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性能車”,別瞎蹭賽道的熱點
原創 李文博 虎嗅APP

出品丨虎嗅汽車組
作者丨李文博
編輯丨周到
頭圖丨電影《頭文字D》
造型兇悍,輪轂熏黑,姿態低趴,尾翼巨大,排氣加粗,卡鉗橙黃,縫線鮮紅,車機主題超運動……這不是哪個享譽全球的超級跑車品牌又推出一臺傳世經典,而是中國品牌又生產出一臺面向年輕人的“性能鋼炮”。

看見這臺被廣汽傳祺命名為“R-style賽道版”的影豹,喜歡性能車和喜歡中國品牌的都沉默了。試問假如正好有購車打算的你,是愿意把近15萬的真金白銀花在這臺所謂的“國民性能車”上呢,還是愿意在“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后,轉身去選擇一臺可靠穩定的“國民家轎”,如比亞迪驅逐艦、吉利星瑞或領克03呢?
這道題其實不難,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國產“性能車”的毯星之路
三廂轎車的設定,造型夸張的獠牙前臉,氣勢洶洶的進氣格柵,一體化設計的展翅氣道,豎列點陣式的熏黑大燈,四根粗壯的排氣管,原廠大尺寸獨立尾翼,18英寸熏黑輪轂,亮黃色剎車卡鉗塑料罩。分體式賽車級座椅,大面積碳纖維裝飾貼紙,象征著速度與激情的紅色縫線,可更換運動主題液晶儀表。

左:影豹的亮黃剎車卡鉗……罩 右:真實的黃色卡鉗
以上這些顆粒度很細的外觀與內飾零部件,共同拼湊出許多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如廣汽傳祺,上汽名爵,長安汽車與吉利汽車腦海中對“運動轎車”一詞的理解。在部分汽車公司的認知體系里,這些外表看起來很炸,車廂氛圍很躁的“運動轎車”,甚至已經有資格和“性能車”直接劃上等號了。
最近發布的兩臺中國品牌轎車——廣汽傳祺影豹R-style賽道版和吉利繽瑞COOL,就是“中國運動轎車”浪潮里的兩位新玩家。面對早已成為紅海的中國車市,它們不約而同地亮出了“賽道級性能”的牌面,希望借此噱頭來收割一茬消費者——尤其是鮮少下過賽道,也沒接觸過多少正統性能車的年輕消費者。
除廣汽傳祺影豹和吉利繽瑞COOL,“中國性能車”的出場陣容里,還包括長安UNI-V、名爵6 Pro和名爵5天蝎座等選手。這些“樣子貨”性能車的出現,主要誘因是Z世代購車者對汽車核心要素:動力、操和質量等屬性的關注度,遠遠不及對造型與設計的關注度高。根據調研機構益索普出具的《Z世代汽車觀洞察報告》顯示,41%的Z世代購車者關注一臺車的動力和操控,低于造型與設計的49%。相比Y世代購車者30%的外觀關注度,Z世代是毫無爭議的“顏狗”。
造出這些“性能車”的中國車廠,其實腦袋里有層出不窮的新鮮營銷點子,但在“性能”這個基本質素的提供上,卻禁不起推敲和驗證。要知道,外觀套件,運動縫線,模擬聲浪等等,只是“性能車”的充分條件非必要條件。影豹、繽瑞、MG6、UNI-V等新車如果被揭開張牙舞爪的“面子”,其“里子”的本質是一臺普普通通買菜車,只不過被中國車廠們強行披上一件運動外衣。比如影豹被吹爆的177馬力1.5T發動機,價位接近的領克06、五菱凱捷和寶駿RS-5等SUV車型也可以做到,但這些車從未吹噓過自己的性能。相比駕駛純粹性能車時,給自己帶來拂過心房的酥癢感,購買“中國偽性能車”的年輕人更在意這臺車出現在自己朋友圈里時,能引來多少個贊。
“性能”不是第一次風靡中國汽車市場,事實上,這兩個字從沒離開過。最先將“性能”二字帶入中國的,是德國大眾。
2004年,第四代大眾高爾夫完成歷史使命,開始換代。由于這代車型外觀去掉棱角,變得圓潤,內飾取向簡約,后排腿部空間緊張,讓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一時有些發懵,加上售價不菲,導致銷量不如大眾預期。為了替第五代高爾夫鋪平道路,大眾決定先以純進口方式向中國市場導入第五代高爾夫的高性能車型——GTI,雙門版賣39.9萬元,五門版賣41萬元。這樣的售價在2004年的中國,算非常離譜了。在當時,愿意花天價去買這臺高性能兩廂車的人,一定是大眾真愛。

