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節炎日|膝關節炎防治要“動起來”,運動不對反傷膝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到2020年時,骨關節炎將成為致殘的第四大主要原因,而目前膝關節炎在我國患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不僅為個人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危害,也將會對社會產生嚴重影響。
10月12日正值世界關節炎日,為促進我國膝關節炎的規范治療,由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組織的“且行且珍‘膝’”2017年世界關節炎日專家咨詢活動,于今日在華山醫院舉行。

上海市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顏世潔教授指出,“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既是《“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工作中的關鍵內容,也是上海市醫學會承擔的重要工作。我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膝關節炎的發病率也在逐漸上升,然而很多患者對于膝關節炎的認知不足,沒有進行規范治療,疾病進展得不到有效控制,本次專家咨詢活動很好地踐行了我國慢病防控戰略。”
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骨科主任姜建元教授表示,“借助‘世界關節炎日’舉辦專家咨詢活動,不僅為患者提供了‘答疑解惑’的機會,幫助大眾提高疾病防治的意識,也有助于骨科同行之間學術的切磋和醫術的精進,從而進一步提高上海關節疾病的診療水平,最終讓更多上海甚至是全國的患者受益。”
年齡增長,膝蓋遭罪
膝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退行性膝關節病變,其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肥胖、特殊職業以及關節損傷等也是引起關節炎的重要因素。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患關節炎的人超過1億,其中膝骨關節炎占很大比例,大于30%,尤其以老年女性更易患病,致殘率高。從關節置換的增長來看,美國2000年-2010年膝關節置換520萬例,僅2005年-2011年就增長了65%。我國的人工關節置換從1995年的2萬例到2014年的40萬例,其中增長最多的就是膝關節置換,并且每年以25%-30%的速度增長。
“年輕人的膝蓋骨之間有合理的縫隙,存在著關節滑液,這些滑液起著潤滑的作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一些其他因素,關節滑液變性,膝關節軟骨及其組織的磨損程度也在逐漸加重,膝關節退化幾乎難以避免。”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外科學組副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夏軍教授表示,“膝關節的疼痛常常發生于早晨起床的時候,稍微活動后有所緩解。但活動過長時間之后疼痛又會加重,特別是上下樓梯和下蹲時候。如果疼痛癥狀一直沒有得到緩解,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及時進行治療。”
適當運動,合理減重
目前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案以非藥物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再輔以手術治療。在膝關節炎的非藥物治療中,運動治療也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手段,然而很多患者對此存在誤區,過度運動和錯誤運動都會對膝關節“雪上加霜”。
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先龍教授提醒患者:“除了重視膝關節炎的規范治療之外,還要進行適當運動,運動療法對于膝關節炎的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游泳或是散步,但是像登山和長跑這樣的運動要少做,否則對膝關節的磨損將會更加嚴重。”
由于膝關節炎患者的個體化差異比較明顯,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找出誘發因素提供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張先龍教授補充道:“如果患者有明顯的肥胖現象,那么在治療的同時需要合理地減重;如果患者是因為關節滑液變性,溶液減少,則可以選擇注射交聯玻璃酸鈉注射液,替代患者已經退化的關節滑液;而對于中晚期的患者來說,如果疼痛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那手術治療也是必要的。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的治療方案才是合理有效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