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導師論導】周又和:談談研究生導師的基本素養——引導、激勵、評價

2022-05-20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近期,收到學校的約稿邀請,讓我作為“導師論導”專欄的撰稿人,介紹一下研究生教育和指導的經驗,以期來促進我校研究生導師能力的提升。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的信任肯定并給我這次機會,同時也期望以此交流的“拋磚引玉”來促進我們自身的發展。

收到約稿時,正值撰寫的專著《超導電磁固體力學》(下冊)的排版樣稿進行校核,從而耽誤了幾天。得空下來,我梳理了一下力學學科的發展歷程和研究生培養成效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從中發現,導師如何能引導好、激勵好和評價好研究工作不僅對于研究生培養是重要的,而且對于一個科研團隊的發展壯大也是基礎性的。為了不至于空泛,我將在議論中穿插部分實際例子來進行佐證。

我于1987年9月考入蘭州大學固體力學博士點,在著名力學學者葉開沅教授的指導下于1989年底獲博士學位,然后留校任教至今。葉先生結束我的博士論文答辯后不久就去了國外,從此開始了我與鄭曉靜在蘭大力學的獨立發展之路。在此期間,我們有兩次大的轉型。一是研究領域的兩次轉型:1990年初從板殼非線性力學轉到電磁固體力學,后者是與高新電磁裝置及器件關聯的新興交叉學科,國際上剛起步、國內空白;1999年沙塵暴肆虐到北京引起中央高層重視后,又將研究拓展到風沙環境力學這一與沙塵暴災害關聯的重大環境領域。這兩大研究領域的顯著特點均是復雜環境與介質相互作用的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研究難度大,力學介入者少。二是研究方法拓展到實驗研究的轉型。早期我們主要是理論研究(即建模與定量分析),所采用的實驗結果均是國外的。隨著研究的深入,實驗研究就成為必需,為此將研究工作進一步拓展到含實驗裝置研制建設的實驗研究和野外觀測研究。在這些轉型拓展過程中,不僅使研究生們能得以成長,而且也極大地推動了本學科的發展。截至目前,培養的研究生已成長為國家杰青、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國家優青、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優博及提名、中國力學優博、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等,并促成固體力學入選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等。回顧過往,力學學科的研究生招生量在學校一直處于低位,教師人數也不多。于是做好有志于來此深造的研究生的培養和教師隊伍自身造血功能的建設就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既是葉先生培養出4位院士(其中劉人懷是蘭州大學培養的首位院士)的寶貴經驗傳承,也是我們執行中有效拓展的基石。

如何“引導”好是研究生導師最為基本的素養。研究生是一個團隊的生力軍,當他們有志于加入到一個團隊后,首先遇到的攔路虎就是選題及其如何開展研究工作。這方面導師的引導就體現在選什么題、如何做的問題,這兩者是密切相關的。對于導師來講,需要在不同階段立足科學前沿選擇不同的主攻方向,并將其分解成不同問題供研究生選擇。在這類引導過程中,導師要知曉可能的解決路徑及其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并且要在推進過程中不斷提升,這就涉及到導師是隨大流的追隨性選題還是有獨立洞見的選題了。例如,王記增(獲國家杰青-2017年)在研究生選題時,我將在日本知曉的最新數學方法即小波方法讓他來開展梁板力學方程的求解研究,并告知了這一方法產生的背景、優特點和應用場景,包括應用到力學方程求解時會遇到何種問題和可能克服的途徑。得知這一研究需要好的數學基礎并具有開辟一新方向的挑戰性后,他毅然接受了這一選題。此后,我們一道合作攻克了遇到的問題,建立了新的高性能小波基函數并在壓電智能結構動力控制方面得到成功應用。本世紀初,他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后就到德國和美國開啟了長達8年的訪問研究。期間我從一本書上了解到流體力學著名N-S方程求解方法的不封閉性問題,并發現這是所有非線性問題求解普遍存在的,結合我們建立的小波方法特征,就預見到我們的小波方法可以解決此難題,于是寫下了注記。由于那時身體不好,就將此放下了。待他從美國返回蘭大后,他隨我一道乘校車往返榆中校區聽我為本科生新生主講的《力學與工程概論》課。在一次返回途中,我們聊天時我突然記起了此事。于是除了我們針對其封閉解法開展數學框架的建立與論證外,同時還安排研究生針對不同類非線性問題的小波求解進行優越性的定量論證。后查文獻發現,國內外9個不同領域的研究團隊還采用了我們的小波方法來開展他們遇到的非線性靜、動力學研究也取得成功。去年,集成我們這一新方法成果的英文專著作為工程應用的計算方法叢書被國際著名出版社Springer-Nature出版。

