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戴維斯三代啟示:穿越歷史長河,找回投資信心
原創 黃凡 秦朔朋友圈

· 這是第4547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3k+ ·
· 黃凡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踏入6月份,我們迎來兒童節,又迎來端午節。上海市民也回歸到復工復產的正常日子當中了。受疫情影響,今年整個春天,我是以足不出門的形式度過的,這也是人生的首次體驗吧。
網上的段子寫到,這個春天有“三囧”:人在上海,錢在A股,菜在京東。正是這個剛過去的春天生活的真實記錄。然而,磨刀不誤砍柴功,宅家的日子里,除了練習廚藝,就是博覽群書,希望會對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所裨益。
作為專業投資人,我深知,投資就是投未來。因此需要思考未來能產生超額回報的領域在哪里。于是我翻開了《未來呼嘯而來》(The future is faster than you think)一書。這本書是2021年在國內翻譯出版的,作者是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Diamandis)和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
兩位作者通過分析,展望了未來10年推動人類社會變革的七大動力:
1、節省下來的更多時間;
2、更多可得的資金;
3、更多的非貨幣化;
4、更多的天才;
5、富足的通信;
6、全新的商業模式;
7、更長的壽命;……
進而合理推斷并全面展示了創新風口上的9大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網絡、機器人、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3D打印、區塊、材料科學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等,并洞察到這9大技術的互相融合,將帶來巨大的變革力量,這將完全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商業經濟模式。
兩位作者還充分預測和描述了零售業、廣告業、娛樂業、教育、醫療保健、長壽、商業、食品業等8大行業幾何級數變革與增長的未來。
可以確定的就是,未來科技進步的速度遠超任何人的想象,下一個10年,我們或許可以樂觀地認為將經歷比過去一百年更多的動蕩并創造更多的財富,而讀完這本書就等于擁有了一張投資未來的尋寶圖。
然而,“擁有了尋寶圖”與實際上“能尋到寶”的距離,遠不止書本與眼睛之間的距離那么簡單。
我們且看一下第一批“尋寶者們”的經歷吧。
凱西伍德(Cathy Wood)用的就是這一張尋寶圖,在幾年前成立了自己的ARK 投資管理公司,分別募集了旗下多只主動管理ETF:如ARK創新主題ETF、自主技術和機器人ETF、基因革命ETF、創新ETF和太空探索與創新ETF,3D打印ETF等。
得益于2020年美股的大牛市,ARK旗下基金表現不俗,ARK也從此前的名不見經傳一舉成為美國同類資產管理人中排名第一。
不過由于2021年以來科技股持續下跌,ARK系列基金的凈值大幅下跌。把絕大部分慕名而來追捧的投資人們留在高高的山峰上站崗了。

