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墨西哥的一半國土,為什么被美國吞并了?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美墨戰爭
作者|碧落清遙
責編|Thomas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廣袤的疆土為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提供了基礎。但美國的疆域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自1776年獨立后,美國本土經過7次擴張,最終達到了如今的規模。
除了從英法等國手中獲得大片土地,美國還從獨立僅20余年的墨西哥手中奪走了200余萬平方公里領土,占當時墨西哥總面積的半數以上。

▲美國領土擴張
通過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西進運動,美國成功消化了這片廣袤的疆土。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在墨西哥的舊疆域上,以加利福尼亞為代表的西部州份形成了美國太平洋沿岸工業區。
龐大的墨西哥割讓地是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重要基石,美國究竟是如何吞下這么大一塊領土的?對墨西哥的剩余領土,美國又為何“大發善心”沒有吞并呢?

▲墨西哥領土損失
一、新西班牙
1492年,哥倫布率領的船隊在找尋通往東方新航線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美洲大陸。雖然哥倫布至死都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但西班牙人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一片不同于東方的新世界。
1519至1521年間,西班牙僅以不足萬人的兵力,通過火藥武器的降維打擊,滅亡了強盛一時的阿茲特克王國。

▲阿茲特克位于今墨西哥中部
作為最早在美洲開展殖民活動的國家,西班牙得以占據南美大部及北美南部。廣袤的西屬美洲殖民地被分為四大總督區。在阿茲特克帝國首都的廢墟上,西班牙人建立起了墨西哥城,以此為中心,西班牙建立了“新西班牙總督區”。
16世紀末,西班牙人沿著墨西哥東西海岸線向北,進入到今天的加利福尼亞和得克薩斯地區,因為距離墨西哥城遙遠,難以建立足夠規模的殖民區而被西班牙人放棄。

▲西班牙在美洲設立的四大總督區
17世紀后,英法等國緊跟西班牙的腳步,加緊對美洲殖民。英國人控制了阿巴拉契亞以東的北美海岸,法國人則將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握在手中。
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地的金銀礦、種植園、加勒比地區戰略位置重要的島嶼都引來了其他歐洲國家的覬覦。英法兩國則圍繞著北美圣勞倫斯河、密西西比河流域展開了激烈爭奪。
每當歐洲國家為爭奪王位繼承權、擴張在歐洲勢力而爆發戰爭,他們在美洲的殖民地歸屬都會面臨一輪新的洗牌。

▲18世紀初的北美
為維護自身殖民利益,從17世紀末開始,西班牙人在鄰近法屬路易斯安那的得克薩斯修建殖民城鎮,將其納入新西班牙。
西班牙人如法炮制,控制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地區,使其與得克薩斯一同構成了新西班牙的北部疆域。
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交通閉塞,殖民者和商人都對這里不感興趣,西班牙對該地的統治十分薄弱。
1763年,法國在七年戰爭中敗給了英國,喪失了幾乎全部的北美殖民地。為了感謝西班牙在七年戰爭中提供的幫助,法國將僅剩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讓給西班牙。

▲七年戰爭后,法國幾乎被逐出北美
西班牙也設法增強對加利福尼亞的實際控制,1773年,新西班牙總督區發布命令,建立加利福尼亞省,新西班牙的領土范圍達到歷史峰值。
擊敗法國后,英國人并沒能開心太久。由于英國對殖民地的商業政策損害了北美當地白人的利益,1776年北美東部的13個英屬殖民地掀起了獨立戰爭。

▲北美獨立戰爭
法國為了報七年戰爭之仇,支援北美殖民地抗擊英軍,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最終贏得了獨立,英國在1783年承認了美國獨立。
1800年,拿破侖從西班牙人手中收回路易斯安那(面積214.4萬平方公里),但為了籌措軍費隨即在1803年將其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占今美國本土面積的22.3%),美國人控制了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
次年,加利福尼亞省首任西班牙人省長德·阿爾拉戈到任,新西班牙總督區北部邊界的擴張基本結束。

▲路易斯安那購地
購買路易斯安那后,美國與新西班牙領土相接,但邊境領土爭議隨即產生。隨著拿破侖不斷發起擴張戰爭,1807年,法軍入侵并占領了西班牙,西屬美洲殖民地一時間陷入到群龍無首的境地。
從1808年起,西屬美洲殖民地爆發了獨立起義。美國的獨立激勵著西屬美洲的人民,當地的白人移民后裔試圖擺脫西班牙的專制統治。1810年后,南美的哥倫比亞、拉普拉塔(今阿根廷)相繼獨立。秘魯及墨西哥的獨立武裝也在不斷壯大。
為了騰出手來鎮壓起義,西班牙決定與美國開啟邊界談判。1819年,美西簽署《亞當斯-奧尼斯條約》。分身乏術的西班牙被迫將兩國有爭議的佛羅里達賣給美國,而美國則承認自得克薩斯至加利福尼亞之間的廣袤地域屬于西班牙。

