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象牙山最后一集

你本是山海關頭城墻土命。
一
小沈陽十三歲武校輟學后,跟母親鄉下唱白事,有次嗷嘮一嗓子,把大哥驚著了,“這孩子不學二人轉可惜”。
他父母動心,但湊不出1000元學費,一向寡言的小沈陽罕見抗爭:借錢也得去,耽誤我,恨你們一輩子。
小沈陽進城學藝那年,和他同歲的宋小寶正在沈陽鐵西區飯館刷碗,月薪320元。
他矮小黑瘦,常被客人拍打取樂,有次正洗碗,被人在后腦重擊一拳,打翻在地。
打他的客人笑罵離去,踩著污雪趕往劇場,掀開棉簾,熱浪撲面,二人轉曲調正張揚高亢。
那年東北正處迷惘的十字路口,二人轉如烈酒可暫時解憂。
宋小寶的師兄張小飛記得,幾年前,他還鄉下唱戲睡通鋪,轉眼就被捧為紅角。
2001年,他在吉林小劇場唱二人轉,有人打賞數萬,他下臺道謝時懵了,打賞的人是趙本山。
趙本山已十年沒看二人轉,那次是被何慶魁和高秀敏硬拉來,以表地主之誼。
趙本山說,那夜是他幾年來最幸福時刻,因為看到了希望:
“我是從民間走出來的藝人,走來走去登上了電視,但我丟掉了民間這塊,走得有點迷茫,回過頭來看到了二人轉,一下又找到我自己了。”
他激動地一夜沒睡,想出三個步驟:搞個大賽,發掘人才;拍部電視劇,植入二人轉;建團,在自己劇場演出。
當年,他創辦本山杯二人轉大賽,第二年,《劉老根》登陸央視,主角命運每個節點,都插入二人轉。
2003年,劉老根大舞臺開業,劇場設在沈陽最繁華中街,舞臺大氣,戲服華麗,后臺掛著他的墨寶,“三百年的二人轉”。
日后本山傳媒的藝術總監劉雙平說:趙本山創造了二人轉嶄新的歷史。
首屆二人轉大賽,張小飛獲得獎中之獎“本山杯”,王小利獲得金獎,托高秀敏問能不能拜師趙本山,意外獲得應允。
他記得那晚,他和張小飛穿紅襯衫,王小寶唐鑒軍穿綠襯衫,拜師敬酒。眾人未飲先醉,恍如抓到登天的木梯。
那屆比賽,小沈陽獲得銅獎,黯然離去。此后多年,他轉戰夜場、迪廳和洗浴中心。
常有穿浴袍的大哥,遞上啤酒,讓他旋一個,“不喝就揍你”,最多一次他半小時喝了30瓶。
2006年,終于在劇場站穩腳跟的小沈陽,被趙本山保鏢發現,暗中觀察三個月后推薦給趙本山。一同推薦的還有和他同臺成名的宋小寶。
2008年,收徒漸多的趙本山,在沈陽本山影視基地小劇場,舉辦正式拜師儀式。
趙本山和夫人一身唐裝出席,開場先給祖師爺上香。
35個弟子魚貫敬茶,趙本山每人回贈一塊美玉、一個金鎖、以及一副書法,上寫“國法家規”。
收徒最后,趙本山端坐訓話稱:
“我收你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有幾個徒弟整天圍著我轉,而是為了二人轉這個藝術形式更好地發展。你們要盡全力,讓二人轉遠離那些低俗的東西,讓二人轉受到人們尊重。”
座前,徒弟們一襲黑衣,黑壓壓跪了一片。
開宗立派,是他當笑星得不到的尊崇。而拜入宗門,是出身鄉野徒弟們苦尋的尊嚴。
儀式之后,徒弟跪地照片流出,惹來一片黑社會調侃。第二年開始,拜師典禮內部舉行,不再邀記者參加。
收徒之后,趙本山開始提攜弟子,參加春晚。
他原本選了偏愛的趙四劉小光,但因劉小光沉迷賭博,一怒換成小沈陽。
2009年春晚前,病重咳嗽的趙本山,熬夜改劇本,將包袱都留給了小沈陽。
除夕夜,穿著蘇格蘭跑偏長裙的小沈陽,開腔亮嗓,一聲傳遍大江南北。
