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冬奧組委員工陸續辦理離職手續
5月31日,是北京冬奧組委社招和校招人員的合同終止日期。這一天,在北京西五環外的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綠意盎然、花團錦簇,但仿佛每一朵花、每一棵樹都寄滿了惜別之情。
北京冬奧組委員工有的自己前來辦理離職手續,有的因為疫情防控原因而無法來到現場。媒體運行部轉播中心處副處長周玉龍在各個部門履行完簽字審核手續,將離職登記表交回了人力資源部。
走在首鋼園區內,他心中充滿了不舍與懷念。周玉龍說:“每個部門的接待人員都非常親切,我們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留在這里,北京冬奧會已經在我們的人生軌跡中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
來自體育部的短道速滑項目競賽副主任馬常宇專門拍攝記錄下自己歸還技術設備和簽字確認的全過程。“這里有好多美好回憶啊!”這位短道速滑退役運動員不無感慨地說,“從2018年1月12日到2022年5月31日,我在北京冬奧組委工作了四年多。作為曾經的運動員,我實現了自己的奧運夢想,這離不開國家的強大,終生難忘!從個人工作成長的角度來看,也是收獲頗豐,無論是看待事物的思維寬度,還是個人專業技能的深度都有質的飛躍和提升。”
來自媒體運行部媒體服務處的劉翔東說,辦理離職手續,需要完成各項工作的收尾交割,工作資料的整理歸檔,這個過程就像是把過去幾年的點點滴滴再進行梳理和盤點。“遺憾的是因為疫情,很多同事沒有辦法來這里,只能遠程辦理手續,原本想象中大家再次聚在一起的愿望未能實現。”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僅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更在多個領域留下大量遺產成果。其中,人才遺產無疑非常重要。冬奧籌辦七年磨一劍,人才隊伍從無到有、發展壯大,賽時正式工作人員和短期補充人員有約8000人,志愿者約1.9萬人,還有3.1萬余名合同商人員。如今,隨著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大幕落下,冬奧組委也將根據工作需要,分期分批解散。
周玉龍說:“北京冬奧會帶給我的寶貴財富就是北京冬奧精神,這個精神就像一座燈塔,只要堅持,一定可以看到光明的未來。”過去五年間,他一直負責與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對接國際賽事的電視轉播工作,他計劃將所學到的經驗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作為校招加入組委會的員工,劉翔東從研究生開始就一直在體育傳播和賽事組織領域學習和實踐,但真正參與到一屆大型賽會的組織工作,才讓劉翔東真正領悟到體育賽事的組織架構和運行邏輯。“未來,我大概率會選擇繼續堅持初心,從事和體育相關的事業吧。”
在冬奧組委員工的朋友圈里也充滿了告別。一位員工說:“過去幾年時間里,我們彼此見證成長,為冬奧會成功舉辦爬冰臥雪、勠力同心。衷心祝愿大家抓住后冬奧新機遇,繼續破風浪、展宏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