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尤利西斯》:懸掛在都柏林上空的一部大書

2022-06-19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袁明華 中華讀書報

一、一段難忘的回憶

2019年末,我和月光、從遠、蘇蘇,以愛爾蘭島深度游收尾。

所謂深度游,其實還是停留在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的層面——只用短暫的12天時間,完成了一次環島自駕,但自我感覺仿佛在《尤利西斯》的世界里滾了一遍,再慢慢將身心收回來,將聚焦點投注到都柏林城。

記憶中的自駕線路太狹窄了。在想象中遙不可及的天邊,遠離了繁華而喧囂的都柏林,遠離了燈紅酒綠的利菲河,那些久負盛名的景點——黑暗樹籬、巨人之路、鄧路斯城堡、斯萊戈、莫赫懸崖、斯萊角、鄧莫爾角等等,以及串起這些景點的鄉間小道,仿佛都是上百年的歷史遺存,明艷的野花、肆意的雜草、倔強的老樹,在帶著咸濕的海風中,似乎傳來遠古的氣息。

愛爾蘭人似乎習慣了在鄉間小道上開快車。恰好又趕上了圣誕假期,大家都快,你便不敢慢下來,慢下來后車就會“叭”你。記得那天從鄧路斯城堡出來,用過晚餐后,天已黑,當天晚上還要開100多公里趕到葉芝的斯萊戈入住。開出小幾十公里后,感覺是開進了一片荒野,突然一陣暈眩襲來,眼花繚亂,趕緊在路邊草地里停下來。歇了一會,頭依然暈,進一步伴以惡心,想吐,便不敢再開了。那時從遠和蘇蘇還在留學,尚未學會開車,月光則從未開過靠左行駛的右駕車。這下如何是好?當時想過找代駕,從遠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加上全愛爾蘭都進入了假期模式,大家都在忙著準備過圣誕節了,哪里找去?也想過向酒店求援,可那么遠的路,來回近300公里,即便酒店愿意馳援,我們又如何忍心?考慮再三,便做了在車里將就一夜的準備——不妨當作露營,荒郊野外的,也是一種不錯的經歷。何況在如此遙遠的天盡頭,枕著大西洋的濤聲,足以讓人沉浸在百年前喬伊斯那部被后人稱為“天書”的《尤利西斯》的場景中。那些珍珠般散落在四處的三葉草、喧鬧的酒吧和酒吧中無處不在的健力士黑啤、幽揚的豎琴聲,無不呼應著后人年復一年熱切參與的“布魯姆日”,甚至呼應著喬伊斯的《都柏林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以及他晚年更為“意識流”的《芬尼根的守靈夜》。

沒想到一路上時刻將“安全第一”掛在口上的月光此刻反倒顯得異常勇毅,堅定地說:“我來!”

不遠處有一個停車場,四下里空無一人。在黑乎乎的夜色中,月光開始練習左行右駕。

“開到酒店咱們好好洗個熱水澡。你定是開累了,休息好,就不暈了。說不定,一不小心哦,我說可能啊,布魯姆那塊檸檬香皂正在前方等著你呢。喬伊斯真是成就了那塊檸檬香皂!如果沒有,那咱們回到都柏林后,一定要學一學布魯姆的樣子,再去一趟那個小藥房,多買幾塊,哪怕帶回家去留個念想也好。”

作者訪問布魯姆買檸檬香皂的Sweny小藥房

談話確實有治愈功能。那些日子里,我們的話題幾乎沒有離開過喬伊斯和愛爾蘭文學,吃什么會聯想到,住哪里會聯想到,白天的流云,夜晚的星星,花花草草,都會觸景生情。但那天晚上喬伊斯也不管用了。

月光在使勁練習,我蹲在一邊嘔吐。

從遠在前方直直地伸展手臂,伸展成一條軍人的直線,讓老媽控制前行時左側的邊線——習慣了靠右行駛的左駕車,這條邊線是最容易出問題的。

通過近一個小時的場地練習后,月光大膽上路,以百公里時速奔馳在差不多只有一個車身寬的鄉間小道上。如今想起來依然心有余悸。

想象遼闊的夜幕下,老天爺注目一條孤零零的光線在地面疾速移動,那可能就是一部大片的味道了。

好在那天總算有驚無險地抵達了目的地,在我們尋找文學地標的故事中,留下了一段難忘的回憶。一個禮拜后,當我們進入威克洛郡,登上《尤利西斯》的開篇所在地喬伊斯塔——一座圓形炮塔時,眺望茫無崖際的大西洋,回望幾十年來“為讀萬卷書篩選文學經典,為行萬里路提供游學途徑”之艱辛歷程,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們的所思所想,其實始終跳不出人生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遙想喬伊斯當年自圓形炮塔開篇時,他還什么都不是,這條路走得也是夠艱辛的。

