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隱私面單:個人信息需上好每一把鎖

近年來,伴隨著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客戶個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而這次“隱私面單”事件的一個大背景是,快遞實名制已經全面鋪開。之前,就有一些快遞網點因未能落實快遞實名收寄等規定,違反了《反恐怖主義法》,因而受到行政處罰。快遞實名制,有利于維護社會安全;另一方面,實名制也放大了公民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
快遞實名制,有上位法依據;另一方面,我國已經實行的《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中,都有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怎么在權力和權利之間做到平衡?怎么公平、效率地匹配快遞公司、個人和職能部門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這次多家快遞公司推出的“隱私面單”,是快遞行業自身做出的主動變革。
“隱私面單”讓公眾不用再擔心個人的“無心之失”被利用,即便扔掉快遞包裝也不會泄露信息。此舉也有助于防范、堵截“內鬼”收集信息,大大提高了收集、販賣信息的成本。此前有媒體報道,東莞一名快遞員偷攢8000余張快遞單存根賣給微商,就是一例。也即,“隱私面單”舉措,至少封堵了快遞單泄露信息這一個途徑,成為保護個人信息的“第一把鎖”。
而眾多快遞企業能夠在國家沒有強制要求的情況下,自主、自愿嘗試新的管理方式,采用“隱私面單”保護個人信息值得鼓勵。
當然,僅靠“隱私面單”,并不能完全杜絕別有用心的“內鬼”。很多時候,客戶個人信息大面積泄露,與快遞公司整個業務流程管控不規范、不嚴密有很大關系。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程序,均有可能成為“最細的麻繩”,發生斷裂。
應該看到,目前的“隱私面單”,只是個過渡性的措施,執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快遞公司的自愿。今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快遞業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規定了快遞實名制原則。那么,相應的保護個人信息的強措施也應該及時跟上。需要強制性規定快遞公司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的內控制度,包括定期銷毀快遞單、不得向用戶索取法律規定之外的其他信息等等。
快遞實名制和公民個人信息保護,二者并不矛盾,關鍵是相關制度應該有效平衡各方的權責利,社會安全和個人安全不可偏廢,保護個人信息不僅要上好“第一把鎖”,還要上好“每一把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