下臺后,他還懵懂,照例給師傅磕頭拜年。起身后,有記者問師傅為什么選他,他靦腆回答,“因為我聽話唄”。
零點后,師徒連夜坐車回沈陽,車窗外山丘起伏如獸。
趙本山對小沈陽說:從今夜開始,你將面對不一樣的生活。但你要把心收回來,不要發生任何變化,你代表東北二人轉 300 年的歷史。
二
小沈陽走紅那年,劉老根大舞臺開進北京前門,二人轉一路唱至皇城根下。
劇場內,舞臺呈磨盤狀。入門處,立著趙本山徒弟們雕像。小沈陽和丫蛋立在最前,依舊是《不差錢》造型。
被塑雕像的徒弟們,深信趙本山有點石成金的能力。他們崇拜師傅,崇拜到神化:
師傅加句臺詞,節目就能大火;師傅點撥兩句,這人就能走紅。有次助理拿來一沓錢,師傅捏了一下,說一萬零一百,一數一張不差,真是神了。
那年的王小利說:師傅喜歡拉二胡,我也跟著練。師父喜歡走路,我老跟在他后面,但追不上他……他做的菜可好吃了。
他也坦言,這種崇拜纏著功利,“不隱瞞地說,我拜在師父門下,有希望出名的想法,也希望出名后收入更高”。
小沈陽大火后,師兄弟多有嫉妒之詞,但趙本山不在意,他自信壓服得住。
每年拜師儀式上,徒弟們都要撫胸立誓,最后一條是“永記師恩”。而趙本山也會直言:做人有問題就清理門戶。
趙本山說,管這些徒弟如訓野馬,他要用規矩管理師門。
遲到要罰款,上班要打卡,劇場文件如國企般帶有編號,徒弟們每周都要尿檢一次,所有徒弟離婚都要經他批準。
徒弟們喊他老爸,但老爸盛怒時,便等同家長,“我說,跪下,別跟我說別的。那他馬上就跪下。自己沖著墻。我說,啥時候想好了,啥時咱們再對話。”
剛拜師時,有徒弟開會都不來,因為不知道開會的含義,幾個月后,他們已可以電子刷卡,上臺開工。
趙本山在臺下設立監督員,有葷口和搶詞就罰款,他常年敲打徒弟,“珍惜舞臺上得來的尊嚴”。
也有徒弟挑戰他的威權。小沈陽大火后,三年間,拍了19部戲,最多一年接了9部,廣告更來者不拒。
2010年,他在70座城演出133場,巡演總收入高達2.6億,他哥哥感嘆“劉德華也不一定比小沈陽的出場費高”。
小沈陽私下代言酒廣告,用了《不差錢》頭像,并在老家私開二人轉學校,讓哥哥當校長。
風聲傳到趙本山處,趙本山批示寫“我很痛心”,他公開宣布“已經不敢用小沈陽了”,師兄弟也隨之疏遠。
一個月后,小沈陽哭著道歉。不久后,消息稱有公司3000萬要簽小沈陽,記者當眾詢問。
小沈陽擁抱師傅,說師父培養了我,我不能忘本,“哪怕是一個億也不好使。”
趙本山對留住徒弟充滿自信:
他走不了,怎么能走呢?師傅給你拍戲,讓你出名,你走了,以后圈里誰會理你呢?他們出名過快,一旦獨立了,會犯錯,因為他駕馭不了自己。
2013年趙本山做客《郭的秀》,對話郭德綱。
他調侃郭德綱:“雖然我收的學生比你多,但你的學生離開了你,我徒弟一個離開我的都沒有。”
郭德綱微笑說:“不著急,有的是機會。”
三
那場《郭的秀》中,趙本山宣布“小品這個舞臺不會有我了”。
告別春晚的趙本山,門庭冷落,唯有徒弟大鵬臘月二十八風雪驅車,去看師傅。不久后,流言四起,也唯有大鵬仗義辟謠。
趙本山開始隱居沈陽15公里外的蘇家屯內,偶爾興起,會給演出歸來的徒弟們鐵鍋燉大魚。
2014年秋夜,他興起直播,在夜幕下唱了首《月牙兒》。他現場告誡徒弟:謹記自己是藝人,不是要飯的,不能吃給錢就下跪的飯。
那年,他已無春晚可讓徒弟登天,但還有《鄉村愛情》可揚名,而且相比小品,電視劇能讓更多徒弟露臉。