《尤利西斯》開篇地的圓形炮塔——喬伊斯塔

二、一部難啃的天書

回到都柏林街頭,我們一刻不停地追蹤著喬伊斯的足跡。

這塊土地似乎命里注定盛產作家,即便沒有“世界文學之都”這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的認證,都柏林也是舉世聞名的文學之城、作家之城,磕頭碰腦都是文學的元素。神奇的是,這塊土地有史以來似乎一直遠離主流,與同為世界文學之都的法國巴黎、英國愛丁堡、美國愛荷華、俄羅斯圣彼得堡、中國南京相比,都柏林更像是隱居天邊、遺世獨立的存在。也許正是這樣一種遺世獨立,給了作家們遠離主流、洞察世事的機會,給了他們桀驁不馴、開拓創新甚至極度反叛的文學天地。一百多年來,在這座人口和土地面積均不足北京十分之一的城市,僅出生或定居于此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就有四位:葉芝(1923年),蕭伯納(1925年),貝克特(1969年),希尼(1995年)。而且,生于都柏林的喬伊斯和王爾德還不在其中。而在諾貝爾文學獎誕生之前,都柏林還有被譽為“世界偉大文學創造者之一”的斯威夫特,其晚年創作的《格列佛游記》被稱為不朽的諷刺杰作。因此我們說,去愛爾蘭旅游的人,最好多喜歡一點文學,哪怕篩選了再篩選,也要讀一讀葉芝的《當你老了》,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王爾德的《快樂王子》。如此,才不負“路漫漫其修遠兮”。

文學,就是愛爾蘭的標志,都柏林的靈魂。

而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就這樣高高地懸掛在都柏林的上空,滿世界地照著你。

都柏林作家博物館中的喬伊斯雕像

然而,不要說普通讀者,就連先后將此書全本譯成中文的翻譯大師蕭乾、文潔若夫婦,金隄先生,劉象愚先生,也無一例外地將此書稱為“天書”。

1922年2月2日,在巴黎左岸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鼎力支持下,《尤利西斯》首次全本問世。此書的出版,創造了迄今一百年來世界出版史上最為轟動的出版事件。哈佛大學伯明翰博士在《最危險的書——為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而戰》一書中稱,這是一部書改變了一個世界的真實故事。

稍加留意就可發現,在當今諸多“20世紀最偉大的英文小說”榜單上,《尤利西斯》無一例外地位列榜首,成為百年百大英文小說之首。

那么,它地位如此之高,為什么又如此難讀呢?

《尤利西斯》的空間實在太大了,地理空間,歷史空間,精神空間,組合成一座城市的空間,而喬伊斯又將如此龐大的空間濃縮到了1904年6月16日從早上8點到次日凌晨2點這18個小時中,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70后“喬學家”戴從容教授認為:表面看,《尤利西斯》有三個主人公——看似窩囊實則富有同情心的布魯姆,他的豐腴又風騷的妻子瑪莉恩,以及才思敏捷犀利的斯蒂芬;其實,《尤利西斯》之所以能成為傳世之作,歷經百年仍然無法閱盡,是因為書中還有第四個主人公——都柏林這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她認為,在喬伊斯之前,沒有小說像《尤利西斯》這樣詳細地描寫過一座城市:除了住宅或作為住宅出租的城堡這些私人空間,還有藥房、學校、酒吧、圖書館、報社、澡堂、醫院這些封閉的公共空間,以及海濱、墓地、大街、流動售貨攤這些開放的公共空間;不僅有生動的日常活動,更有鮮明的動態群像,帶著城市生活的光影、味道、聲響,充滿人間煙火氣——比如第十章,由19個畫面組成,每個畫面都有自己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有總督、神父、政客、商人、酒鬼、乞丐、教師、賽車手、偷情的年輕人、閑逛的大學生、買食物的小孩兒……,但沒有哪個人能作為主人公,因為這個主人公是都柏林本身。喬伊斯的筆下,都柏林是作為有生命的巨人形象存在的。

