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實現24小時運轉,產能恢復至滿產時八成
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基地恢復了24小時運轉。
5月30日,澎湃新聞從上汽集團方面獲悉,自4月18日開啟復工復產壓力測試到5月28日,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已有包括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四個品牌在內的超過1萬輛整車陸續下線。目前日均下線數較原先提升了約2.3倍,下線數量恢復到滿產時的八成左右。

據悉,4月18日,上汽集團在臨港乘用車基地開啟了復工復產壓力測試;4月19日,壓力測試開啟后的首臺車下線;5月27日,開啟雙班生產壓力測試。目前,基地到崗人數超4000人。
上汽臨港生產基地車身車間生產經理倪佳華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上汽臨港生產基地已恢復24小時運轉,最高產能可達45JPH(每小時造車數),雙班生產壓力測試進展順利。“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車身車間可感受到智己 、飛凡、榮威、MG名爵品牌的訂單量正在明顯提升。”
他表示,后續將基于疫情走勢、供應鏈等情況進一步制定復工復產的動態規劃,預計可在6月份恢復正常雙班生產。
以點帶鏈,零部件供應正逐步恢復
據了解,在上汽集團和相關供應鏈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地區一級供應商復工率已經超過98%。
倪佳華介紹,他所在的車身車間原有630多名員工,現有在廠區內一線車身車間生產人員有近500人,剛好滿足雙班生產狀態。“從3月16日到5月26日期間,我們一直是單班狀態,5月27日開啟了雙班壓力測試。在雙班壓力測試前,我們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
據介紹,在復工復產壓力測試開始前,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全面了摸排復工難點和堵點,整體測試包含人員保障、供應鏈保障、物流保障、封閉生產管理和防疫措施等領域,并對復工人員返崗通勤服務能力、供應鏈能力、安全生產、物料運輸、廠內防疫管控等各方面工作都進行了詳細的排摸和準備,制定了全面的壓力測試執行方案,將充分驗證復工復產條件。

“我們排摸了上海400多家一二級供應商,并對供應商產能、庫存、原材料等進行了全面摸底。”倪佳華介紹說。
同時,上汽方面也密切關注下級供應商的人員動態、生產情況等,盡可能協助支持下級供應商加快流程推進、防疫復產的工作。
在物流方面,倪佳華表示,工廠物流部人員較為緊張,針對該情況,工廠采用借調人員,以及二線人員下沉一線等模式全力支持生產運作。
此外,上汽方面也正在積極對接政府部門,爭取盡快打通跨省市通行的綠色通道,盡早緩解供應鏈保障和物流保障壓力。
生產防疫兩手抓
壓力測試前除了要在人員、供應鏈方面做足準備,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也制定了防疫防控、健康篩查、閉環管理、準備保障、應急預案等一系列方案。目前已成立了安全、消殺、核酸、應急、信息、后勤、物資、督導8個專業小組,并建立了多個疫情防控相關體系流程。
防疫消殺是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廠通過成立防疫消殺專項小組,對生產區域、物料區域、生活區域的無死角消殺,嚴格進行網格化管理。
與此同時,生產安全也不可忽視。據介紹,在生產安全開線準備方面,為確保復工后員工能夠安全上崗操作,工廠制定了返崗復訓、安全能力復核、重大安全風險點復訓以及設備復工復產前安全及運行檢查等行動方案措施。
據了解,在封閉住宿方面,工廠按照“就近、方便、保暖”原則安排住宿。通過租賃酒店、騰出現有辦公區域、會議室等場地,為員工盡可能提供更好的住宿條件。隨著閉環管理的持續,工會方聯系落實了周邊的幾家酒店,目前,近40%的員工已離開了最初住宿的會議室等場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