▲條約規定的邊境線(紅線)
條約沒能挽救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統治,1821年9月,新西班牙的起義軍占領了墨西哥城。起義軍領袖之一阿古斯丁·伊圖爾維德宣布獨立并建立帝制,西班牙對墨西哥長達3個世紀的殖民就此終結。
墨西哥帝國繼承了新西班牙總督區的龐大疆域,面積達492萬平方公里。帝國境內下設24省,向南囊括大半個中美洲,與哥倫比亞的巴拿馬省(今巴拿馬共和國)接壤。帝國的北部則設置了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得克薩斯3個省份。

▲獨立后的墨西哥
美國承認墨西哥獨立并與之建交,墨西哥則承認《亞當斯-奧尼斯條約》劃定的邊界。但獨立后的墨西哥政局動蕩,而大量美國人為了獲得土地進入到得克薩斯,美墨之間的角力開始了。
二、昭昭天命
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地占墨西哥領土面積的55%,但當地交通不便,經濟落后。19世紀30年代,當地人口僅占墨西哥的1.5%(約10萬)。

▲墨西哥人口集中在首都為代表的南部地區
墨西哥政府對偏僻、貧窮的北部地區不甚關注,以墨西哥城為代表的南方地區才是該國政治、經濟核心地帶。
1824年,阿古斯丁一世被推翻并處決,中美洲地區乘機獨立,建立中美洲聯合省。墨西哥模仿美國政體,成立了聯邦制合眾國。
此后,有實力的墨西哥軍閥、政治家都想過一把當總統的癮,動蕩的政局更是讓墨西哥人對邊疆的統治變得力不從心。

▲墨西哥合眾國(中美聯合省已獨立)
為了發展當地經濟,墨西哥合眾國政府放寬移民條件,接納美國移民進入北部3省。
此時,美國的西進運動已經展開,大量美國人為了追求土地與財富,跨越密西西比河一路向西。得克薩斯土地肥沃,但地價卻只有美國的5%,這吸引了大量美國人前來定居。
到1832年,得克薩斯的美國移民數量達到3萬人,而墨西哥人僅為0.7萬,美國移民甚至還把墨西哥明令禁止的黑奴制度移植到得克薩斯。

▲西進運動
19世紀初的得克薩斯尚屬荒蠻。墨西哥國庫匱乏,無力在當地維持足夠的駐軍。只得允許移民成立自衛武裝,防范印第安人的襲擊。結果人口占多且擁有獨立武裝的美國移民在得克薩斯上演了“鳩占鵲巢”的戲目。
眼見美國移民已成隱患,墨西哥下令禁止新移民進入,同時提高了對老移民的稅收,但武裝起來的美國移民壓根不服從管理。
1833年,桑塔·安納當選墨西哥總統。為了樹立威望,也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安納決定向得克薩斯增兵。

▲桑塔·安納
美國移民與墨西哥政府的關系迅速惡化,雙方在得克薩斯不斷發生交火。為一勞永逸地解決得克薩斯問題,1835年10月,安納率軍6500人北上得克薩斯,美國移民則在山姆·休斯頓和史蒂芬·奧斯汀等人的領導下,集結起2500人抗擊墨軍。
安納憑借兵力優勢,在阿拉莫等戰役中重創美國移民武裝。但墨軍在圣辛哈托決戰中被擊潰,安納也被美國移民武裝俘虜。在美國移民主導下,得克薩斯宣布脫離墨西哥獨立。

▲休斯頓(左)與奧斯汀(右),二人的名字分別命名了如今得克薩斯第一大城市和首府
得克薩斯共和國旋即獲得美國的承認,但得克薩斯只能控制宣稱領土的40%,其余地區仍在墨西哥手中。
征服得克薩斯是美國西進運動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西進運動的理論基礎也被建立起來。
1845年,美國記者約翰·奧蘇利文在《民主評論》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兼并》的文章,指出將美國領土擴張到太平洋沿岸,將美國精神傳揚到整個美洲大陸是上帝賦予美國人的責任,這就是著名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

▲擬人化的“昭昭天命”,象征美國的哥倫比亞(女神)一路向西
昭昭天命觀迅速成為美國人的共識,為美國的領土擴張增添了神圣且合法的外衣。在昭昭天命觀的鼓動下,美國人準備在墨西哥治下的加利福尼亞重演得克薩斯的故事。
墨西哥在當地的駐軍僅有600人,無力管轄面積廣大的加利福尼亞。反倒是美國,到1840年代,大量美國移民翻越峽谷高山來到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亞少有的幾個大型城鎮圣迭戈、洛杉磯、蒙特里都掌握在美國移民手中。

