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婦炎潔也該洗洗了
文 | 棠棠
婦炎潔也翻車了。那個每每提及,腦海里都會自動浮現付笛聲、任靜夫婦和“洗洗更健康”的女性私護品牌。
近日,婦炎潔電商官方旗艦店一款女性私處用品廣告被指侮辱女性。廣告詞寫道:“中日韓三國社會調查顯示:83%的男性不愿意給伴侶**的原因竟然是*****下不去嘴”等。5月17日,婦炎潔涉事產品已下架。
截至發稿,婦炎潔官方暫未發布公開回應。與產品、廣告、母公司上市公司江西仁和相關的各種舊聞卻被翻了出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婦炎潔可能并非藥品,且男性也可以用?
“太*太**”、“**頻率高”
廣告被指侮辱女性,官方暫未公開回復
近日,婦炎潔電商官方旗艦店一款名為“玻尿酸玫瑰滋養洗液”的產品廣告被指侮辱女性。
廣告以 “還你少女般粉嫩如‘處’ ”、“洗出少女粉”為產品賣點,還稱 “中日韓三國社會調查顯示:83% 的男性不愿意給伴侶口愛的原因竟然是太*太*下不去嘴 ”等。此外,這則廣告還明文指出了私處顏色與性生活有關。
作為一個女性私護品牌,這則廣告卻是以男性凝視視角寫的,很難說不是偏見和侮辱。消息曝光后,婦炎潔引發眾怒:“你不知道養活你的都是女性啊”、“少來這一套把生理現象和貞潔掛鉤pua女性”、“你們這不只是媚男,還是虛假廣告知道嗎”。

實際上,女性私處有異味、分泌物和色素沉淀都是正常的。@丁香醫生 指出,“私處不一定是粉色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色素沉淀,都是正常的。在健康之外,女性的陰道不應當被任何標準和要求所評判,所束縛。”
5月17日,婦炎潔官方旗艦店客服在回應媒體采訪中表示,公司對此事高度重視,產品已經下架,內部正在徹查。截至發稿,婦炎潔官方暫未針對此事發布公開回應。

客服表示:因博主惡意營銷,無端被網暴 / 九派新聞
提起婦炎潔的廣告,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電視廣告黃金時代刷屏的“洗洗更健康”。歌手付笛聲、任靜夫婦至今仍是婦炎潔最具識別性的形象之一。此后,袁詠儀、林心如、鳳凰傳奇等明星也都曾為其代言。

“洗洗更健康版”廣告 2001年
2016年時,婦炎潔為其新產品“婦炎潔內褲專用洗滌液”拍攝了一支最新廣告。這支廣告拋開了以往突出效用的傳統宣傳方式,嘗試了新媒體“污”式病毒營銷。
據太原晚報網報道,“推出的新TVC廣告畫風香艷逼人,巧妙的收尾也吊足觀眾胃口。面對新吸收的年輕用戶,TVC還嘗試了后期彈幕,不少網友表示婦炎潔污起來連自己都害怕。” 在當時,人們夸得更多的是“品牌轉型新營銷”。

婦炎潔就是洗手液?男人也能用?
仁和藥業重營銷輕研發,多款產品遭質疑
在當年,婦炎潔通過廣告轟炸奠定了女性私護用品第一品牌的地位。私處不適買瓶“婦炎潔”來洗洗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同時因為名字的緣故,不少人認為產品可以治療“婦科炎癥”。
早在2009年,婦炎潔就遭到監管點名,指其涉嫌宣傳療效。2013年,健康時報報道稱,產品在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一欄,寫著“贛衛消證字(2010)第0003號”的字樣。“衛消證字”批號用于消毒產品,洗手液就屬于這一類。“ 如果想要緩解或消除婦科炎癥,已屬治療范疇,超出了‘衛消證字’的使用范圍,婦炎潔難以勝任。”
針對媒體質疑,婦炎潔母公司江西仁和藥業發布公告稱,目前在市場流通的“婦炎潔”牌系列產品有三個批準文號,擁有多個劑型和規格;且包裝及說明書中不存在夸大或虛假的成分。

