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時代的中美關系︱解決經貿摩擦的辦法在經貿外
【編者按】
11月8日-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訪華。特朗普是十九大之后訪華的第一位外國元首,此次也是其作為總統后第一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此次訪華最重要的任務是為中美關系確定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定好一個積極的基調,從而推動兩國關系繼續在健康穩定的軌道上發展。因此,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本次會晤受到了世界關注。
圍繞特朗普此次訪華澎湃研究所與北大匯豐商學院海上絲路研究中心共同策劃了系列評論文章。該系列文章分別就中美實力對比、總體判斷、BIT與金融市場開放、朝核問題和一帶一路等方面分析和判斷中美關系。
在第一篇中,作者在對比了中美經濟實力之后回答了其在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下半場中國能跑贏美國嗎?
以下是本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文章分析了中美之間貿易摩擦惡化的原因,就中美經貿合作的趨勢,作者的判斷是:兩國貿易沖突會持續增多,摩擦程度上也會進一步加劇。

中美關系自建交以來幾經起伏,但總體保持向好發展,其中兩國的經貿合作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中國加入WTO以后,中美之間的經貿往來大大增多,中美經濟成為了實質上的利益共同體。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16 年的5196億美元,38年間增長了211倍。同時,中美雙向投資迅猛增長,截至2016年底已累計超過1700 億美元。中美經貿合作,既是雙方優勢互補,也是國際產業分工和優化資源配置的體現。已有研究表明,不僅中國從中受益,美國也通過與中國的貿易提高了自身的整體福利。
中美經貿關系在發展過程中,也積聚了許多矛盾與分歧,貿易逆差和人民幣匯率問題是最為突出的沖突點。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中美經貿關系的壓艙石效應顯著弱化。今年年初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各界對兩國爆發局部沖突甚至開打貿易戰的擔憂更是不斷。從較宏觀的層面來看,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惡化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全球化退潮的大環境。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全球范圍內都出現了對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平等的反思,這種反思甚至演變為對反全球化的支持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以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為競選綱要的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意外勝出,本身就是全球化退潮的結果之一。在新的政治背景下,中美兩國出現貿易摩擦的概率顯著增加,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美國優先”戰略則起到了加速作用。可以預見,未來中美經貿合作雖然仍然會扮演重要的穩定器作用,但也有可能更多地成為中美關系不確定性的源頭。
第二,中美之間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在產業競爭的背景下被放大。客觀上,中國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國,2016年中國占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總額的47%。在美國“再工業化”的戰略背景下,中國出口被認為對美國的就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在一定程度上,這是美國國內政治家故意引導的結果。美國制造業低技能工人的失業問題更多地是由于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等因素所導致。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是由一些長期性、結構性的因素導致的。首先,貿易格局出現了較大變化,傳統的產業間的貿易轉變為產業內甚至產品內貿易,形成了全球產業鏈分工的新格局,這使得傳統的貿易統計方法可能夸大了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其次,導致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兩國國內的宏觀失衡,比如,中國的儲蓄率較高而消費率過低,美國則儲蓄率較低而消費率過高,這是需要兩國通過結構性改革才能解決的長期問題。第三,美國還在高科技產品出口方面對中國設置了諸多限制,加上美國優勢所在的服務業由于貿易壁壘出口困難,也導致了中美貿易逆差持續擴大。
第三,兩國經濟實力差距縮小。隨著經濟的崛起,中國的國家競爭力也迅速增強,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已經調整為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但實際上,中國的綜合實力仍未能與美國相抗衡。風物長宜放眼量。如果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將從根本上有利于改善兩國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產業結構升級,中國進口需求將會增加,尤其是在美國具備優勢的高附加值商品和服務領域,兩國貿易逆差會縮小。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對中國經貿關系大趨勢的判斷是兩國貿易沖突會持續增多,摩擦程度上也會進一步加劇。總的來說,中美力量對比的穩定決定了中美關系尚未進入質變階段,但不能再單純依靠中美經貿合作為中美關系的壓艙石,至少不應該把經貿合作當作中美關系的唯一的壓艙石。
中國應采取的對策包括:第一,直面中美經貿領域存在的問題,建立常態化反應機制。中方應建立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對中國出口占美國市場份額較大、出口增長速度較快的產品實時監測,并做好與美方的溝通;中方應繼續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增加對美國和其它國家產品的進口;中方還可以對原有的貿易政策進行改革和調整,減少政府干預。當遇到貿易摩擦的時候,應妥善應對,通過向WTO申請裁定以緩解沖突,或者聯合其他經濟體共同抵制美國的非常規做法;從長期來看,中國應積極推動多邊貿易談判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更多地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
第二,中方還應意識到,解決中美經貿摩擦,可能要在經貿領域之外尋找出路。中美雙邊關系是多元的,過去一度存在經貿熱但軍事、安全冷的局面。如果通盤考慮,巧妙地通過議題連接,尋找雙邊的新的合作領域,例如在東北亞安全問題上的合作,將有助于提升兩國的合作空間,反過來又能更好地改善雙邊的經貿關系。
(北大匯豐商學院海上絲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余樂對本文亦有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