▲如今的洛杉磯
美國的商船從加利福尼亞的港口出發,跨越太平洋與中國、日本做起了生意,墨西哥政府在當地幾乎毫無存在感,美國的影響力卻與日俱增。
1845年,得克薩斯共和國的親美派宣布加入美國。美國接納得克薩斯加入聯邦,承認得克薩斯主張的格蘭德河為美墨邊界。

▲格蘭德河構成美墨邊境的一部分
美軍開始在格蘭德河沿岸修建堡壘,這徹底惹惱了墨西哥。1846年4月,墨軍在格蘭德河北岸俘虜了一支美國巡邏隊。
美國總統波爾克大肆鼓吹對墨宣戰,他認為一旦美墨開戰,墨西哥將無法兼顧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美國可以輕松吞并兩地。

▲詹姆斯·波爾克,美國第11任總統
5月13日,美國對墨西哥宣戰。美軍分3路南下,東路前出得克薩斯,控制格蘭德河一線;西路占領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主力部隊則直撲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由于得克薩斯大部已在美國實控下,所以東路軍進展順利。加利福尼亞的美國移民也起事響應“王師”,在美國海軍配合下,西路軍穿越人跡罕至的峽谷和沙漠地帶,于1846年底占領了加利福尼亞全境。

▲美墨戰爭(藍線為美軍進攻路線)
1847年9月。美軍攻克了墨軍重兵防守的墨西哥城。首都的淪喪和主力部隊被殲讓墨西哥失去了抵抗能力,這個看似強壯的泥足巨人緩緩倒下了。
三、西進吧!美利堅!
1848年2月2日,美墨兩國簽署《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墨西哥割讓加利福尼亞與新墨西哥;承認得克薩斯并入美國;美墨兩國以格蘭德河為界。

▲美軍占領墨西哥城
墨西哥喪失了220余萬平方公里領土,占當時墨西哥領土總面積的近60%,割讓地上的上千戶墨西哥家庭成為最早的墨裔美國人。作為補償,美國免除了墨西哥拖欠的325萬美元債務,另付給墨西哥1500萬美元購地款。
此時美國南北方為黑奴存廢問題爭吵不休,為了妥善處理龐大的墨西哥割讓地,美國國會通過《1850年妥協案》。在原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省的西部成立加利福尼亞州(自由州),得克薩斯成為蓄奴州。

▲領土淪喪
墨西哥割讓地的剩余部分成立了兩塊屬于聯邦政府的領地,日后相繼建立了新墨西哥、猶他、內華達、亞利桑那、科羅拉多等州份。
為了加強與太平洋沿岸的交通聯系,美國著手鋪設橫貫美國的鐵路。但沙漠、峽谷讓美國的鐵路工程師也望而卻步,為了修通鐵路,美國計劃向墨西哥購買一塊適合修建鐵路的土地。

▲美墨戰爭領土損失(白色)與加茲登購地(棕色)
美國外交官詹姆斯·加茲登負責與墨西哥的談判事宜,雙方在1853年達成最終協議,美國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墨西哥7.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即“加茲登購地”。
美國的“昭昭天命”信仰者認為購地范圍太小,他們希望能夠一口氣買下墨西哥與美國接壤的5個州(86.8萬平方公里,占墨西哥總面積44%)。

▲計劃購買的地區(紅色)
兩國在價格上始終談不攏,美國只愿拿出1500萬美元,而墨西哥認為按照加茲登購地的單價,美國應拿出1億美元。由于雙方分歧巨大,購買墨西哥北部的計劃最終流產。
1861年-1864年,美國用內戰消滅了奴隸制。而隨著加利福尼亞的淘金潮,大量美國人涌入這片新征服的土地。舊金山、洛杉磯等市鎮蓬勃發展起來。在工業起步的同時,憑借充足的勞動力和當地良好的氣候,加州等地的農業發展迅猛。

▲淘金熱
到19世紀末,廣袤的墨西哥割讓地已徹底融入美國社會。以加利福尼亞為核心的太平洋沿岸經濟帶和以得克薩斯為核心的南部農業區、產油區為美國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兩個世界
隨著國力的增強,19世紀末的美國已脫去了農業國的舊外套。依靠強大的工業基礎,美國積極加入列強的全球爭霸。
1898年,為了從西班牙手中奪取殖民地,美國以軍艦被西班牙人炸毀為由對西宣戰。虛弱的西班牙無戰敗投降,將菲律賓、古巴、波多黎各等殖民地拱手送上。
發跡于殖民地的美國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擴張之路。除了通過美西戰爭奪取的領地外,美國更強調對重要貿易節點和戰略要地的控制,不再像英法等國那樣,在全球各地開拓殖民地。

