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人蹭唐山打人案熱度,媒體:少了敬畏心,透著無知和愚蠢
夜幕之下,燒烤店外,男子搭訕女孩,被拒絕后惱羞成怒,對女孩動手,旁邊的小伙挺身而出,將滋事男子制服。

擺拍視頻截圖
與河北唐山打人事件相似的一幕,出現在了四川射洪。經調查,這是一出徹頭徹尾的表演。

如此蹭熱點,底線呢?良知呢?
在劇本設置上,這場表演采用了英雄救美式的結局,精準拿捏住了一些網友的情緒燃點。在技術處理上,他們剪輯添加“再現唐山打人事件”“續唐山事件后”等文字內容,混淆視聽,模糊真實和虛假邊界。
從種種表象中,可以有力推導出,這是奔著流量去的,這就是一種無底線蹭熱點行為。而不是有些人所說的,是在呼吁見義勇為。
“唐山打人事件”引發極大關注,也引來自媒體人爭相蹭熱點。
首先得說,蹭熱點并不是一個絕對的貶義詞,公安、消防等部門通過蹭熱點傳播安全知識,熱播劇使景區出圈,景區蹭熱點吸引游客,這些蹭法被人點贊。在對唐山這一熱點事件上,跆拳道館可以結合自身特色進行創作。
只是,直接教女孩幾招防身的高招不好嗎?如此蹭熱點,底線呢?良知呢?

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焦慮之上,把別人的痛點當成自己的嗨點,博取流量、消耗愛心,把嚴肅的問題娛樂化,少了敬畏心,透著無知和愚蠢。

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必會侵蝕社會的信任感
除了擺拍視頻,還有一股暗流在涌動。
唐山“打人事件”發生后,在短視頻平臺上出現大量賬號,根據網友懷疑的對象更改相似昵稱,或者冒充“打人事件”參與者,或者謊稱自己在現場,甚至開啟直播。
在事實未查清之前,這些賬號真假難辨,很多內容被不明真相的網友傳播,不少博主獲得了關注度。
被質疑時,他們再來一輪解釋和道歉,借機再次收割一波流量。
假劇本、假賬號,本質都是依附在熱點事件上的“吸血鬼”,目的是蹭熱度、騙流量,進而獲取關注度,兌現經濟利益。
有的人甚至連兇手的熱度都蹭,真是“臉都不要了”。任由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必會侵蝕社會的信任感。
久而久之,民眾遇見真正值得感動的事,也不敢輕易共情,而是下意識地先當“偵探”,拿出“放大鏡”看看自己是不是被糊弄了。
涉及安全底線的社會問題、傷害案件,值得全社會深入思考、探討,容不得編故事、打廣告、娛樂化。
堅決懲治無底線蹭熱點行徑
無底線蹭熱點事常有,修改昵稱仿冒他人、搶注商標、圍堵家人……為了提高段位,一些人啥都干得出來。
整治這一亂象,懲罰挑戰人倫和法律底線的蹭熱點行為,既是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應有之義,也有助于構建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使網絡在推動事件進展、解決相關問題、甚至推動一個地方一個領域的變革中,發揮出更有力的正向作用。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監管部門、平臺要履行好責任,把握住內容創作者、發布者等關鍵群體。
識別打擊,重在精準,既釋放容錯空間,也亮出原則底線,堅決懲治無底線蹭熱點行徑。
無論是專職做直播、拍短視頻,還是通過新媒體宣傳店面,對很多人來說,蹭熱點是一種生存選擇、糊口方式,它可以快速引流、漲粉、變現。
不是說不能蹭,而是在蹭什么、怎么蹭等問題上,別利令智昏了。
一點思考
如何在突發事件之后,加強網絡信息的識別與判定,是“唐山燒烤店打人案”留給網絡空間治理的拷問。
突發事件發生以后,網上信息會呈現鋪天蓋地、洶涌澎湃之勢,廣大網友應以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短視頻平臺也應加強相關內容和賬號的審核,及時求證內容來源,正本清源。
讓廣大網友的同情心和正義感不被愚弄,維護清朗的網絡環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