| 數據來源:雅虎金融網站
上圖是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淺藍線)與近年來被認為能把握顛覆性創新機會而巨量吸金的明星管理人Cathy Wood的旗艦基金ARKK (深藍線)的業績表現比較。
很顯然,在這場投資的龜兔賽跑比賽中,作為堅守傳統價值投資方法的“烏龜”戰略的巴菲特最終以長期穩健前行戰勝了善于把握未來而上串下跳的Cathy Wood。
“投資就是投未來”不對嗎?問題出在哪里?
是時候讀一遍另一本書——《戴維斯王朝》了。此書的作者為約翰·羅斯柴爾德(John Rothchild)。《戴維斯王朝》這本書講述的是戴維斯一家作為傳承三代的投資世家,半個多世紀以來,家族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即一生投資”的理念,穿越了多輪牛熊的故事。
其中一段是以“熱門意味著高估”為主題,說的是戴維斯家族第二代掌門人“謝爾比”出任基金經理的頭一年,他抓住熱門的科技股,在基金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第二年,遭遇1969~1970年的熊市,持有相同股票的謝爾比在同樣的基金排名中表現墊底。”
這給我們普通人的啟示就是當一只基金或者股票名列前茅、廣受追捧的時候往往就是見頂或者價格虛高的時候。也很好地解釋了明星管理人Cathy Wood無疑把握住了未來的顛覆性科技大趨勢,然而卻不能為多數追隨她的投資人創造好的投資回報的根本原因。
投資無疑就是投未來,然而,如果買的價格太貴,就大大透支了未來。
另外,投資還得必須投在能創造改變未來的顛覆性科技、能把握未來社會發展大趨勢的國家與地區才能獲取超額的回報。一語敝之:投資就是投國運。
巴菲特也多次說,他這一輩子投資成功背靠的正是美國的“國運”。
對于國內普通的中產人士而言,無論是事業發展、還是投資理財,短期而言當然與個人努力和運氣有關,但長期而言,還是由宏觀經濟背景起著決定性作用,1980~2020年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黃金四十年。
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世界工廠、房產開發、城市化建設、汽車普及、互聯網革新、高科技應用……一輪接一輪的增長動力澎湃,特別是過去十五年,實業創富的機會不斷涌現,投資理財如把握好了主線,無論是長期持有一攬子優秀公司的股票、還是持有城市的房產都能慢慢地變得富裕。很顯然,事業成功更多是靠國運,投資也就是投國運。
然而是時候考慮一下,未來15年,推動過去經濟快速增長的這些動力還依然存在嗎?如果不然,我們能找到新的動力來源嗎?從近年,特別是今年以來國內資本市場、以及以國內上市資產占主要成份的港股市場在全球墊底的表現,我們就知道大多數人的看法與預期了。我當然希望大多數人的看法是錯的,希望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
除了近期的疫情防控影響投資人對經濟增長預期外,長期而言還面臨的中等收入瓶頸、人口紅利消失、城鎮化進程放緩等挑戰,我們也必須共同去正視。
中等收入瓶頸,許多國家都遇到過,最終不同國家做了不同路徑的選擇,我們也看到了不同的結果:日韓等選擇了和平發展技術突破的路子,邁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東南亞與南美洲不少國家堅持舊一套的發展模式結果就出現了幾十年經濟增長的停滯,土耳其和俄羅斯為突破滯漲正在走擴張復興的路子……我們會如何選擇?具體怎么走?要看政治家的大智慧了。
我認為,只要堅持我們過去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的本源: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那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戴維斯王朝》一書中也寫到,“戴維斯家族的金融活動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那時,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敢持有股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那時,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敢不持有股票。”事實上,1929年的大蕭條令美國人談股色變,但其后開啟的美國歷史上長達20多年的牛市導致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敢不持有股票。投資市場類似的極端在國內也曾多次發生。
戴維斯三代人不僅經歷了多次股市的牛熊交替,還經歷了“三次重大的戰爭”、古巴導彈危機等重大歷史事件,然而這些危機最終都沒有阻擋整個美國的前行。反觀人類的歷史其實也是同樣的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前進。
因此,盡管我們當今也面臨著這樣那樣的挑戰,甚至是各式各樣的“危機”,因而讓我們懷疑與擔憂未來,但通過對戴維斯家族三代歷時百年的經歷的“溫故”,有助于我們從長期主義的角度,穿越歷史的長河,來重新找回我們投資信心,這也是“知新”。

作為普通的中產一族,我們無法左右大局,在投資理財實踐上則可以選擇保守與穩健的策略,長期而言爭取立于不敗之地。我認為有必要一起重溫一下知名投資世家“戴維斯家族”的十項基本投資原則:
第一、避開廉價股。廉價的股票都是平庸的公司,平庸的公司往往會一直保持平庸,直至消亡。
第二、避開高價股。價格昂貴的股票或許物有所值,它們也可能代表著偉大的公司,除非它們價格合理,否則也絕不是買入的理由。
第三、以合理的價格買入適度增長的公司股票,最好的投資對象是成長率高于市盈率的公司。
第四、耐心等待合理價格出現,是投資中最重要的品質。減少交易頻次,在合理的價格買入,盈利的機會才比較大。
第五、順勢而為。順大勢,順應行業趨勢、國家趨勢和世界趨勢。
第六、主題投資。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或者兼容并蓄融為一體,這是個高超的本領。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主題。
第七、讓贏家繼續奔跑。堅持每年換手率低至15%。
第八、投資優秀管理層的公司。
第九、忽略后視鏡。這點主要說的是,投資不要犯經驗主義錯誤,經濟和股市的實際情況比我們想象的復雜的多。
第十、找到好公司,長期持有,堅持到底。從1年、3年、5年的角度看股市,股票可能都很危險,但是經過20年之后,當初糟糕的情況已經無關緊要。
上面十條投資原則,可以算是戴維斯家族投資成功的秘訣,也是他們穿越上世紀美國市場不同周期的有效方法。與我自己總結的——“選”好公司,“等”合理價買,長期堅“守”的價值投資三字經是一致的。
國內市場當前的實際情況,我認為“選”的范圍應該更窄一些,除了選擇穩定的15%~25%凈資產收益率的行業之外,還包括:低負債低杠桿比率、長期穩定的高現金分紅、盡可能少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的非周期性行業……
一個好消息就是,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嚴選,在A股能投資的好公司就比較有限了,分析起來工作量不算大。而且一經選好,在目前低迷的市場比較容易等到合理價甚至是低于合理價的買入機會,這樣一來,長期堅守就大概率能立于不敗。

「 圖片 | 視覺中國 」開白名單:duanyu_H 商務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原標題:《戴維斯三代啟示:穿越歷史長河,找回投資信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