為了追尋歷史的深度,喬伊斯將此書命名為《尤利西斯》,書里面卻沒有一個人叫尤利西斯。這個名字源自拉丁文,其實是荷馬史詩《奧德賽》的主人公奧德修斯。這個人被認為是喬伊斯自己,也就是書中的男二號斯蒂芬·迪達勒斯。《尤利西斯》前三章的主角就是這個人。男一號布魯姆直到第四章才登場。布魯姆在尋找失去的兒子,斯蒂芬在尋找精神上的父親。全書十八章,完全對應《奧德賽》的情節,當斯蒂芬與布魯姆走到一起,當神話中的“尤利西斯”與現實中的“尤利西斯”相遇,當歷史與現實兩條平行線交織在一起,龐大的歷史空間給喬伊斯的精神訴求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因此能深切感受到,喬伊斯是在用歷史對抗現實,尋求自己的精神出路。

難以讀懂的另一個障礙來自喬伊斯對小說藝術層面的開拓創新。

意識流之精彩,此書確實是運用到了極致。但事實上,《尤利西斯》完全不是“意識流小說”這一概念能夠兜底的。

首先,荷馬史詩、希臘神話、《圣經》以及天主教文化,不了解這些你就沒辦法真正地感受到喬伊斯想要表達的意思。這實際上成了文化閱讀,需要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

其次,喬伊斯諳熟愛爾蘭本民族的文學歷史和世界文學潮流,他的思考,他的喜好,由此形成的獨到觀點,全都可以雜糅到漫無邊際的敘述之中,比如大量出現的莎士比亞的經典故事,這就很考驗我們的閱讀量和記憶力。

再次,他的文體實驗,簡直是吹響了文體集結號。《尤利西斯》里面有寓言體、報刊體、史詩體、抒情詩體、戲劇體、論文體,凡是可以拿語言做的事,沒有什么可以難住他的。而在語言層面,他還時不時地運用一些高深莫測的外來語、孤僻詞、古英語、拉丁文,還出現為數不少的諧音梗、象征梗,仿佛有意與人為難。

連喬伊斯自己都承認,這個書寫出來,就是要讓那些教授們啃五十年啃不完。

我們讀不懂,我們說不清楚,我們就說,這是一部“天書”。

三、無與倫比的小說技巧

說“天書”也好,說“百科全書”也罷,既然是一座繞不過去的大山,我們總要學會去攀登。

我曾多次推薦,假如你一時讀不了大部頭的《尤利西斯》,不妨先讀一讀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或者選其中一篇《死者》看看,耐心地讀,虔誠地讀,你一定會被震撼到的。這是和博爾赫斯《小徑分叉的花園》、海明威《乞力馬扎羅的雪》、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同等級別的經典。喬伊斯的都柏林世界,就是從《都柏林人》開始編織起來的。假如你害怕讀《尤利西斯》全書,你也不妨先挑選一些章節試試,比如從第四章開始讀,從布魯姆的早上八點出發,跟著去體驗一下。

當一個活脫脫的布魯姆出現在羊腰子鋪前的隊伍里,出現在廁所里,出現在澡堂的浴缸里……,當你深切體會到布魯姆流動的血脈和心跳的頻率,感受其大腦神經之電波,乃至其游魂狀的第六感官,喬伊斯的神來之筆一定會吸引到你。

我們常常驚嘆于博爾赫斯的迷宮魅力,驚嘆于海明威駕馭文字的功力,驚嘆于川端康成細部描寫的無孔不入,而與博爾赫斯、海明威、川端康成相比,喬伊斯更顯得“平民化”“生活化”“日常化”。喬伊斯的視角是平視的、親和的、包容的,喬伊斯將自己的靈魂幾乎無差別地融入了布魯姆的細胞。

