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和我的上海|多么希望有一天,你能再回到我身邊
【編者按】
在上海這座城市,你是否還記得這五年曾與誰相遇,并留下特別的記憶;你是否還記得這五年的成長,和城市一起完成了怎樣的蛻變;你是否還記得這五年的活動軌跡,某片梧桐樹蔭下、某座大樓里、某個網紅店前都有你的打卡足跡。
五年很長,它足夠讓人成長,讓事沉淀,讓城更新;五年不長,放置人生的長河,我們還有很多個“五年”。
2022年6月,澎湃新聞和IP SHANGHAI聯合發起,征集“我和我的上海——關于‘五年’”故事。被選中的故事,將有機會發布在澎湃新聞和IP SHANGHAI上,與讀者同分享、共見證。
以下是網友朱寶的“五年”分享:

小貓咪Pocky 網友朱寶供圖
這可愛的小貓咪名叫Pocky,是2017年10月來到我身邊的。那是我第一次養貓,很懵懂,也很欣喜。我花了很長時間,慢慢地摸索出它的性格作息,與它一起生活,互相習慣。
五年來,無數個難熬的夜晚,是Pocky陪伴我度過的。我的生活,也因它的存在而多彩。
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發。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義無反顧地奔往長興鎮隔離點支援。臨行前,我把Pocky交給我的父母,讓他們替我照看它。 在隔離點上班的第八天,我接到了家里打來的電話,電話里告訴我:Pocky沒了。那個瞬間,好像時間都凝固了一般。我寢不安席,無法接受它就這樣離我而去。有時半夜醒來,我甚至會懷疑這一切是一場夢,其實它還好好地活著,等著我回家見它。
然而,即便再怎么情緒崩潰,我也只能把眼淚擦干,繼續完成我的工作。我明白,比起一只寵物貓,我肩上背負的責任更加重要。也許很多人不能理解我的情緒,覺得不過是只寵物,再買一只便是。但于我而言,Pocky的意義是非同尋常的。在我與它相伴的這五年里,它填補了我內心深處的缺口,為我的生命增添了一抹色彩。 我時常感到遺憾,因為在它最后的時光里,我沒能陪伴在它身邊。我擔心它會不會覺得我不要它了,才這么久不回家……而它終究是沒有等到我回家。每每想到這,都使我淚流滿面。 多么希望有一天,疫情能夠早點結束,讓我們得以回歸正常的生活,陪伴身邊的人。也多么希望有一天,你能再回到我的身邊。

掃描二維碼可上傳“五年”故事 祝碧晨 海報設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