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將服役,是否已形成完整作戰能力?專家解析
據印度國防部消息,為慶祝印度獨立75周年,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將于今年8月服役。這標志著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之后,第6個能夠建造大中型航母的國家。
那么,印度這艘國產航母的性能如何?這次服役是否意味著它已經形成了完整作戰能力?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梁永春為您深入解析。

資料圖: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來源:新華網)
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認為,作為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服役體現了印度工業制造能力的提升,但是,這艘航母仍然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
梁永春:“維克蘭特”號是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采用滑躍式甲板,可以搭載24架艦載戰斗機和10架直升機,排水量4萬多噸,主動力系統采用了4臺仿制的美式燃氣輪機,總功率12萬馬力。由于燃氣輪機比較費油,所以這艘航母續航力差,它要出航,補給艦得一直跟著。
此外,海試時,“維克蘭特”號航母在高速航行狀態下有明顯的縱搖,艦艏上下起伏,對船身的穩定性和航速造成很大影響。最緊要的是,“維克蘭特”號缺少艦載機,它服役后將長期處于“有艦無機”的狀態。但是,以印度目前的工業制造能力,能把這艘航母建起來,已屬不易。

資料圖: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右五)登上“維克蘭特”號航母(來源:環球網)
據報道,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最初計劃于2013年海試、2014年服役,但是,在實際建造中,它的工程進度卻遠遠滯后于計劃,多次宣布延期。軍事觀察員梁永春分析,印度工業體系的落后和組織統籌能力的不足,導致該航母研發道路漫長。在這型航母自身問題沒得到有效解決之前,印度就“拔苗助長”,急于推動其服役,可能會埋下多重安全隱患。
梁永春:航母建造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印度工業基礎薄弱,中央政府組織統籌能力松散,自主建造航母就更加困難。盡管“維克蘭特”號航母的工期已有17年之久,但是讓它現在服役還是操之過急——艦體縱搖問題沒有解決、“有艦無機”。
今年的8月15日,是印度獨立75周年紀念日。印度國防部想把“維克蘭特”號服役當成獻禮工程。要是這樣“政治先行”,讓“維克蘭特”號帶“病”服役,可能會埋下更多安全隱患。

資料圖:印度海軍(來源:環球網)
根據計劃,“維克蘭特”號服役后將展開艦載機磨合訓練,預計將于2023年形成完整作戰能力。軍事觀察員梁永春分析,這些消息對印度海軍意義重大,但是,印度只有和平使用這支作戰力量,才能行穩致遠。
梁永春:這艘航母的服役對印度來說具有雙重意義。
首先,盡管擺脫不了“萬國牌”的痕跡,但它畢竟從印度本國船臺下水,可以算作莫迪政府宣揚的“印度制造”的代表性成就。
其次,它可以落實莫迪政府的所謂“兩洋戰略”。“維克蘭特”號服役后,將被部署在印度東海岸的海軍基地,立足印度洋,面向馬六甲海峽,隨時可以向東進入太平洋。
最近有印度媒體揚言,“維克蘭特”號的服役將讓“印度洋”進一步變成所謂“印度的洋”。這未免格局太小,野心太大。印度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支撐它的野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