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宗教改革500周年︱“贖罪券”如何成為眾矢之的

邢靜
2017-10-30 09:45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500年前(1517年)的10月31日(萬圣節),神學教授馬丁·路德在維騰貝格的卡斯特教堂中貼出了以拉丁文寫成的《九十五條論綱》。連馬丁·路德自己都沒想到,這竟成了引發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導火索——起初他所質疑的,就像九十五條論綱的正式名稱那樣,只是“關于贖罪券效能的辯論”而已。

窮奢極欲的教皇

到意大利首都羅馬的游客,大概很少有人會錯過前往世界上最小國家(梵蒂岡)境內的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這座教堂的前身早在公元4世紀就出現了,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并在圣彼得的墓地上修建了最初的圣彼得教堂,史稱老圣彼得大教堂。然而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和戰火,圣殿年久失修,門前的庭院雜草叢生,最后成為人們放牧牛羊的場所。1506年,教皇尤里烏斯二世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決定拆毀古老的圣殿,在原址上建造一個嶄新的教堂,榮耀羅馬。

圣彼得大教堂

之后就是長達120年的重建工作,先后由意大利當時最優秀的建筑師主持設計施工。當首任總監多納托·伯拉孟特去世時,這時的教皇也已經變成了利奧十世。這位來自佛羅倫薩的教皇出自著名的望族美第奇家族。這個家族早在15世紀時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銀行家之一。1428年,他祖父逝世時,留有279221塊金幣(每枚重約3. 5克)的巨額財富。熱衷藝術的美第奇家族長期為文人和藝術家提供保護和資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藝術贊助者,他們“總共承擔制作了幾乎所有委托藝術品的一半”。與其他家族成員一樣,利奧十世同樣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修養和鑒賞力,他與藝術巨匠米開蘭基羅關系更是傳為美談。他曾使愁眉苦臉不善與人交際的米開蘭基羅和自己親近起來,款待以美酒,親切地和他一塊兒回憶往事,交給他以許多創作任務,并讓其出色地加以完成。也正是他在1514年選中了藝術大師拉斐爾擔任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總監。

拉斐爾

雖然利奧十世繼續推動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然而這一工程卻遇到了經濟上的困難。按理說這實在是匪夷所思,不但像馬丁·路德后來說得那樣,這位出身豪門的“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財富”,而且作為宗教領袖與世俗大封建主的教廷財源達20余種,有名者如“什一稅”是教區最重要的財富來源之一,在整個天主教世界,個人將收入的十分之一交予教會都是不可逃避的義務。然而,不幸的是,這些收入要滿足文藝復興時期最喜炫耀和揮霍的利奧十世的需要,居然還不夠。他在1513年登上教皇寶座時就對其兄弟朱里亞諾說過一句名言:“上帝已經將教廷賜給我們,就讓我們好好享受吧!”

利奧十世

利奧十世最喜愛的娛樂是游獵,也愛與騷人墨客吟詩作賦,更樂于宴飲、演出戲劇或音樂。此公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酗酒尋歡。他宮內仆人竟發展到683人。結果,教廷國庫收入僅有32萬茲庫提(金幣),而債務則高達104萬茲庫提。利奧十世為了應付開銷,居然賣官鬻爵,一口氣出售了三十九個樞機的職位,所得款項超過教廷的年收入。他還把教皇宮中的地毯、銀器以及教廷小教堂祭臺的玉像都交給了高利貸者作抵押品,甚至連自己的教皇三重冠也出賣了。可以說,他不僅把前任教皇遺留下來的錢財和本屆教廷的收入全部花掉,還欠下大量債務,等于把下一屆教廷的費用也提前花光了。

斂財之道

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同時也為了籌集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費用,利奧十世又想到了“贖罪券”。

