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廉租屋到總理府:澳大利亞大選阿爾巴內塞帶領工黨獲勝
當地時間5月21日晚,2022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現任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內塞將出任新一任澳大利亞總理,結束保守派聯盟執掌權力近10年的局面。
阿爾巴內塞也因此成為自二戰以來,繼陸克文、霍克和惠特拉姆后第四位成功帶領工黨以反對黨身份贏得大選的領袖。
現年59歲的阿爾巴內塞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5月21日晚,他在勝選演說中說道:“一個靠著單身母親領取殘疾補貼金,住在廉租房長大的孩子,如今能站在大家面前,成為澳大利亞的總理,這表明我們國家是多么偉大。”
在外交領域,阿爾巴內塞預計將利用地緣優勢,強化與太平洋地區國家的聯系。

當地時間2022年5月22日,澳大利亞悉尼,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內塞贏得大選后,在當地的Marrickville圖書館與支持者們會面。 視覺中國 圖
“經歷即財富”
1963年,阿爾巴內塞在悉尼出生。那時,他和母親住在悉尼市內郊區坎珀頓的廉租屋中,生活拮據。
童年時期艱難的生活非但沒將他難倒,反倒讓他從中汲取了諸多經驗與智慧。正如阿爾巴內塞在競選中所說,“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財富。”
“我們家里的錢總是很緊張。”阿爾巴內塞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說,“所以,媽媽也教會了我一塊錢的價值。這就是為什么我在考慮政府開支時會很謹慎。”
從悉尼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后,阿爾巴內塞進入政壇,26歲即成為新南威爾士州工黨助理秘書長,1996年當選聯邦眾議院議員。
2007年至2013年間,他開始擔任內閣部長,其中包括運輸和基礎設施部長,并在陸克文擔任總理期間短暫擔任過副總理。
2019年,時任工黨領袖比爾·肖頓在選舉中敗給現任澳總理莫里森,肖頓黯然退出政壇,阿爾巴尼斯則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成為工黨領袖,他也被冠以“工黨孤狼”的稱號。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評論稱,當選工黨領袖后,阿爾巴內塞一直在做著艱難的政治平衡:他既要向選民們保證不會進行激進的變革,同時又要說服他們迫切需要更換政府。
在今年的總理選舉中,澳大利亞像是一個處于焦慮中的國家。英國廣播公司(BBC)這樣寫道,“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愈發惡劣的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的威脅,并未妥善處理的國家關系,都給澳大利亞帶來了緊張情緒。選舉本應產生的希望和期待也消失殆盡。”
民調顯示,在本屆大選中,民生問題最受選民關注。澳大利亞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加息、處于20年來高位的通貨膨脹,引發了民眾焦慮。
與澳大利亞當前的社會氛圍相呼應,在競選過程中,阿爾巴內塞多次提及從貧苦成長經歷中獲得的人生經驗,工黨提出的政策主張也與民生保障息息相關。
美聯社報道稱,工黨的競選政策著眼于當前房價高,工資上漲緩慢的情況,主張對首次購房者提供財政補貼。此外,工黨還承諾提供更便宜的兒童保育,并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養老院護理。
不過,在保守派批評人士看來,阿爾巴內塞不適合擔任總理,他可能成為近50年來最左翼的澳大利亞領導人。但其支持者卻認為,盡管阿爾巴內塞持左派立場,但他卻是能夠與保守勢力進行溝通的“實用主義者”。

當地時間2019年6月2日,澳大利亞悉尼,新當選的工黨領袖阿爾巴內塞。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就職次日將參加“四方安全對話”
在處理對外關系方面,阿爾巴內塞曾表示,澳大利亞應該利用該國“靠近”亞洲這一“優勢”。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工黨承諾將對太平洋地區的對外援助增加逾五億澳元,以加強澳大利亞在該地區的外交和戰略聯系,恢復澳大利亞作為“太平洋大家庭首選合作伙伴的地位”。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阿爾巴內塞作為總理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重建莫里森近年來忽視的與外國領導人的關系,尤其是包括所羅門群島在內的太平洋島國領導人。
對此,澳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主任赫夫·勒馬赫指出,阿爾巴內塞的這一立場呼應了工黨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做法,當時,時任工黨總理的保羅·基廷尋求與亞洲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巴內塞于5月23日宣誓就職后,將在24日“馬不停蹄”前往日本東京,與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及印度總理莫迪會面,共同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
澳大利亞天空新聞(Sky News Australia)指出,預計阿爾巴內塞將把4.7億美元的東南亞援助計劃帶到“四方安全對話”會議上,以強調他的政府對該地區的關注。
阿爾巴內塞稱,他將告訴參加“四方安全對話”的其他國家領導人,他們有一個“強有力的澳大利亞伙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