彼時GTI與一套房相當的價格,縱然令不少車迷望而卻步,但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性能車濃厚的興趣。幸運的是,第五代高爾夫GTI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研究樣本:外觀上綜合復古與前衛的設計理念,讓古典與流行巧妙融合,尤其是“戰斧輪轂”讓人過目難忘。動力上,加入缸內直噴分層燃燒技術的2.0T發動機配合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零百加速只要6.9秒,這個性能表現即便面對今日的影豹也絲毫不怵。精心的動態調校,全新的懸架設定,更豐富的駕駛模式,巨大的改裝潛力,讓第五代高爾夫GTI在中國車迷心里一戰封神。
2010年,由高爾夫GTI帶起來的國內性能車浪潮愈演愈烈,一汽大眾同年國產了第六代高爾夫GTI,售價直接拉到23.58萬元,年輕時被種草的車迷們有了錢,紛紛下單圓夢。2017年,第七代高爾夫GTI上市,在高性能掀背車和日常通勤車之間取得妙平衡的它鎮守著德系鋼炮駕駛口味的同時,順便成為這個價位里競爭力最強的車型。
按理說,近20年的教育時間,足以讓中國消費者在腦海里對“性能車”打下鋼印,培養出一套自洽的評判標準與購買邏輯。但遺憾的是,這些“真·運動”的海外品牌性能車沒在中國市場有過一天好日子,福特嘉年華ST、福克斯RS、鈴木速翼特、梅甘娜RS、奧迪S3……無數鋼炮最終都在中國消費者“引進必買”的“戲耍”中含恨離去,成為時代的眼淚。
無論外部觀感還是實際體驗,性能車都是當代汽車制造工業的巔峰產物。但性能車有許多肉眼可見的“天生缺陷”:局促的后排乘坐空間、狹窄的后備廂容積、低矮的駕駛視線、讓腰背酸痛的硬核駕駛體驗。這些缺陷放在普遍擁有兩臺及以上私家車的歐美家庭并無大礙。畢竟,他們可以用一臺SUV或MPV滿足全家出行訴求,一臺性能鋼炮增添生活情趣。但著對汽車尚處普及階段的中國市場來說完全,這就是阿基琉斯之踵。在歐美,性能鋼炮是獨棟別墅后院車庫中的一個快樂甜點;在中國,性能鋼炮是大多數家庭停在公用車位、承載一家人各式出行需求的唯一選擇。
盡管海外品牌“真·運動”性能車在中國市場經歷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旅程,但聰明的中國品牌卻從它們身上扒下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時代標簽:“運動”。相比在動力、底盤和操控上走真正運動路線性能車,“運動型車”更傾向于利用一臺普通家用車的底子,通過套件、顏色、縫線、材質和聲浪來營造感官上的運動幻想。兩者的區別,就好像雕塑與蠟像。
有一說一,中國品牌熱衷的“運動型車”,始作俑者是廣汽傳祺在2021年推出的“奔馳AMG中國版平替”影豹。
在消費者看得見的地方,影豹比起奔馳AMG絲毫不落下風:碳纖維、黃卡鉗、打孔方向盤、黃色縫線、回正標。但這些玩意“可遠觀不可褻玩焉”,一摸就露餡:碳纖維是仿的裝飾貼紙,黃卡鉗是一層塑料罩,座椅也不是一體式運動座椅。開起來更和AMG半點不沾邊:1.5T發動機、177馬力、7速雙離合變速箱,官方百公里6.95秒,媒體實測百公里加速7.72秒,比17年前的第五代高爾夫GTI還慢。

