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養(yǎng)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案二審開庭,專家將出庭發(fā)表意見
深圳寶安區(qū)石巖鎮(zhèn)一個出租屋三樓里,散亂擺放了四輛自行車,一旁堆疊著幾個空落落的鐵籠。
“這里曾是鸚鵡的天堂,每天都在屋子里四處飛。”任盼盼說。如今,這些鸚鵡已不在籠中,而她的丈夫王鵬已身陷囹圄。
11月6日上午10時,王鵬案將在深圳中院二審開庭。
32歲的江西九江人王鵬偶然養(yǎng)起了鸚鵡,2016年4月他賣了6只給朋友謝某,結果兩人都被抓。一審法院認定,其中2只是受國際公約和法律保護的小金太陽鸚鵡。王鵬因此被定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獲刑五年。隨后,他提出上訴。

“或許和鸚鵡就是段孽緣”
王鵬最早和鸚鵡結緣,是在2014年。
那一年,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王鵬和任盼盼所在的機械制造廠也銷量大減。原本忙碌的生活,變得清閑起來。
當年4月的一天,王鵬的同事在工廠的廠房附近撿到了一只鸚鵡,幾天后同事把這只鸚鵡送給了王鵬。很快,他了解到,那只鸚鵡俗稱“小太陽”,是一種變種鸚鵡。
“現在回想起來,或許和鸚鵡就是段孽緣。以前忙起來肯定沒時間,就是閑著,開始有空倒騰鸚鵡了。”11月5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任盼盼搖了搖頭。
為了讓鸚鵡不寂寞,2014年5月,王鵬花280元買了一只雌性鸚鵡和撿到的這只鸚鵡作伴。同年10月,王鵬和任盼盼結婚。
自從有了“小太陽”,王鵬除了工作,其他時間都投入到了鸚鵡上。迷上養(yǎng)鸚鵡的王鵬,自己上網查養(yǎng)殖知識,加入養(yǎng)鸚鵡的網絡群組,常跟鳥友交流經驗。潛行研究一年,他從一個門外漢,成了半個鸚鵡飼養(yǎng)專家。
“以前還是男女朋友,他養(yǎng)鳥我管的少,還覺得有點小生活、小情調。”任盼盼說。后來結婚后,兩人沒少因為鸚鵡的事情吵架。
任盼盼說,王鵬真是養(yǎng)鸚鵡養(yǎng)入迷了,鸚鵡孵出了幼鳥,晚上時間必須用特制的針管進行奶粉喂養(yǎng),他每天一折騰就是一兩個小時。
2015年11月,王鵬和任盼盼的兒子寶兒出生。“那時候,我半夜起來喂兒子,他半夜起來喂鸚鵡。”任盼盼說。或許受孕期抑郁影響,兩人因為養(yǎng)鸚鵡的事情發(fā)生的爭吵也更多起來。
有一次夜里兩點,有只鸚鵡難產,他就自己打了車趕到東莞,找到當地的獸醫(yī),讓幫忙接生。再趕回深圳,已經是上午時間。“他是個真心愛鸚鵡的人。”任盼盼說,家人后來勸她,不要把男人管太嚴,“他又不出去亂花錢,養(yǎng)鳥不算不良嗜好。”
沒想到,這兩只鸚鵡繁殖速度驚人,一年多就繁殖出40多只。
二審:專家將出庭發(fā)表意見
除了“小太陽”,王鵬還養(yǎng)了其他品種。據公訴機關指控,2015年2月,王鵬在網上看到有人出售灰鸚鵡,便與對方約定好,以4200元的價格購得一只灰鸚鵡。該鸚鵡經鑒定學名為非洲灰鸚鵡,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
任盼盼說,當時之所以賣鸚鵡,是因為孩子被查出先天性巨結腸癥,需要跑醫(yī)院治,“每天去醫(yī)院早出晚歸,愁死我們了,根本無暇再照顧鸚鵡。”王鵬決定出手將鸚鵡轉讓給有養(yǎng)殖經驗的朋友。
一審法院認定,2016年4月,王鵬以每只500元的價格,賣給謝某6只鸚鵡。其中有2只自己繁殖的“小太陽”鸚鵡和4只玄鳳鸚鵡。
事發(fā)后,警方還從王鵬家查獲45只鸚鵡,經鑒定分別是35只小太陽鸚鵡(人工變異種),9只和尚鸚鵡、1只非洲灰鸚鵡,均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寓》附錄二。
最終,法院認定,王鵬販賣2只“小太陽”鸚鵡證據充分,另查獲的45只被保護鸚鵡待售,屬犯罪未遂。3月30日,一審判決王鵬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3000元。
“聽到判決那一刻,我是又悲又氣。”一邊是還在病中嗷嗷待哺的兒子,另一邊是身陷囹圄的丈夫,任盼盼感覺“天要塌了”,癱坐在地板,腦袋一片空白,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

二審辯護律師徐昕告訴澎湃新聞,檢方在二審前補充了大量證據,增加了36本卷宗,同時邀請了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的專家,將出庭發(fā)表專家意見。同時,辯護律師也做了充分準備,將為其作無罪辯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