登陸替代。節約出來的時間能否被使用得更有價值(例如閱讀這篇文章),卻值得合理懷疑。但數以年計的員工時間都已被浪費在毫無意義的行為上,任何改進都會得到人們的衷心“感謝”(thnaks)。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