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應法國大使館之邀,綠會副秘書長今日參加《環境犯罪:歐盟的答案》講座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國際部收到法國駐中國大使館邀請,綠會副秘書長應邀線上參加于2022年6月9日北京時間下午3點至6點舉行的《環境犯罪:歐盟的答案》講座。此次講座的開幕式嘉賓有兩位:法國駐華大使羅梁閣下(Laurent BILI)和歐盟駐華大使郁白閣下(Nicolas CHAPUIS)。

(圖源:法國駐中國大使館)
綠會國際部現將此次講座的議程和演講嘉賓分享如下:
環境犯罪 :歐盟的答案 (時間:6月9日,15:00-18:00)
15 :00-15 :30開幕致辭
●羅梁(Laurent BILI),法國駐華大使
● 郁白(Nicolas CHAPUIS) ,歐盟駐華大使
15:30-16:00發言
介紹歐盟委員會關于修訂環境犯罪指令提案
● 彼得?克松卡(Peter CSONKA),歐盟委員會司法與消費者總司刑法部門負責人
● 維塔?朱克尼Vita JUKNE),歐盟委員會環境總司環境法律與治理部門負責人
16:00-16:15交流問答
16:15-16:30茶歇
16:30-17:45起訴和制裁環境犯罪主題小組討論
(10分鐘演講/人,討論,聽眾提問)
主持人:奧索利亞?珂索巴(Orsolya CSORBA),歐盟駐華代表團競爭、司法和消費者政策參贊
1.邁克爾?福爾(Michael FAURE),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歐洲跨國法研究中心主任(METRO)
打擊環境犯罪的有效制裁措施
2.安娜?加西亞(Ana GARCIA ),歐盟環境法實施與執行網絡主席
從環保部門的角度——打擊環境犯罪,歐盟環境犯罪立法的重要性
3.讓-菲利普?里沃德(Jean-Philippe
RIVAUD )
歐洲環境犯罪檢察官網絡共同創始人、副主席
歐盟在環境犯罪方面的跨境合作
4.迪米特里·德布爾(Dimitri de Boer )
Client Earth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
歐盟和中國在環境犯罪方面的比較
17:45-18:00Closing remarks
結語
1. 奧索利亞?克索巴(Orsolya CSORBA)
歐盟駐華代表團競爭、司法和消費者政策
參贊
2.何法晟(Jean Francois REDONNET)
法國駐華大使館聯絡司法官
發言人簡介
彼得·克松卡(Peter Csonka),國際和歐洲刑法專家,職業生涯初期曾擔任檢察官和學者,后加入歐洲委員會,之后作為律師就職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2005年以來,他任職于歐盟委員會,現任司法司刑事司法部門副主管。他曾為歐盟刑事立法和歐洲檢察官辦公室 (EPPO)效力。彼得·克松卡同時是薩爾布呂肯(Saarbrucken)“歐洲研究所”的客座教授。
維塔·朱克尼(Vita Jukn?),歐盟委員會環境司總司長,女士是歐盟委員會環境總司環境法治和治理部門的負責人。2017年8月至 2021年6月,她擔任司法部和消費者總司溝通和戰略規劃部門的副主管。在此之前,她曾在歐盟委員會的通信網絡、內容和技術總司和競爭總司工作。在加入歐盟委員會之前,Jukn?女士是立陶宛的一名執業律師。她畢業于維爾紐斯大學法學院。她還擁有劍橋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優秀畢業生)。
邁克爾·G·福爾(Michael G. Faure)擁有安特衛普大學(University of Antwerp)法律學位和根特大學(University of Ghent)犯罪學學位。1984 年獲得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法學碩士學位,獲得弗萊堡的阿爾伯特路德維希大學(Albert Ludwigs University)博士學位。1988-1999年期間在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法學院刑法系任講師,兼任馬斯特里赫特歐洲跨國法律研究所(METRO)的學術主任。之后,于1991年9月起至今在馬斯特里赫特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法學院擔任比較法和國際環 境法教授 。他還是Ius Commune研究院的學術主任和歐洲侵權法和保險法中心(Ectil)委員會成員。自2008年2月1日起,擔任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鹿特丹法律與經濟研究所(RILE)比較私法與經濟學兼職教授,歐洲法學和經濟學博士項目(EDLE)學術主任。自 1982 年起,他成為安特衛普律師公會(Antwerp Bar)注冊律師。福爾先生在環境法(刑事)、侵權和保險以及法律經濟分析(事故)等領域發表多篇文章。
安娜·加西亞(Ana Garcia) 曾擔任工業環境工程師,自1999年起擔任葡萄牙農業、海洋、環境和空間規劃總檢查部門(IGAMAOT) 的環境和自然保護檢查員,目前擔任該部門的合作和國際事務主任檢查員。自1999年起與IMPEL - 歐盟環境法實施和執法網絡合作,她作為國家代表參與了不同領域的IMPEL項目,即自然保護、工業和空氣、廢物、水,自2015年起擔任葡萄牙國家協調員并在2017-2018年擔任IMPEL副主席。她擁有里斯本大學環境科學博士學位,她的論文題目為“環境立法的實施”。
讓-菲利普·里沃德(Jean-Philippe Rivaud)自1990年以來一直擔任法官,他還曾在法國多個司法管轄區擔任過調查法官和檢察官。目前擔任巴黎上訴法院總檢察長辦公室副檢察長,在刑事部門工作近兩年后,目前就職于打擊有組織犯罪(包括環境犯罪)部門。他參與國際技術合作十五年:多次參加司法官培訓項目教授課程,并在斯里蘭卡、克羅地亞、越南、黎巴嫩、菲律賓、韓國和許多非洲國家舉辦了多次講座。2016年至2019年,擔任巴西、圭亞那和蘇里南的聯絡法官。自1992年以來一直從事環境刑法實務工作,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里沃德先生不斷積累的專業知識使其加入成為了Jegouzo生態破壞工作組成員(2013年)、Christiane Taubira部長和Ségolène Royal組建的環境犯罪工作組組長(2015年)以及2015年4月23日頒布的環境領域刑事政策通報的起草委員會成員。2020年參與了司法、環境委員會以及環境司法的可持續發展總檢察項目。他所參加的國際環境領域的活動促使他與其他四名分別為英國、比利時和瑞典檢察官一起于2012年6月成立了歐洲環境檢察官網絡(比利時法律下的一個非營利組織)。在此框架下,他與國際刑警組織、歐洲司法委員會、聯合國哥倫比亞特區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保持密切聯系。Jean-Philippe Rivaud 先生還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法律委員會成員同時是該組織下設法國法律委員會的成員,他還是國際檢察官協會(IAP)和法國環境法學會(SFDE)成員。
龍迪(Dimitri de Boer)是克萊恩斯(ClientEarth)歐洲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代表,帶領法律專家團隊推進環境管理與法治。兼任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特別顧問、首席顧問組成員,歐盟-中國環境項目組組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指南項目(又名“交通燈機制”)國際協調員。他的主要工作包括:
- 與生態環境部一起為制定和實施與環境和氣候相關的法律法規提供支持
- 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合作,支持世界上最大的環境法官和檢察官能力建設項目
-為中國環保NGO提供資金支持。
此前,他曾擔任歐盟-中國環境治理項目組組長(2014-2015),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駐華環境與氣候高級顧問(2003-2014)。在此之前,他在泰國和荷蘭的技術部門生活和工作。他可以說流利的英語、荷蘭語、漢語和泰語。
整理/Daisy 審核/Lucy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