象牙山F4就此誕生,謝廣坤神經質最早源自對鏡頭緊張,劉能開機前研究一個月磕巴,只求跟范偉不重樣;趙四前任私下演出被開除,劉小光上位,一路被封為東北舞王。
趙本山借電視劇管理徒弟。王小寶當街撞車出言不遜,他演的王長貴,便落水而亡。反思到位后,又以黃世友歸來。
小沈陽拍著拍著就蹤影不見,而劇中人外出學習,往往是徒弟現實犯錯。
徒弟們漸漸習慣了節奏:平日登臺唱戲,數月集中拍劇,如此年復一年。
然而,兩重打擊改變著循環。
最先的打擊來自命運。多年來,趙本山的徒弟們命運多舛。首徒李政春癌癥早早過世,愛徒張小光闖高速卡口被落桿砸倒身亡。
電視劇中受寵的胖丫,違法賣減肥藥入獄,而剛亮相兩季的徒弟劉宇,38歲就突發心臟病身亡。
去年,于月仙車禍辭世,她不是趙本山徒弟,卻是鄉村愛情支柱。有人留言說,象牙山F4就此沒了青春。
離別之外,更嚴重的沖擊源于疫情。疫情到來,劇場閉門,失去收入的徒弟們開啟直播,并就此不愿歸來。
去年鄉村愛情13中,劉能換人,背后原因據傳是王小利醉心直播,遭師傅換角。
雖然風波以王小利病愈回歸告終,但裂口已經撕開。
今年,趙本山徒孫嬌嬌,再次因直播與趙本山翻臉,揚言“就做逆徒,第一個跟你對著干的人”。
此后,鬧劇接連不休,象牙山F4相繼卷入,“工資只有8000元”,“九成直播收入要上交”,“天價解約費”不斷傳出。
5月12日,“劉老根傳媒”官方賬號用視頻辟謠,王小寶等三人自嘲違約金有1.5億,并笑這也有人信。
扮演王老七的蔡維利則在微博寫藏頭詩表忠心,首字連起來是“緊跟趙本山,不離不棄!”。此前,傳言稱他因師傅不捧場直播,怒稱退出。
風暴中心的趙四,本人并無回應,而是專心延續他抖音上的炸雷視頻。
他已在杭州成立了尼古拉斯傳媒公司。此前,他受訪稱,“我都不懂得我掙多少錢,跟師傅也沒法去談,樂意給多少都行。私自走穴是不允許的”。
當然最后不忘加上一句“沒有比跟我師傅更親的了。”
傳言變著花式上演,有人說,退出不過是為增流量的劇本,或是玩笑,或是試探。
可如果時光倒流十年,誰敢做這樣的試探?
那些為名利所綁的故事,終會因名利消散。
據說《鄉村愛情》簽約到21季,然而今年它似乎就進入漫長的最后一集。人面依舊,隱有離歌。
而在最后一集之外,同樣作別的還有二人轉。
《鄉村愛情》中,二人轉痕跡已越來越少。電視劇之外,二人轉學校大批倒閉,有學校打出女生入學免費,仍難以招生。
第一所民辦二人轉中專被撤銷登記,王小寶自己的二人轉學校改成網紅培訓基地。00后新一代,并不熱衷二人轉。
深圳劉老根大舞臺已停業許久,鄭州劉老根大舞臺電話已是空號。僅留的老觀眾擔心,那些直播日進斗金的人,電視劇都不會回歸,何況二人轉。
一個江湖曲種最后的水澤,正在疫情中干涸。當最初的尊嚴捆綁商業,商業崩塌后,便只剩下真實的欲望。
風波中,趙本山并無回應。這幾年看望他最多的徒弟是宋小寶。兩人常盤腿上炕,吃農家菜,趙本山特意給他收拾了個房間。
宋小寶對直播帶貨并不熱衷,每年,也只剩他牽頭,帶師兄弟給師傅拜年。
幾年前,宋小寶排演《摔三弦》,趙本山旁觀興起,上場唱了一段:
求卦人呢今年貴庚幾,生日時辰你報清,你本是山海關頭城墻土命,五十五歲屬小龍……
年輕時,他唱過這段,他悄悄略去了開頭三句詞:
人生在世全由命,八個字造就難更改,富貴從來由天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