如何“激勵”好是研究生導師取得成效的重要環節。這里除了激勵研究生敢于挑戰難題外,更重要的是當研究生遇到困難時,導師如何幫助研究生能有效化解,以樹立研究生戰勝困難的信心。例如,在我們將電磁固體力學研究課題安排給研究生的早期,雖然我們導師已在此方面實現了有效轉型(集成階段性成果的專著《電磁固體結構力學》已于1999年被科學出版社出版),但因難度大,研究生們普遍有畏難情緒,進而影響到研究工作的推進。記得當時一位蘭大本科力學學生考入我們的研究生,我們將橫向磁場中梁式板自由振動激發的渦電流與變形相互作用的時變阻尼特征問題讓他做,以此作為科研入門的訓練。這是在我們建立靜態解基礎上的拓展,并提供了靜態解法的程序和告知了如何改進的方式。研究生接手后,長達半年仍沒有結果,并總是強調困難,這超出了我的預期。在那年十一的7天長假期間,我在原有程序基礎上按我告知給學生的方式進行改進,前3天完成計算結果,后3天就將英文論文寫出(后在國際期刊發表),最后一天做好了這一工作的膠片。待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就組織全體研究生來介紹這一工作,進而使研究生們看到只要投入、能力、方式到位,就可以取得進展。后來這位碩士研究生堅定了信心,在我們完成的國外仿聚變堆超導線圈的磁彈性彎曲與失穩實驗特征揭示的靜態解法基礎上,他完成的1篇相關動態解研究論文也在國際期刊上得以發表。對于做得好的研究生,就要給予及時激勵與進一步引導。例如,從西交大本科畢業后考研調劑到我這的研究生雍華東(獲全國優博提名),在碩博連讀期間,前2年他自選功能梯度材料的反平面斷裂力學問題開展研究,因我得知這類問題沒人做過(其它類斷裂力學問題已有很多研究),就讓他做了,他相繼完成了4篇論文。當第1篇中文論文提交給我時,我就幫他整理成英文論文投到國際期刊被接受發表,后來他學會了英文論文寫作并將其它均在國際期刊發表。在進入博士生期間,我明確告訴他,雖然這方面的研究還可以做,但不是我關注的主流,我建議他將研究重心轉入到超導斷裂力學,于是他開始了后者的研究。我們的第1篇超導斷裂力學研究論文于2007年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上,進而開啟了國際上超導斷裂力學的理論研究,包括后續的拓展論文,受到了學界的重視與好評。還有張興義(獲全國優博、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基金委優青)開啟的超導力學實驗研究、王省哲將超導力學理論研究拓展到國際上首臺全背景場超導材料力學實驗裝置的成功研制等都是在這類激勵與引導下推進的。