我們不妨錄一段布魯姆順手拿起一張報紙上廁所的描寫:“他不急于出恭,從從容容地讀完第一欄,雖有便意卻又憋著,開始讀第二欄。然而讀到一半,就再也憋不住了。于是就一邊讀著一邊讓糞便靜靜地排出。他仍舊耐心地讀著,昨天那輕微的便秘完全暢通了。但愿塊頭不要太大,不然,痔瘡又會犯了。不,這剛好。對。啊!便秘嘛,請服一片藥鼠李皮。”(蕭乾、文潔若譯)讀這樣的文字,你也許可以贊一句,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也許可以罵一句,人人心中有,人人不屑寫。但若你能聯想一下“他一腳踢開廁所那扇關不嚴的門”之前發生的故事——布魯姆親手將老婆的情人博伊蘭寄來的約會信交到老婆手里后的那份愛恨交織與無奈,以及之后明知戴著綠帽子,還要故意離家不歸,開啟都柏林街頭長達18個小時的“游蕩”——如此“游魂”,以及彌散開來的都柏林蕓蕓眾生相,這些滾滾而來的“意識流”猶如將都柏林城一刀切開的利菲河,汩汩流淌,緩緩注入愛爾蘭海,演繹出都柏林城的前世今生,這才是需要我們好好把握的一個眼,一個超大意象。我們因此可以順理成章地理解,為什么布魯姆在排隊買羊腰子的時候,貼近排在前面的“鄰居的女仆”時,會涌起“嘭,嘭,嘭”的情欲沖動,其感官和意念以及受其支配的視線都凝聚到了一種幻想狀態中。如此這般的文字功力,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推上百年百大英文小說之首,讓人不敢有任何的挑剔和指責。“高尚”的人們指責喬伊斯,罵喬伊斯下作,喬伊斯只用一句話回答:“生命的長河滾滾向前,我們在流逝的人生中所追溯的軌跡比什么都珍貴。”

回頭再看那一張報紙,一般讀者可能都會疏忽掉,喬伊斯卻將一張報紙使用得出神入化:

——這張報紙如影隨形,無處不在,因為布魯姆本身已經淪為一個無業游民,以替《自由人報》拉廣告為業。他喜歡坐在便桶上看報紙,看到一個治便秘處方,可能正暗示了他可以出擊拉廣告的方向,在卑微的業務思維中,撕開報紙擦屁股,那都是順理成章的事,都是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可能正是那一刻,他已經下定了一個決心。這與混跡于樂壇且小有名氣的歌手老婆瑪莉恩相比,反差太大了。他無所適從,疑懼涌遍全身,決定遠離家門,讓她有事兒可做,確切說是騰出自家地兒讓她與情人幽會,那樣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了。

——貓兒嗅了嗅沾了羊腰子血的報紙,顯得煩躁不安。貓兒只要守在門前等著,門遲早總會開的。

作為偉大的小說家,喬伊斯獨特的視角——平視,親和,包容一切,與小說人物同命運共呼吸的感同身受,以及無與倫比的小說技巧,任你如何贊譽都不為過。

誠如戴從容教授所言,《尤利西斯》的永恒性在于對一切真實都平等相待的包容。在喬伊斯之前,盡管小說家們已經在諸多方面對人性做出極致的探索,讀者對男女出軌早就習慣,但沒有人會細致地描寫人物上廁所的畫面,喬伊斯不僅寫了,還寫得十分出彩。他敢于把人性和語言的真實同時推向極致,真實成為他寫作的基本準則。

四、“布魯姆日”的由來及思考

從《尤利西斯》開篇所在地圓形炮塔回到都柏林之后,我們又在都柏林停留了兩天。穿越在利菲河兩岸,一切是如此切近,又遙遠得深不可測。我們重訪都柏林作家博物館、作家寫作中心、喬伊斯中心,試圖解讀文學的力量是如何滋養了一座城市,如何讓一座城市變得血肉豐滿、氣韻生動、生生不息。我們走過喬伊斯橋,注目《死者》中舉行晚會的那棟屋子,時不時翻開書來對照一下,覺得這是最好的閱讀方式。我們走過貝克特橋,白天走一回,晚上又走一回,特別是到了晚上,貝克特橋這把巨大的“豎琴”不斷變換著各種不同的色彩,河流在橋下緩緩流淌著濃郁的現代氣息。似乎總有一種幻覺,貝克特在橋上等待戈多,我們在橋上與貝克特的師傅喬伊斯擦肩而過。走過半便士橋,進入圣殿酒吧區,滿目燈紅酒綠,一下子又沉浸到了《尤利西斯》的場景,心想,要是我來執導這部大片,我一定來此多拍攝幾天,這里就是一個濃縮的都柏林世界。一次有個乞丐向喬伊斯行乞,囊中羞澀的喬伊斯問,你要錢做什么?乞丐說,跟您說實話,我想喝口酒,想死我了。喬伊斯把身上最后一個便士給了乞丐,然后跟同伴說,他要是說想喝茶,我就給他個大嘴巴。