說起來,“贖罪券”倒不是利奧十世的發明。贖罪券緣起于11世紀,它與苦行贖罪的基督教思想相關聯。在基督教的教義里,自從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偷吃了禁果之后,人類就具有了“原罪”。另外,人本身也常違背天主教誡而犯這樣那樣的罪行。因此,人死后靈魂潔白無瑕者可以升天堂,生前犯大罪者下地獄(永罰),犯小罪者應在煉獄(即滌罪所)里接受暫時的處罰(暫罰)、凈煉后才能升天堂。至于赦免這類罪行——大至殺人、放火,小至驕傲、嫉妒——的途徑主要是建立功德,如進行齋戒、請著名的僧侶來為他祈禱、向窮人施舍等。到了十三世紀之后,天主教廷進行了重大的理論創新,他們聲稱耶穌基督為世人贖罪的無限功德,圣母瑪麗亞以及圣徒們所做的超出了他們自己靈魂拯救所需的“多余”的善功,都被儲放在天國的一個巨大寶庫之中。教皇可以從這個寶庫中取出這些功績,轉讓給所有的男女,增加他們的功德;這些功德可以折算成金幣,購買“贖罪券”也就有了這些功德。教皇本篤十二世(1334-1342年在位)當政時就公開制定了一個“赦罪價目表”。根據你出錢多少,赦免你的不同罪過。譬如為殺人贖罪開價8個金幣,赦免在教堂里通奸的罪行則只需要6個金幣。從那之后,這種贖罪的辦法漸漸以出售贖罪券的方式進行。教皇們為了搜刮錢財,大量印制票值不等的贖罪券,如同其他有價證券一樣,投放市場,雇人沿街叫賣。

即使在宗教氛圍濃重的中世紀歐洲,也不是沒有人看出“贖罪券”的真相。十四世紀的英國詩人喬叟已在自己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里借一位教士之口說:“我所有的教誨都與貪吝等罪惡有關,我盡量夸大,講得他們非拿出錢來不可,尤其獻錢給我。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謀利,那些什么改過自新的一套我卻滿不在乎。當他們被埋進了地里,即使他們的靈魂采黑莓去,我也管不著!”但教廷不為所動。到了下個世紀,事情變得更加荒唐。教皇西克塔斯四世在1476年頒布的上諭,把“贖罪券可以解救煉獄中的靈魂”列為信條,第一次正式規定贖罪券可以為已死之人的罪行進行赦免——這等于是說,只要買了贖罪券,即使已經下了地獄的人也能上天堂。由于用錢可以換得上帝的赦免,人們憑此便可無所顧忌地犯罪。當時一個罪人說,我不關心我在上帝面前罪孽的輕重,因為我能夠借助教皇賜給我的寬恕和贖罪券,輕易地、迅速地獲得對所有無論什么樣的罪孽或懲罰的完全赦免。換句話說,只要那些闊佬把金幣往教皇口袋一丟,就可以燒殺奸淫,為所欲為了。而對于教廷而言,“贖罪券”實在是個無本買賣。因此,在教會財政有了困難時,贖罪券就成為搜刮錢財的一種途徑。為了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尤里烏斯二世教皇就已經開始發行“贖罪券”,利奧十世登基后不久再次宣布發售贖罪券是正確的。

喬叟

點燃火藥桶的火星

到了1515年,羅馬教廷又計劃向被稱為“教皇的奶牛”的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發行贖罪券。之所以選中這里,也是因為在當時,就像意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利指出的那樣,“唯獨在德意志,正直和敬神仍舊普遍”。

這次販賣贖罪券,名義上仍然是為修建圣彼得大教堂而頒發的,實質上卻是一場政治與經濟交易。1513年,年僅二十三歲的德意志名門霍亨索倫家族后裔阿爾勃特被推舉到重要的馬格德堡主教職務上,不久,又兼任哈爾貝斯塔特主教區的教職。1514年,他又垂涎當時空缺的美因茲大主教(同時也是有權選舉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七大選帝侯之一)。無論就其年齡還是一人兼任三職來說,都是違反教廷法律的。然而,奧格斯堡(今屬德國巴伐利亞)的一家銀行為阿爾勃特提供了二萬九千金幣的巨款,供其打通教廷關節。到了這年8月,教皇終于批準他合法就任此職。為償還這筆債務,阿爾勃特決定把修建圣彼得教堂的贖罪券買賣擴大到他所管轄的三個教區。計劃這次贖罪券收入(50萬古爾登金幣)的百分之五十歸教皇,另外百分之五十還債。為了取得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對這筆交易的同意,還答應給他三千古爾登金幣。這樣,由教皇列奧十世宣布的,美因茲大主教阿爾勃特承包的為期十年的贖罪券買賣開始了。