GAC PERFORMANCE
影豹上市后,因為門檻低、話題多,吸引了一大批買不起本田思域的“鬼火少年”,月銷很快破萬,在中國市場掀起一陣“運動型車”熱。他們經常念叨的“影豹更像AMG”這句自我評價,在稍微懂點車的人聽起來,就好像前中國男足國腳李毅在吹噓“我的護球像亨利”。但這股熱度沒有燃燒太久,影豹破萬只維持了兩個月。進入2022年,影豹的月均銷量回落到3000臺,泯然眾人矣。

我的意中人有一天會身披金甲、開著七彩影豹來娶我
與影豹一樣主打運動性能的,還有上汽名爵6 Pro——荷爾蒙爆表的炸裂外觀,博采眾家之長的內飾設計,181馬力的1.5T發動機,比影豹慢了近一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配合網紅設計師邵景峰的賣力吆喝,讓名爵6的月銷突破7000臺。但進入2022年,名爵6在產品力接近,價格更低的同門兄弟名爵5的沖擊下,月均銷量跌落至2200臺左右。

影豹、名爵6 Pro、長安UNI-V這類“偽性能車”的出現,顯然有著正反兩方面影響。好處是為年輕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讓他們有機會完成更個性化的自我表達。
但壞處是:第一,表面上的性能幻象讓年輕消費者產生錯誤預期,誘導他們在操控不強,極限不高,自身駕駛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實施不成熟的危險駕駛行為。2019年,一臺名爵6曾試圖與一列正在快速行駛的高鐵列車一拼高下,高鐵的運行時速普遍超過200km/h。名爵6不斷超車,與其并行長達1分多鐘,場面相當驚險。事后,上汽名爵的態度十分微妙,不僅不深刻反思,反而通過官微號召車主“表達對速度的信仰”。

第二,打擊中國車廠剛有一點起色的品牌向上趨勢。眾所周知,研發性能車的過程能大幅提升車廠對機械素質的理解水平。畢竟,性能車不代表只是“傻快”,也不代表大嗓門聲浪。現階段,設計生產貨真價實的性能車,是傳祺、名爵和長安這樣的自主品牌尚未領悟與獲得的能力。然而為了不錯過這波紅利,他們決定放棄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性能車”,直接造一臺看起來很快的“運動型車”,省時省力還能掙快錢。
只逐熱點紅利,不修扎實內功,讓部分中國車廠20年前造不出性能車,20年后依然造不出。
年輕人的第一臺性能車
“中國性能車”該怎么造,很明顯廣汽影豹、上汽名爵6之流無法回答,目前唯一能試著回答這道題的是領克03+,它的解題思路其實很簡單,在性能里,加入“中國調料”。
具體來看,領克“中國性能車”項目落地手冊上是這樣寫的:
第一步,造一臺基盤車型,領克選擇在2018年推出A級運動轎車03,配載了1.5T三缸和2.0T四缸兩種發動機,直接對標大眾高爾夫、本田思域、福特福克斯等在世界車壇已有姓名的A級運動轎車。
一位資深汽車媒體人告訴虎嗅,他認為領克03是一臺“有一定駕駛樂趣的高性價比家轎”,質感比同級合資車好了很多。“動力,加速的暢快感、低速的響應速度當年在同級沒有對手,同時7擋雙離合并沒有明顯的不平順,這是很難得的,”他說,“03在運動性追上國外競品的同時,提供了遠超它們的做工用料和配置水平,且價格合理,所以我買了。”
這位資深汽車媒體人對廣汽影豹、上汽名爵6類的樣子貨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這些車只產生浮躁、浮夸的風氣,宣傳上的名不副實傷害的是所有中國品牌的公信力。若只是做做表面功夫,那不如不做。
第二步,基于03打造Cyan概念車,拿去紐北賽道刷圈,打破由雷諾梅甘娜RS Trophy-R保持的紐博格林最快前驅車記錄。隨后借勢快速推出03+車型,2.0T高功率沃爾沃發動機,愛信8AT變速箱,四出排氣,博格華納智能四驅,百公里加速5.9秒,原廠真·碳纖維尾翼、包圍,一體式運動座椅,19英寸鍛造輪圈,在性能和配置兩個方面甩開高爾夫GTI、福克斯ST等二十萬級別的海外性能車。
第三步,在03+的基礎上,推Cyan定制版,2.0T特調發動機,BILSTEIN十段可調減震,百公里加速5.7秒,瞄準福克斯RS、高爾夫R和思域Type R這樣的頂級海外性能車。
從賬面數據和實測表現上看,領克03+的性能是搞定了,接下來該“中國調料”發揮作用。關于這點,一位購買了03+的專業汽車媒體人特別有感觸,他認為03+打動他全家的地方,不是性能,而是不夠性能的地方。

