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學者談服務型政府建設:比過去內涵更深、范圍更廣、站得更高

由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舉辦的“公共服務與城市治理國際研討會”11月4日在上海開幕,來自美國、新加坡以及兩岸的多名學者參加此次研討會,共同交流政府如何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如何創新城市治理模式。
此次研討會上,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高小平就初步學習十九大報告,關于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面提出自己的認識。
高小平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站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提出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樣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基本方法和宏偉目標,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八個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小平認為,“總書記在報告中對行政體制改革和建設服務型政府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都是圍繞著治理現代化來說的,即強化政府服務功能。這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新時代的一個新定位,比過去講服務型政府內涵更深、范圍更廣、站得更高了。”
高小平將上述八個方面梳理成四個板塊,即:
第一,簡政放權和創新監管,重點是放在劃清政府、市場、社會三者關系,強調放和管要結合,增強放權和監管兩者之間的協同性,聯動性。
第二,優化政務服務和政府提供的服務,主要加強服務意識,培養提高服務績效,創新服務的方式,提供服務公平性,提高公平正義的全覆蓋的均等化的服務。
第三,權力結構和機構改革,要把現在分散在很多部門的生態管理職能加以整合,建立國有自然資源的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大的機構。
第四,編制和人事制度,主要破除用身份來進行人事管理的這種封建式的體制,破除身份壁壘,用好行政事業的編制和編制外的人力資源。
高小平回憶道,從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以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簡政放權取得一定進展。2013年的全國兩會之后,李克強總理有一個答記者問,承諾本屆政府繼續在現有的國務院各部門1700多項行政審批權基礎上再減少三分之一。如今,這個任務提前兩年完成,到現在為止已經由1700項減少到632項。
“200余項類似于‘證明你媽是你媽’的奇葩證明被取消,這種循環證明成為了歷史。”
在高小平看來,我國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和加強監管,國家經濟的活躍度上升了,“世界銀行發布的《2017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的營商便利度排名提升了18位。”
據《經濟日報》10月14日報道,世界銀行近年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顯示,2013年度到2016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前移了18位,位于第7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前移31位。
高小平還總結了十八大以來改革的四點經驗,第一個是始終抓住轉變職能關鍵,第二個是推薦大部門制定適合現代政府治理的形式,第三個是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制度創新,三者聯動,第四個是加強國務院和各級政府對改革的領導權發揮權威作用。
此外,高小平提出了“行政學是服務學”的觀點。
在高小平看來,要研究政府如何更好服務,是很新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現在改革的方向明確了,是服務型政府,那么我們行政學如果不研究怎么建好服務型政府、不建立行政學自己服務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很難適應體制。”
“這個服務包括為生產力發展服務、為生產關系改善服務,為生產活力服務,為改革服務。”高小平說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