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跑馬拉松為何總有意外發生?醫生提醒:跑前要“認真體檢”
11月12日星期日,上海國際馬拉松比賽(下簡稱“上馬”)即將火熱開跑,吸引數萬“跑馬”愛好者參與。然而,馬拉松是一項挑戰極限的運動,不僅是挑戰你的意志,更是挑戰你的身體。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的專家提醒“跑友”,跑步運動可以鍛煉和提高心肺功能,但前提是需要進行專業的心肺功能評估。

據國際體育組織統計,平均每5萬名馬拉松長跑者中會有1人死于心臟病突發,另外,比賽期間因為各種原因被救治的人占到總參賽人數的20%-25%。跑馬比賽本為展示健康,宣揚堅強意志精神,但這些數字確實不得不讓我們揪心。
醫學專家研究顯示,“跑進醫院”并不能簡單用體質問題總結。人體在進行緊張激烈的運動時,跑速越快,時間越長,心肌需氧量要求越高,此時最易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甚至發生心肌缺血壞死,直接導致心臟驟停,意外便猝然發生。
有一項數據顯示,雖然經常鍛煉能降低心血管病風險,但是“馬拉松”心血管病發生的危險會提高7倍。也就是說,長時間的運動,心臟會因為血液流動下降和炎癥介質增加而停止活動。
“跑馬”過程中的意外能預防嗎?
有些人在跑前出現一些癥狀,比如心慌、頭暈、心悸,“警鐘”敲響后,往往就會停止休息,但是在“跑馬”途中,有近一半的人在身體出現狀況前并無任何征兆。對于這些人群應該如何預防呢?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徐亞偉教授指出,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要進行認真的體檢,及時發現心血管疾病存在的可能,以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尤其是專業的心肺功能評估。
“心肺運動測試”就是通過專業的手段測定你身體的極限,確切地了解心臟、肺臟和循環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身體的儲備極限。
從專業角度講,心肺運動試驗是客觀、定量的反映心肺整體功能狀態的一種方法,醫學上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的評估;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和預后;外科手術病人的術前評估和術后管理等。對指導專業運動員和業余馬拉松愛好者進行心肺運動能力評估同樣意義重大。
運動前先做心臟功能評估
上海十院心臟康復中心是心肺功能評估的專業團隊,其中6名成員有國內和歐洲心臟學會頒發的運動心臟康復和運動安全培訓證書;4名成員有梅奧醫學中心心臟康復培訓證書;還有1名為美國運動醫學會認證的臨床運動康復師,致力于為心臟病患者提供精準的“心肺功能評估”,為心臟疾病患者的運動訓練保駕護航。
心臟康復中心劉偉靜博士介紹說,通過運動心肺功能測評系統,能夠準確評價心臟功能、最大攝氧量、運動能力、無氧閾值以及運動消耗熱量的控制等。根據不同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等個體指標制定運動耐量測評方案。
無氧閾就是無氧界限,指一定跑速時血乳酸濃度突然增加。由于無氧閾和賽跑成績關系密切,現已成為指導馬拉松訓練的一個普遍指標。對于馬拉松運動員而言,了解這一指標非常必要。
其實,馬拉松比賽的運動意義遠大于比賽獲勝的意義,馬拉松比賽的本意是通過跑步、通過運動,讓你能夠呼吸更多的氧氣,心肺功能能夠得到提高,身體的其他部位和器官也能得到鍛煉,同時它也是一種精神。不管是哪種形式,都是因人而異,“心肺功能評估”才是最佳量體裁衣的私人定制。所以,告別“意外”,一起健康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