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錯了“蒜”盤:大蒜賣1斤虧1元,市場現恐慌性拋售
今年9月底以來,冷庫大蒜開賣后的價格一路下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每斤就下跌了三四毛錢。而之前將大蒜存入冷庫儲存的貿易商,現在一噸至少要賠上千元。由于不看好后市行情,眼下一些貿易商出現了恐慌性拋貨。
冷庫蒜開賣一路走低 存蒜百噸虧損十幾萬
上午九點,在山東省金鄉縣的一家冷庫門口,工人們正忙著往貨車上裝大蒜,存蒜商趙立節告訴記者這批蒜剛剛賣出去,但價格不太理想,每斤蒜要賠一塊多錢。
山東金鄉存蒜商趙立節表示:“1塊9毛多每斤賣的,2塊6毛多收的,入到庫里面雜七雜八的管到3塊左右。”
這車蒜賣完,趙立節今年的200多噸庫存蒜就全部賣出了,盡管一共賠了30多萬元,但他寧愿盡快清倉。
趙立節表示:“賣了,怕以后再落價了。擔心后期價,現在賠錢也都賣,都不看好,今年的存的大蒜噸位多。”
記者了解到,目前存蒜商處于全線虧損狀態。今年大蒜產量達到630多萬噸,同比增加30%以上,導致6月份新蒜剛上市時的收購價是1.7元/斤左右,遠低于去年同期4元/斤左右的價格,但隨后價格出現上漲,到7月中旬一度漲至2.8元/斤。今年6到8月份金鄉大蒜入庫均價是2.4元/斤左右,加上冷庫費成本要達到2.7元/斤以上。但9月底冷庫蒜開賣時,價格卻從2.3元/斤一直跌到現在的2元/斤左右。也就是說,存蒜商每斤至少要賠0.7元。一些存了幾百噸的小戶都紛紛認賠拋售,而存了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大戶在咬牙堅持。
山東煙臺大蒜儲存商崔建成表示:“存了一萬多噸,總共資金投入將近六千萬,現在賣要賠差不多兩千塊一噸,我著急也不能賣啊。”
山東金鄉大蒜經紀人馬壯表示:“賣貨的能占60—70%,今年整個出售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也有這種恐慌的心理。”
熱錢涌入大蒜 前期收購價被拉升
由于前兩年蒜價大幅上漲,讓很多蒜商狠賺了一筆,因此,今年6月份之后,全國各地的掘金客都奔著這個目的,帶著大量資金涌入金鄉收蒜、存蒜。然而,正是這樣的大蒜搶購潮,拉高了大蒜的前期收購價。
2015和2016年蒜價一路高漲,最高時每斤可以賣到9塊錢以上,一噸蒜存幾個月就能賺四五千元,高昂的利潤吸引更多人進入這個行業。來自浙江溫州的何建光以前從事建筑行業,今年和幾個老鄉湊錢來金鄉炒蒜,一共買入了300多噸大蒜,卻賠了20多萬元。

今年像何建光一樣來金鄉淘金的外地客商不在少數,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家鄉用多種渠道貸款來金鄉炒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今年大蒜的收購價。
山東金鄉大蒜貿易商劉金縣表示:“主要是資金決定價格,你熱錢進來了,本身這個買的多了肯定價格要上漲,買的少了價格要下降。”
在高漲的存蒜熱情下,今年全國冷庫蒜庫存量達到31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60%以上。充足的供應量也造成9月底冷庫蒜開賣后價格一路走低。
山東卓創資訊大蒜分析師崔曉娜表示:“這也是2010年以來庫存量最多的一個年份,按照正常的供需關系,入庫的價格是不應該高于2塊錢的,但是人氣高了之后,推高了這個價格,本身供應量就很充足,走貨的速度就會減弱,因此就會造成存了庫之后,價格出現下滑的這種情況。”
出口增幅有限 抑制蒜價上漲
熱錢的涌入推高了大蒜的收購價格,但大蒜的需求卻沒有明顯增長。每年我國大蒜的出口量能占到總產量的35%以上,是一個重要的需求來源。不過,今年前九個月,大蒜的出口量增幅為8%,這也進一步抑制了蒜價。
大蒜出口商夏海軍主要將大蒜銷往俄羅斯和東南亞,前兩年國內蒜價高漲,最高達到一噸一萬八千塊錢左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今年以來蒜價回落,目前出口價格一噸在六七千塊錢,但出口量卻沒有大幅增加。
山東金鄉大蒜出口商夏海軍表示:“每個月的出口量二百噸左右。和去年同期比少一點,少20%。”
由于今年出口價格便宜,投資成本相對較低,所以有一部分蒜商轉行做加工出口,但今年以來國外的需求增長有限,前9個月全國大蒜累計出口量為126.58萬噸,相比2016年同期的116.82萬噸,僅增加了8%,這導致出口商的出口量不增反降。
山東卓創資訊大蒜分析師崔曉娜表示:“從2015年開始,中國的大蒜價位比較高,這樣也刺激了國際市場一些國家開始種植大蒜,雖然今年的大蒜價位跟去年相比便宜了很多,但是出口增加的比例還算是比較小的,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現在市場的需求情況并不是特別的好。” (原標題:打錯了“蒜”盤:大蒜賣1斤虧1元 市場現恐慌性拋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