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油價又刷新高,“難以承受之痛”?評論區吵翻天了
原創 青年璐 北美留學生日報

連日來,美國全國平均汽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油價突破每桶120美元。
在加州,每加侖汽油平均價格達6.05美元,遠高于1年前的4.135美元;
華盛頓、內華達和夏威夷三個州的平均汽油價格均已超過每加侖5美元。
據悉早前華盛頓州東部的加油站汽油悉數售罄,有些加油站只加柴油。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顯示,美國家庭2022年平均汽油支出將達到2945美元。
如果明年汽油價格繼續攀升,美家庭汽油支出可能增加到5000美元。

美國持續上漲的油價不僅是近兩年內的高價,更是十年內新高。

面對這一消息,國內大部分的報道走向都是這樣的:
“擊垮全球家庭”、“美國人難以承受之痛”…


造成美國汽油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三,
1.近40年來美國最嚴重的通貨膨脹;
2.世界能源供應緊張造成消費成本居高不下;
3.俄烏之戰帶來的影響。
據美國勞工部5月份數據,美國4月份的通脹率為8.3%,較3月份的8.5%略有下降,但仍處于40年來的高位。
盡管拜登政府想方設法降低汽油價格,包括釋放戰略石油儲備、要求海灣產油國增產、有意放松對委內瑞拉和伊朗的制裁以換取更多的石油供應等,但目前成效不大。
加上今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量創下歷史新高,各大能源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在幫助緩解歐洲能源緊張的同時,美國自身庫存正不斷縮水。

數據顯示,自2020年7月份以來,美國石油庫存已銳減4.21億桶。
美國今年4月份成為原油和燃料的凈出口國,每天的進出口差額為300萬桶,其中大部分石油來自庫存,因此目前庫存已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第三點更容易理解,歐盟同意削減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后,美國和歐洲卻即將迎來夏季駕駛高峰,石油需求上升,導致市場供應緊張。

如今局面,拜登想在中期選舉前降低油價,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方面石油生產商反對出口限制;另一方面減稅可能有助于緩解油價,但不會導致油價大幅下跌,尤其是在能源庫存較低的背景下。
但在微博評論區,網友的評論卻是另一番景象…
“別人痛不痛我不知道,我自己是覺得很痛”

“我國92的汽油到了9元時代了”

“美國人不能承受,難道中國人可以?(哭臉)”

還有些人,在認真做計算題…



顯然本輪國內計價周期內,受到國際油價持續高位運行的影響,中國也同樣面臨油價上漲的難題。
國內部分地區92號汽油將邁入“9元時代”。
這輪成品油價調整是今年第十次調價,也是年內第九次上調。至此,今年成品油調價呈現“九漲一跌”的格局。
全球油價呈現大面積上漲的現象之下,俄烏沖突正在加劇能源危機。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一個是沙特,另一個就是俄羅斯。
大約60%的石油出口到經合組織歐洲地區,每天大約有75萬桶的原油通過管道系統輸送到歐洲;


作為大宗商品強國, 俄羅斯生產了全球1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并供應歐洲接近40%的天然氣;
如果價格石油產生巨大的變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造成市場混亂。
近期,受俄烏沖突和西方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影響,國際油價升至每桶100美元上方。
為給油價降溫,國際能源署3月1日召開臨時部長級會議,決定聯合釋放6000萬桶原油儲備。
然而6000萬桶原油儲備僅僅是俄羅斯6天的原油產量,能起到的作用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就拿2021年來說,美國每天從俄羅斯會購買67萬桶石油來滿足國內需求。
歐洲則是自身能源資源就相對匱乏,供應對外依存度高,更是作為俄羅斯石油的頭號客戶,一旦在供應上出現問題,就會陷入被動的局面。

此外,歐洲更是依靠俄羅斯的天然氣幫助數百萬家庭取暖,發電。

每年冬天,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大陸;

圖源:CNN
德國大約有40%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法國18%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意大利大約有20%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
一旦天然氣流動中斷,冬天取暖都成了問題;
要想完全替代俄羅斯天然氣不僅非常昂貴,而且也許根本不可能實現。

有人說,美國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俄烏戰爭引發了石油天然漲價,供應鏈又難以修復。
惡性通脹之下,只能犧牲掉美國中下層民眾的利益。
就目前來看,美國油價還會繼續上漲,不止是油價,大宗商品、糧食等都在漲價。

本月5月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了最新數據,3月份美國勞動力市場再次遭到重創,450萬人主動離職,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3%。
加上180萬被辭退的,3月約630萬人失業。這是去年12月辭職大潮以來,創下的新記錄。
3月份時薪上漲了5.6%,創下了美國幾年間的最高工資漲幅,但還是沒有趕上通脹率——人家已經一溜煙飆到了8.5%。
從食品到油價,無一不在漲漲漲。


雖然國際糧價上漲了,看似農民的“春天”到了…
但俄烏沖突導致化肥、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外加雇工工資的上漲,讓農場主無力承擔種地費用。
4000多家農場已經宣布破產。

2022年美國第一季度生產率下降7.5%,創下了1947年以來的最大降幅,遠超經濟學家預測的5.3%。
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飆升11.6%。

產能下降,供應鏈問題不斷,又助長了經濟疲軟,失業率增高。
歐盟國家也面臨類似境遇。
廉價意大利面、面包和牛肉糜的價格飆升;德國的通貨膨脹率接近50年來的最高水平。

衛報
遠在東南亞的越南也沒有好到哪去,最近越南股市崩盤,創下20多年來最大跌幅,引起廣泛關注。
甚至有網友戲稱,“越南人民才是最偉大的最有韌性的群體”。
越南政府漲油價只需要一個通知,不用有任何解釋,不用有任何降低油價的努力,問就是國際形勢變化加越南國情…
至于全球目前普遍的高通脹和高油價什么時候才是個頭,或許要看俄烏戰爭什么時候結束了…
ref:
https://www.ft.com/content/e98313fd-a072-40f6-9e1b-4b52a1b1b20c
經濟日報:油價持續上漲成美國人難以承受之痛
原標題:《美國油價又刷新高,“難以承受之痛”?評論區吵翻天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