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爭鳴|中醫科學院專家:馬兜鈴酸致肝癌缺直接證據,只是推測

梁愛華 朱曉新 /中國中醫藥報
2017-10-27 21:54
澎湃質量觀 >
字號

作者:

梁愛華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研究員

朱曉新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張伯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最近,《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了臺灣一個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稱臺灣地區78%的肝癌以及中國大陸47%的肝癌可能與一種叫做“馬兜鈴酸”的物質有關。

這篇論文一出來,立刻引起熱議,對該論文不同的解讀文章也被紛紛轉發。有人擔心,有些中成藥包括感冒藥、止咳藥處方中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吃了這些會不會得肝癌呀?

其實,這篇論文只是推測肝癌與馬兜鈴酸可能有關,但不是說肯定馬兜鈴酸引起肝癌,因為缺乏直接證據。什么是直接證據呢?如果病人的確吃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或者在病人體內或肝癌組織中的確檢測到了馬兜鈴酸相關的成分(如馬兜鈴酸—DNA加成物),這才是直接證據,但是,在這篇論文中卻找不到這些證據。

那么,這篇文章是怎么把肝癌與馬兜鈴酸聯系到了一起呢?

實際上,論文中僅僅提供了一種間接的線索而已。該研究采用了基因測序方法,對收集到的肝癌樣本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在所檢測的肝癌樣本中,臺灣和大陸的樣本中分別有78%和47%呈現一種特殊的突變類型(A:T >T:A突變)。

他們把這種突變類型稱為“馬兜鈴酸指紋”,也就是說他們認為這種突變類型唯獨只有馬兜鈴酸會造成,其他致癌物是不會有這種突變的。是不是真的這樣呢?國外權威專業雜志《癌變》(Carcinogenesis)曾經在199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者發現,氯乙烯可以引起人基因突變,突變類型以A:T → T:A為主,并可引起肝血管瘤乃至于肝癌。

這就是說,除了馬兜鈴酸,其他的致癌物也會造成A:T → T:A突變,并不是馬兜鈴酸特有的,怎么能說算是“馬兜鈴酸指紋”呢?更何況,還有很多其他致癌物到底會產生什么樣的突變目前還沒有全部研究清楚。

另外,國內外的研究已經證實,乙肝是引起肝癌的重要原因。

我國的肝癌病人中大約80%是乙肝引起的。《科學轉化醫學》的這篇文章提到,臺灣的98例肝癌樣本只有10例是肝炎病毒陰性,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是肝炎病毒陽性的,難道這些肝癌不是與肝炎更有關嗎?

馬兜鈴酸存在于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這些中藥一般是用來祛風濕、止痛、消炎等。一種中草藥往往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成分,馬兜鈴酸是其上千種成分之一。

二十多年前,比利時的一個醫生發現歐洲有幾十名長期吃一種減肥產品“苗條丸”的婦女發生了腎臟損傷,經過調查發現是與苗條丸中的一種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廣防己有關。這些婦女吃的時間也是相當的長,持續吃1-2年的大有人在。隨后其他一些研究者也發現有些慢性腎病的病人與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

此外,馬兜鈴酸腎病的病人中泌尿系腫瘤發生率高于其他病人。針對腎臟毒性問題,國家藥監局從2003年開始,陸續取消了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的藥材標準,這幾種中藥材不允許使用和銷售了。有人可能會擔心其他幾種含馬兜鈴酸中藥還在用,是不是也很危險呀!

大家有所不知的是,目前國家對所使用的品種是有嚴格的含量限定的。

比如說,規定了細辛中的馬兜鈴酸含量必須低于十萬分之一。藥典規定細辛的用量是一天2-3g,所以人服用細辛,一天的馬兜鈴酸量不會超過30微克,加上煎煮時只有部分會煎出來,可想而知,最后剩在藥物里的其實是極其微量的。

也可能有人會說,致癌物只要吃一點就會引起基因突變,就會引起癌癥。從科學的角度講,這個觀點是片面的。除了特異質反應以外,藥物的毒性包括致癌性與劑量和用藥時間有關,國際上通常是通過對有毒物質制定限量標準來保證安全性。

目前已經確定的致癌因素很多,包括化工物質(如氯乙烯、苯)、藥物(如雌激素)、紫外線、X-射線、食物致癌成分(如培根、咸魚、腌菜中的亞硝胺;水和食品含有的砷)等等。眾所周知,過度地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導致皮膚癌,但日常正常情況下曬點太陽不會得皮膚癌。

更年期婦女補充適量的雌激素不會引起癌癥,但是過量和服用時間太長可引起癌癥。我們天天要吃的大米中是含有致癌物砷的,我國大米中砷含量標準是0.2 mg/kg,每天吃符合這個標準的大米則是安全的。

中藥自古以來很重視炮制和配伍,以降低中藥的毒性。例如,雄黃采用水飛炮制后可大大降低毒性成分;附子經過炮制后可以把毒性較高的成分轉變為毒性低的成分;附子配伍干姜可以降低煎岀液中的毒性成分含量。

另外,對用藥部位也有選擇,例如細辛用的是地下部分的根和根莖,而不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基本不含馬兜鈴酸。需要強調的是,中藥的使用需要根據病情和體質辨證用藥,使用的劑量和時間要嚴格控制。

古代中醫就主張“中病即止”,也就是說,病情緩解了就停藥。長期大劑量使用任何藥物,都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或者毒副作用,這屬于不合理用藥。當然了,中藥說明書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給予提示,以提醒老百姓用藥時注意。

(原題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回應:馬兜鈴酸致肝癌證據不足,中藥應合理使用》)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长治市| 赞皇县| 东乌| 阳春市| 临沂市| 赫章县| 山丹县| 南平市| 南宁市| 五华县| 阿拉善左旗| 阿图什市| 木兰县| 三河市| 公安县| 永登县| 宁城县| 天祝| 拜泉县| 淮北市| 维西| 邹城市| 朝阳区| 平和县| 佳木斯市| 简阳市| 南丰县| 水富县| 玉树县| 八宿县| 泗阳县| 乐都县| 龙江县| 天峨县| 专栏| 龙山县| 辉南县| 阜新市| 泗阳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