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魷魚游戲》再來,奈飛又能打了?中國觀眾不會買賬
2021年的《魷魚游戲》可以說火遍了歐美,讓奈飛坐穩了流媒體巨頭的頭把交椅。

但隨著疫情帶來的宅經濟紅利褪去,奈飛的財報和股票雙雙承壓。
當地時間6月12日,流媒體巨頭奈飛公司宣布,此前全球大熱的劇集《魷魚游戲》第二季將回歸。
《魷魚游戲》的主創黃東赫也寫信給觀眾:一輪全新的游戲即將到來。去年第一季魷魚游戲的制作花了12個月,但是這部劇成為網飛最受歡迎的系列只花了12天。作為這部劇的導演、編劇,收到了世界上很多粉絲的呼聲,謝謝你們觀看和喜歡我們的作品。現在,男主角Gi hun回來了,前面的人回來了。
資料顯示,《魷魚游戲》第一部于2021年9月上映,并一躍成為全球熱度最高的電視劇。
在上線的前28天內,該部電視劇收獲了全球1.11億觀看量,榮登奈飛歷史觀看數第一的位置。
然而今年4月,奈飛報告了其10年來的首次用戶下降,隨后很快就宣布了裁員。

為了節省開支,奈飛的制作預算也幾乎全面收緊,這可能會給《魷魚游戲》第二部的制造帶來一些困擾。
《魷魚游戲》會成為讓奈飛打破瓶頸的關鍵一戰嗎?
奈飛奉行的爆款模式,是否已經開始失靈?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趙天舒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魷魚游戲,作為奈飛近年來最強的超級IP,其續作勢必激發其用戶付費的熱情。
這也是奈飛模式的關鍵所在,即以不間斷的爆款(爆款續作或新爆款)來增強用戶的付費黏性。
當然,《魷魚游戲》本質上是讓歐美受眾付費熱情高漲,因為“異域情結”和有趣的玩法。
但對于亞洲觀眾來說,魷魚游戲只是一部好看的劇而已。
畢竟,觀眾早已經看過類似《賭博默示錄》《要聽神明的話》《彌留之國的愛麗絲》等作品,熟悉《魷魚游戲》的故事模式,因此沒有很強的新鮮感。
事實上,對于中國觀眾更加如此,2018年李易峰出演的電影《動物世界》,即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的漫畫《賭博默示錄》,其劇情之緊張激烈、對人性剖析之深沉,較之電視劇集的《魷魚游戲》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奈飛也不會止步于此,它也在探索會員付費以外的營收方式。
例如近期它在游戲產業的收購布局,就大有讓其影視IP轉換成游戲作品來獲得新的增收的意味。
此外,在深度沉浸的互動影游(真人出演、游戲化體驗呈現、用戶選擇劇情走向)上,奈飛也在進行探索,無論是作為其進軍元宇宙的姿勢,還是改變流媒體觀賞規則的打法,都大有可為。
就其核心,依然是爆款驅動、用戶深度付費。
由是觀之,奈飛的魷魚會更多,游戲會更猛,至于賺不賺錢,就看夠不夠《魷魚游戲》了。

不過,僅僅靠《魷魚游戲》的戲路,和類似低配網游的互動影游,似乎還很難打動亞洲觀眾的心,尤其是已經太熟悉套路的中國受眾。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游戲產業資深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