“轉向比較輕盈,變速箱平順,懸掛硬度不過分,沒有犧牲日常實用性和舒適性。所以父母能開,也喜歡開。”他說,“加上吉利很了解國人購車的實際需求和痛點,在配置、內飾和價格上都有優勢。”
所以,領克03+能成為公認的首款“中國性能車”,是因為它足夠性能的同時,也足夠“中國”。看起來跑得快,實際跑得也不慢,還有吉利一貫過剩的配置在背后支撐。20萬左右的售價讓領克03+注定小眾,無法成為吉利集團的財富密碼,但吉利本就沒想賣多少臺03+,真正的目的有兩個:第一,讓性能車研發部門成為集團的技術寶庫,不是撈一票快錢就跑;第二,利用性能車建立同級標桿,提升品牌形象,形成獨特的汽車文化氛圍。
性能車是一個汽車品牌最閃亮的名片,也是一個國家汽車工業強盛與否的核心標志。只會造買菜車,不會造性能車的國家,是汽車大國而非汽車強國。只會造“偽性能車”,造不出真正性能車的國家。即使能養育汽車工業,卻培養不出汽車文化。
這一點,包括領克在內的各家中國品牌,都得向德國人學習。
今年50歲的寶馬高性能子品牌M就是最好的范本。1972年,寶馬M GmbH誕生。之所以成立該部門,是因為創始人Gustav Otto認為性能是一切汽車的基礎,所以寶馬公司里一定要設立運動部門。M部門的任務是打造基于量產車的高性能車型、開發M套件、將賽道經驗帶回日常駕駛、提供駕駛培訓課程、聚合粉絲。時至今日,寶馬M品牌貢獻許多傳世經典車型的同時,還在全球收獲了大量粉絲,這些粉絲即便不買M車型,也會在購車時優先考慮寶馬品牌。

造高性能車的經驗,無論在燃油車時代還是電動車時代,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技術財富,也是海外品牌和中國品牌拉開巨大差距的地方。中國品牌想在電動車時代不被海外品牌甩開,僅靠假碳貼紙、塑料卡鉗罩和紅色車機主題,只會惹得同行貽笑大方。關于性能的這一課中國品牌必須得補,還得是耐下性子來慢慢補。
寫在最后
許多中國品牌都想給中國的年輕消費者造車,這是好事。往大里說,這是中國品牌造車能力提升,文化自信的表現。但大家的努力,不能心浮氣躁地只停留在表面,也不能在沒有真正的性能實力前,以虛張聲勢的營銷手法蠱惑年輕人,讓他們產生不切實際的預期。這樣的做法,甚至比直接他們一臺大馬力后驅車更加危險。
同樣,中國品牌也不能產生“我可以一步登天造出寶馬M、奔馳AMG、奧迪RS”平替版的虛妄念頭,這注定是個需要時間累積和技術沉淀的長期過程。如果像廣汽傳祺、上汽名爵、長安汽車這樣的國資中國品牌愿意少花點時間研究“戰斗范兒運動套件”,多花點精力鉆研車輛調校,也不會讓目前唯一能與高爾夫GTI掰手腕的量產中國性能車之名,落入一家民營企業。

要知道,僅僅十幾年前,這家民企對汽車工業的態度還是“造車有什么難的,無非就是四個輪子加幾個沙發”。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
原標題:《中國“性能車”,別瞎蹭賽道的熱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