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制日報談廣州擬對垃圾“多產生多付費”:積極破解垃圾圍城
10月24日,《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提請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與一審稿相比,二審稿進一步明確了垃圾分類的個人責任,提出按照“多產生多付費”等多項原則進行收費,同時細化了引導與鼓勵的措施,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做得好或有助于積分入戶、獲得物質獎勵等。
垃圾圍城已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探索垃圾處理新路徑。而廣州上述草案提出的“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多產生多付費”本就是應有之義,不僅能讓付費公平化,更有利于減少垃圾,“分類垃圾少付費”則有利于垃圾分類處理和利用。
幾年前,廣州曾試點過垃圾計量收費,這種辦法類似于“多產生多付費”。據當時媒體報道,試點情況并不理想。然而,廣州至今仍沒有放棄這種想法,原因就在于這可能是解決垃圾圍城最科學的路徑之一,因為付費杠桿有利于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這就是說,如果城市居民不想多掏垃圾處理費,只有改變觀念,少產生垃圾。
目前,城市對居民征收垃圾處理費基本都是按戶計征,這種做法的優點是操作比較簡單,缺點是既不公平也不利于減少垃圾。比如兩口之家與五口之家產生的垃圾顯然是不一樣的,但付費卻一樣,對兩口之家來說顯然不公平。由于產生垃圾多的家庭不用多付費,那么部分人就有可能因此缺乏環保意識,肆意制造垃圾,進而增加垃圾總量。
如果廣州繼續探索垃圾計量收費或者說如果“多產生多付費”成效顯著,無疑會為國內其他城市摸索出一條可行的破解垃圾圍城的路徑。從理論上來推測,廣州探索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其一,必然會吸收之前試點的經驗與教訓;其二,技術層面比前幾年進步了;其三,有專門條例來支撐;其四,相關鼓勵措施可調動居民積極性。
另外,還有很多國外經驗可供借鑒。目前,美國、英國、法國、芬蘭、德國、韓國、日本等國的部分城市早已采用垃圾計量收費制,具體做法是按容器收費、按質量收費、按垃圾袋(券)收費等。哪一種做法更適合我國國情,廣州有關方面還需要深入研究借鑒??梢钥隙ǖ氖牵嬃渴召M制比目前“一刀切”按戶收費更公平合理。
如果廣州全面實施垃圾計量收費制,對居民和管理者都是一種考驗。對居民的考驗是:其是否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部分市民會不會為了少掏垃圾處理費而亂扔垃圾。對城市管理者的考驗是:如何有效防止部分居民在趨利性作用下亂扔垃圾;垃圾計量方式和收費標準安排是否公平合理;在制度支撐外,還需要提供哪些軟硬件支持。
為防止垃圾計量收費后部分居民亂扔垃圾,韓國經驗可供借鑒。據悉,韓國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監督與執行體系。比如,政府方面設立了“官民共治”模式,建立了獎賞舉報食物類垃圾非法投放制度,并在每個居民生活垃圾收集站安裝了攝像監控設備。這些舉措大大調動了居民的監督意識、參與意識,進而提高了居民的環保意識。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有制度支撐“多產生多付費”,實施起來也不會是一帆風順,因為這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模式,涉及不同居民、各區域監管部門等復雜主體。對此,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既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要相信,垃圾“多產生多付費”是一種趨勢,是我國解決“垃圾圍城”的有效路徑之一。
(原題為《用計量收費制解決垃圾圍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