▲美軍登陸古巴
首先,19世紀末的世界基本瓜分完畢,留給美國的無非是些清湯寡水。其次,美國不用像英法那樣為殖民地支出巨額的管理費用,而憑借強大的國力,美國商品仍可在其他國家的殖民地中占據一定份額。
最后,20世紀初的美國將大半個美洲納入勢力范圍,特別是拉美小國,美國通過扶持親美政府仍能享受當地的原料和市場。
在此背景下,此前美國國內秉持“昭昭天命”,高呼兼并墨西哥領土的呼聲漸漸小了下去。

▲20世紀初的美國紐約
美墨戰爭后,墨西哥民族意識覺醒,信奉天主教講西班牙語的墨西哥人,在文化上與美國并不相同。如果強行兼并,勢必會引發墨西哥人的反彈。龐大的墨西哥族裔也會讓美國難以消化。
美國資本在19世紀末大舉進入墨西哥,實現了對墨西哥的變相控制,武力兼并反倒無法實現美國利益的最大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戰是由歐洲列強為瓜分利益而爆發的戰爭,位于美洲的美國和墨西哥本都置身事外。但隨著戰事的擴大,德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試圖扼殺英國的海上貿易。大量航向歐洲的美國商船受到攻擊,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商業利益和國民安全。

▲美國商船遭了殃
為了扭轉戰爭局勢,德國甚至向墨西哥發去密電,表示將支持其奪回得克薩斯、新墨西哥等失地,以換取墨西哥對美宣戰。
墨西哥研究后認為該計劃不具有可行性,畢竟美國的實力太過強大,德國海軍又沒有能力跨越大西洋為墨西哥送來支援。密電隨后被公開,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為美國對德宣戰的誘因之一。

▲德國宣稱幫助墨西哥奪回的領土(淺綠色)
在20世紀上半葉,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還是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墨西哥都選擇靠攏在美國身旁,借助美國來維護自身利益。

▲美國各州人口排名
二戰后,美國成為全球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墨西哥割讓地為此貢獻頗多。
到20世紀70年代,加州憑借著科技(硅谷)、文化(好萊塢)等產業,成為美國經濟的新引擎,得克薩斯的航天業也迅猛發展起來。如今,這兩個從墨西哥手中奪來的州份無論是GDP還是人口規模,都穩坐全美前兩把交椅。

▲2020年美國各州GDP排名
1970年,美墨重簽《邊界條約》。原屬美國的里奧里科(1.87平方公里),因河流改道而與墨西哥相連,該地被并入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州。
當地居民保留美國國籍并遷往美國內陸。這是到目前為止,美墨邊境的最后一次調整。

▲墨西哥行政區劃
墨西哥沒有美國那樣完善的工業體系,更不掌握高精尖的科技,經濟水平不能與美國相提并論。泛濫的毒品也限制了墨西哥的經濟發展。
反倒是那片不曾被墨西哥重視的北部邊疆,在成為美國領土后,發展水平早已超越了墨西哥,墨西哥昔日的愛搭不理變成了今日的高攀不起。
富裕的加利福尼亞、得克薩斯成為墨西哥移民的首選目標之一。墨西哥裔在美國西南部的比重不斷增加,西班牙語在當地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到2020年,墨西哥裔已占美國總人口的12%,且仍呈增長之勢。

▲邊墻外的墨西哥非法移民
為了防止非法移民涌入,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修筑邊墻,特朗普政府時期更是計劃投入450億美元升級邊墻。但非法移民產生的根源是美國與墨西哥等其他拉美國家巨大的收入差距,每年都有數十萬的墨西哥人計劃非法越境,偷渡美國。
曾經被墨西哥看做落后邊疆的加利福尼亞已發展成全球最強州(省)。截至2021年,加州GDP總量已近3萬億美元,位居全美各州第一。
如果作為一國,可以列為全球第6大經濟體。而鄰近的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地區仍相對落后,經濟總量不及加利福尼亞1%。

▲位于加州的硅谷
到特朗普卸任后的2018年,美國每年在美墨邊界驅逐的非法移民就達到50萬人,成功越境的更是大有人在。
美國通過戰爭,兼并了大片墨西哥領土,這片領土也成為美國全球霸權的重要基石。
如今的墨西哥仍深陷毒品戰爭之中,故土淪喪的記憶早已淡化,但大量西班牙語人口的涌入不斷改變著當地的社會人口結構。美國知道墨西哥無心也無力收回故土,但該地區在文化上的“再墨西哥化”讓美國政府不得不為之擔心。

▲美國的墨西哥裔占比,集中分布在原墨西哥割讓地
長期作者|碧落清遙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本文系 「環球情報員」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墨西哥的一半國土,為什么被美國吞并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