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張俊峰:冬季心血管病高發,心梗搶救黃金120分鐘
進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在所有心臟病中,心肌梗死是最常見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心臟急癥。如何讓患者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搶救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作為上海首批“胸痛中心”掛牌醫院之一,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張俊峰提醒,“對于心肌梗死的搶救來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一旦心梗診斷確立,應積極配合醫師尋求急診介入或溶栓等再灌注手段,及早開通血管,恢復血流,挽救心肌,保護生命。”

贏得黃金120分鐘
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構成的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據統計,2016年全國高血壓患者2.7億,冠心病患者有1100萬,每年心梗發病患者至少100萬。
張俊峰說,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天氣寒冷,有動脈粥樣硬化、明確冠心病基礎的人,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更差,更容易受到惡劣的氣候的影響,出現血管收縮,斑塊不穩定,誘發血栓,導致心肌的急性缺血壞死,也就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導致的心肌壞死。急性心肌梗死(AMI)臨床表現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伴左肩部放射、白細胞計數和血清心肌壞死標記物升高以及心電圖的動態演變;可發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屬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的嚴重類型。
更為可怕的是,很多潛在的冠心病患者并不自知,平時從未采取預防措施,一旦突發心肌梗死,根本沒有任何心理準備。
張俊峰講了一個真實案例,一個老年男性患者突發心肌梗死送到醫院搶救時,老伴還不明白,“我們從來沒有毛病的,怎么剛進醫院幾分鐘就要做手術?”老太太拒絕手術簽字,忙著給在國外的孩子打電話,打不通又聯系認識的醫生,等了一個多小時,終于決定接受手術搶救,但是已經過了手術最佳時間窗,老先生最終沒有搶救回來。
我國確定每年的11月20日為“中國‘1120’心梗救治日”,寓意有兩個: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后應迅即撥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從發病至開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取得良好的療效。
而根據ESC的新標準,突發心梗的搶救,從首次醫療接觸(FMC),第一份心電圖確診心梗到血管開通的時間要在90分鐘之內。這就要求更加突出院前急救的概念,把院前急救與院內急救融為一體,最大限度縮短時間,最好在120救護車上就能確診。
為了贏得心梗搶救的黃金“120分鐘”,近年來國家層面推進的“胸痛中心”建設,在制度設置方面極大地促進了急性心梗的快速識別和救治。今年九月份,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成為上海首批六家通過審核的醫院之一,被中國胸痛中心總部授牌為“標準版胸痛中心”。九院胸痛中心先后簽約12家基層醫院,組建了黃浦區和寶山區的區域性胸痛相關疾病救治網絡。通過對各種醫療資源的整合和流程梳理,加強院前120急救系統和院內各學科之間的合作,對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氣胸等急性危重癥胸痛的篩選更為高效。
別迷信網絡急救法
那么,病人在家中發現心梗時,應該采取哪些步驟來自救呢?
張俊峰主任說,一旦出現胸部持續壓榨樣疼痛等疑似心梗表現,應及時就醫。因為很多疾病都表現為胸痛,如心梗、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但它們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因此當出現胸痛時應該盡快就醫,不要擅自服藥。不要相信網絡上所謂“咳嗽自救法”或“床頭三寶”等等奇葩方法,因為真正的心肌梗死,尤其是它所引發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不是家庭中常備藥物能夠解決的,呼叫“120”盡快去醫院處理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因此,當胸悶胸痛持續 15分鐘以上,含服硝酸甘油等藥物不能緩解時,首先應當第一時間做出就醫決策。在等候救護車期間,應盡量避免過多走動,以減少心肌氧耗,而平臥有利于應對心梗誘發的低血壓。其次,快速到達醫院后,應積極配合醫師通過心電圖(有時需要多次對比)、心肌酶檢測做出快速診斷。
當前,急診介入治療是心肌梗死最佳的急救手段,即通過球囊、支架等器械,把阻塞的冠狀動脈疏通,它的微創、精準和效果肯定,可使心肌梗死的院內死亡率降至5%左右。而在沒有介入條件的區域依然可以采用藥物溶栓的方法。
張俊峰解釋說,“介入治療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是在病人橈動脈穿刺置入一根導管直達心臟主動脈根部,對接冠脈開口。然后用頭發絲一樣的導絲,穿過血管閉塞的地方,再通過球囊擴張等把堵塞血管的血栓、斑塊擠碎,打開血管通路,也被稱為“再灌注治療”。急診的再灌注治療成功率在90%以上,如果在發病2小時內開通血管,預后較好。如果超過十二小時,往往就錯過了手術時間窗,心肌大部分死亡,預后較差。
青年人也要警惕
張俊峰強調,“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個緩慢過程,惡劣氣候只是誘使其發作的因素之一,長期預防才是關鍵。”
冠心病的發病基礎是什么?張俊峰說,冠心病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腹型肥胖,久坐缺乏運動、遺傳、性別、年齡、吸煙等因素相關。因為女性絕經前有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因此冠心病發病率低于男性。冠心病同時也是一種老化病,即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并非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青年人發病率明顯抬頭。
張俊峰說,“科室救治最年輕的心梗患者24歲,嗜好抽煙、喝酒、通宵打游戲,某天突發心梗,經過介入治療搶救成功。而另一個26歲的病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患者有210斤,有糖尿病,嗜好抽煙、喝酒,剛剛參加船舶公司的入職培訓,就突然發生胸痛癥狀。自己沒當回事,拖了一天才來醫院搶救,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到醫院的時候心梗已經導致心衰,最終沒有搶救回來。”
冠心病如何預防呢?張俊峰說,冠心病是個慢性病,需要長期管理,不可能一勞永逸。一旦診斷為冠心病,需要終身服藥,手術后更不能擅自停藥。病人要理性對待冠心病,既不要滿不在乎,也不要過于擔心。一旦有癥狀要積極面對,合理選擇治療方案。
預防冠心病首先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邁開腿,均衡膳食,合理運動,杜絕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習慣。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要加強控制,定期篩查。高血壓患者要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140 mmHg /90 mmHg),保持情緒穩定,注意充分休息與睡眠,避免血壓大起大落;日常鍛煉時,要避開容易發生心血管病的時段,清晨不要過早出去鍛煉;寒冷季節,注意保暖,特別是頭部的保暖,可戴帽子與圍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