如何“評價”好是研究生導師團隊形成良好學術氛圍和不斷發展的核心。實際上,無論我們做什么事,“評價”對于每一個人或團隊都是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的,而且隨著不同的階段會有所改變。而要做好科研工作的“評價” 來促進研究生及其團隊自身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與導師的科研視野程度相關聯了。雖然有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和頂刊等表面的“指揮棒” ,但作為一名追求優秀的研究生導師,不能僅圍繞這些“指揮棒”轉。實際上,在“四個面向”的指引下,通過獨特的選題并立足科學前沿來實現科研工作的不斷突破才是最為重要的,這還需要評價的恰當到位,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缺位了沒人會幫你到位,進而會影響到研究生及其團隊研究的積極性和影響力;越位了就會在學界帶來可能的不好影響甚至是災難性的。與此同時,對于研究工作中的不足或不完美,還要有能力去發現并引導完善。例如,張興義在博士期間的超導懸浮力學實驗的第1篇論文,發現了懸浮力-間距遲滯回線上的交叉現象,這是以前沒有的。為了慎重起見,我讓他開展了其它補充實驗,弄清了這一新現象僅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才出現。于是我們將此整理成論文投到國際期刊發表了,連同后續工作被西班牙知名超導學者肯定為“對于超導懸浮系統的深入理解和改進性能作出了實驗和理論研究的大量努力”。到他2008年獲博士學位后的2年內,已有15篇相關實驗及理論論文在國際期刊發表,我就力推他參與2010年全國優博的申報,包括申報書的修改,最終他獲得了當年的全國優博。又如,2014年蘭大、西交大、浙大的3個力學創新研究群體在杭州交流研究進展時,主管的基金委領導也全程參與并在結束前給予點評。最后,時任基金委主任的楊衛院士突然提到超導材料自身是脆性的,要實現結構加工所需要的韌性目前都是通過復合材料制備方式來進行的。于是他直接向我提到了蘭大能否就超導材料在保持超導性的同時來直接增韌的制備問題。當時,我的確蒙了,因為此前我們沒有做過超導材料的制備。雖然如此,回到蘭州后,我還是找到張興義等人開始布局這一挑戰性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到2017年,學院初步有了開展納米材料改性的3D打印設備。于是,我就組織研究生張寶強等人與張興義等老師一道開展超導材料的3D打印制備的摸索研究。在2年的摸索過程中,實現了納米尺度的YBCO超導材料3D打印制備。我在肯定這一突破工作進展的同時,也指出僅在納米尺度上實現是不夠的,因為很多納米尺度下的材料特性會隨著尺度的增大而衰減甚至消失,故而提出了要在宏觀尺度上實現的問題。再經過1年的研究,終于在宏觀厘米尺度上成功實現。這是國際上首次3D打印制備的超導材料,且超輕質量和臨界電流密度等均優于傳統方式的制備。這一成果于2021年在國際期刊發表后,得到了學界的贊譽與肯定。

總之,在研究生指導與團隊建設發展過程中,導師的引導、激勵和評價始終是相互關聯與交織的。將這些工作做好了,不僅導師自身能力可以得到提升,而且研究生和團隊成員的能力也能隨之得以提升,進而能促進研究工作的有效推進。一個好的團隊形成和壯大,主研人員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需要從中吸收好的經驗來改進我們指導研究生并形成自身管理的有效途徑而不是照搬。故此,我的這一點經驗之談,僅供參考。

作者簡介:

周又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電磁固體力學的開創人與主導者,創立了超導固體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和求解非線性問題的小波封閉方法,在超導、鐵磁、壓電動力控制和風沙電等多場耦合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原創成果。獲國家教學名師獎、全國師德標兵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双牌县| 宜昌市| 任丘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南郑县| 抚宁县| 登封市| 鹿邑县| 太康县| 锦州市| 元氏县| 司法| 克山县| 永春县| 武陟县| 万载县| 南平市| 北安市| 马公市| 米泉市| 若尔盖县| 玉环县| 灌南县| 凤山县| 顺昌县| 秀山| 蒲江县| 嘉荫县| 三穗县| 天峨县| 林甸县| 万州区| 崇仁县| 武安市| 西华县| 呼图壁县| 清丰县| 临夏市| 周口市|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