1512年的神圣羅馬帝國疆域

阿爾勃特把推銷贖罪券的任務交給了多米尼克會的修士約翰·臺徹爾。此人原本是個惡棍,一度被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判處死刑(后被赦免),但這時(1515年),由于打著教皇的名義,他得以聲勢浩大地來到德意志販賣贖罪券。當時的目擊者回憶,“當銷售贖罪券的特使快進城時,最前行的是一塊大絲絨上張掛的教皇出售贖罪券的通諭,所有的神父、修道僧、市政官員以及學校學長率領全體學生和全城男女,都舉旗并點燃蠟燭出處迎接,跟在特使后面游戲唱詩,全城教廷都鳴鐘,游戲結束后,隊伍來到城里主要教堂,把教皇旗幟在教堂中間掛起來,活像迎接上帝的樣子……”

出售贖罪券

臺徹爾兜售兩種贖罪券,一種是讓悔罪者的靈魂早出煉獄,另一種是為那些已經向神甫認過罪井已參觀過七座教堂以上的人赦免所有的罪過。他以其如簧之舌誘使人們慷慨解囊,說什么為救出煉獄中的靈魂“把錢投入銀箱里;只要當錢落到箱底丁零響著的時候,那靈魂馬上飛升天堂了”;“如果圣彼得如今還是在世,那么,他所有的賜福和權力比教皇所有的,不會是更大”。根據當時一個名叫弗里德里希·麥克尼烏斯的市民的說法,臺徹爾甚至大放厥詞,聲稱“即使某人與基督的母親(圣母瑪利亞)睡覺,教皇也有權在天國和人間赦免他,只要他肯把錢扔進錢箱里……”

馬丁·路德

這不僅是詐騙而且是瀆教,引起了虔誠的德國人的普遍憤慨,將整個德意志變成了一個只待點燃的火藥桶。1516年,馬丁·路德聞知了臺徹爾之事,在禮拜時斥為商人的騙錢術,勸教徒不要上當。虔誠的路德對于贖罪券販賣者深惡痛絕,認為臺徹爾的活動不僅是搜刮人民的錢財,而且削弱了人的懺悔心理,貶低了上帝和基督。宗教熱忱和民族感情促使他站出來反對這些“靠販賣異端邪說斂財致富”的家伙。1517年10月31日,路德貼出了《關于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實際上,路德不曾否認過教皇權力,也不反對教會的其它教義和信條,他的初衷主要是反對把贖罪券的功效過分夸大,因為贖罪券買賣讓人產生犯罪之后可以用金錢來贖罪的心理,這將使罪人逃避懲罰。他甚至在論綱里暗示,倘若教皇被告知實情,會出面制止弊端。盡管如此,連路德自己都感到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論綱道出了德意志人民對羅馬教廷和教會不滿的心聲,因而這一行動如同在火藥桶中投下火種,終于引發了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運動。農民起義將席卷德意志,統一的天主教世界也將被一分為二……這一切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這張小小的贖罪券。

《九十五條論綱》
    校對:徐亦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华池县| 兴化市| 东港市| 新源县| 建德市| 铁岭县| 抚远县| 汉沽区| 东乌珠穆沁旗| 买车| 吴忠市| 马关县| 泰和县| 周口市| 华宁县| 万山特区| 什邡市| 宣武区| 潞城市| 荃湾区| 临武县| 河源市| 绥化市| 右玉县| 弋阳县| 古蔺县| 镇原县| 方山县| 繁峙县| 寻甸| 安西县| 玉门市| 阿城市| 达孜县| 乐平市| 台湾省| 寿宁县| 双桥区| 沂源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