利菲河上的貝克特橋——一把巨大的“豎琴”

圣殿酒吧

喬伊斯身前,愛爾蘭不待見他,認為其傷風敗俗,將都柏林寫得一團糟。

由于家庭經濟衰敗,喬伊斯跟隨父親先后搬家16次。年輕的喬伊斯一直在底層生活中穿梭。他的極度創新又極其反叛的作品,因過于真實的情欲描寫,幾乎全部難以發表,一旦出版便被列為禁書。

愛爾蘭不待見他,他更瞧不起愛爾蘭。他不只抗拒政府,抗拒教會,抗拒一切虛偽,甚至抗拒父母親。

但喬伊斯身后,愛爾蘭人民不只接受了他,愛戴他,還追捧他為愛爾蘭國民作家,似乎人人都從布魯姆身上看到了自己,人人都以喬伊斯為榮,喬伊斯因此成了愛爾蘭的標志,《尤利西斯》因此成了都柏林的驕傲,而都柏林又自然成了喬伊斯和《尤利西斯》的文學地標。

為了紀念喬伊斯,紀念《尤利西斯》,大約自1954年開始,都柏林乃至愛爾蘭全境,漸漸形成了一個全民熱捧的僅次于國慶節的“布魯姆日”。

身前身后反差如此巨大,這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現象。

所謂“布魯姆日”,就是為了紀念《尤利西斯》男一號布魯姆于1904年6月16日在都柏林街頭游蕩18個小時而形成的一個節日,于每年6月16日舉行。在這一天,甚至連續數天,順著布魯姆游蕩的路徑,愛爾蘭人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聲勢浩大,熱鬧非凡。之后,“布魯姆日”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遍布世界的“喬粉”心目中的節日。

這樣的一個奇跡,源自《尤利西斯》,其根本原因還是源于喬伊斯這個人。

人們從布魯姆看見自己,其實也是從自己看見了喬伊斯。作為小說家的喬伊斯,固然有斯蒂芬自戀而桀驁不馴的一面,也有布魯姆庸常而世俗的一面,但他和布魯姆一樣真實善良,富有同情心,是一個顧家的男人,重情重義。

歷史上的1904年6月16日原本平凡而普通,沒有任何重大事件發生,對于都柏林而言,并不意味著什么。但這一天旁晚,因為喬伊斯與諾拉的首次幽會,文學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為了紀念這首次幽會,喬伊斯將這一天安排給了《尤利西斯》,這一天因此成就了文學史上最漫長的一天。

喬伊斯選定1922年2月2日作為《尤利西斯》正式出版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喬伊斯的生日。

喬伊斯認為宗教是人的精神枷鎖,拒絕上教堂,因此他和諾拉一直不曾正式結婚,直到1931年,由于計劃移居英國,因英國法律要求,才去倫敦戶籍登記所辦理了正式登記。喬伊斯為此特別選定了7月4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是喬伊斯父親的生日。自從1904年不顧父親的反對與諾拉私奔,已過去了27年,可見喬伊斯心中其實一直不曾忘卻父親。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父親于這一年的年底去世。

喬伊斯的這些小心思是不是很可愛?

原標題:《《尤利西斯》:懸掛在都柏林上空的一部大書》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长宁县| 航空| 汕尾市| 清流县| 遵义县| 舟山市| 凌源市| 浦北县| 聂拉木县| 南京市| 东兴市| 囊谦县| 拜泉县| 洪湖市| 尼玛县| 军事| 万年县| 德庆县| 永平县| 江城| 东光县| 漠河县| 岗巴县| 搜索| 历史| 桦川县| 石嘴山市| 临汾市| 鄂托克前旗| 临颍县| 湘潭市| 周口市| 平舆县| 临泉县| 江西省| 诸暨市| 合肥市| 富裕县| 区。| 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