仁和藥業澄清公告 2013.03.29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翻閱當時的公告點評發現,盡管公司主打產品之一“婦炎潔”屢受質疑,但產品銷量卻并沒有受到明顯影響。“公司發布澄清公告特地披露了電子商務官方銷售渠道,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廣告營銷,對股價影響很小。”
之后,婦炎潔也在不斷升級產品,多款產品獲得國藥準字號。截至目前,“抑霉菌洗液”和 “植物本草抑菌洗液” 等產品仍是“衛消證字”批號。

2016年時,丁香醫生、好奇博士等垂類大V發布了《當我知道婦炎潔其實是給男人用的時候》等文章。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到,婦炎潔不是女性專用,而是“男女日常衛生護理”產品。

健康時報《婦炎潔就是一瓶“洗手液”,仁和藥業又遭質疑》
近年來,婦炎潔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寬,從單純的洗液產品擴展到內褲洗液、衛生巾、私密養護等多種品類,擁有洗液、凝膠、泡沫、栓劑等多條產品線。
天眼查App顯示,婦炎潔品牌所屬公司為江西仁和藥業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批發;衛生用品、消毒產品、日用化工用品、日用洗滌用品的批發、零售等,由上市公司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除了“洗洗更健康”的婦炎潔,宋丹丹的“家有兒女,常備優卡丹”、周杰倫的“誰用誰閃亮!”等都曾經霸屏電視,成為一代人的同年記憶。而這些品牌,和婦炎潔一樣也是仁和藥業旗下的主營產品,通過廣告轟炸、大手筆營銷的方式被推向市場。
數據顯示,仁和藥業從2004年開始規模型投放廣告,公司營則收從2004年的5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超過20億元。更重要的是,仁和藥業長期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問題,被外界稱為“營銷大王”。
據仁和藥業財報數據:2017年到2021年,其研發投入分別是2342萬元、3108萬元、38048萬元、39798萬元、5214 萬,在總營收中占比均不超 1%;而其同期銷售費用卻在5.77億元到7.88億元。

研發費用還提升了31% / 仁和藥業2021年年報
早年間,仁和藥業的幾款明星產品都曾不同程度地陷入輿論危機。2012年4月,可立克卷入“毒膠囊”事件;同年12月,閃亮滴眼液被曝含有防腐劑;2013年1月,優卡丹被指對兒童肝腎有毒。值得一提的是,從2003年之后,仁和藥業就沒有再推出此類“明星產品”了。
近幾年,仁和藥業旗下產品也曾多次被曝出現產品不合格情況。2018年7月,江蘇省藥監局發布質檢報告,仁和藥業旗下兒童藥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不合格;2019年2月,上海市藥監局發布質檢報告,仁和藥業旗下子公司江西銅鼓仁和生產的3批次健兒清解液在“鑒別”一項不符合規定。
據北京商報報道,仁和藥業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產品不合格大多不是生產上的事故,而多發生在銷售和終端環節。“藥品抽檢有時從藥店的貨架上抽取,由于儲存和運輸的條件不當,會出現水分超標等不合格情況。”
女性覺醒意識高漲
品牌們本可以借此次擁抱客戶
5月18日,針對婦炎潔廣告翻車一事,江西樟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已收到省級轉辦函,非常重視,交由執法大隊后將立案調查。
回過頭來看,婦炎潔這次的廣告引發眾怒的關鍵點在于“將生理現象與貞潔掛鉤”。但客觀地說,品牌此舉實際上是迎合大眾偏見的,就像“侮辱、物化、不尊重女性”的廣告其實兼具歷史和市場。
早期的、傳統的惡俗廣告里,女性形象常與軟色情相關。比如椰樹的“從小喝到大”、絕味鴨脖的“鮮嫩多汁”;又或者,女性會以刻板化的“賢妻良母、貞潔烈女”的形象出現,比如奧迪二手車廣告里婆婆像挑選牲口一樣粗暴檢查婚禮上兒媳婦的眼耳口鼻。

絕味鴨脖的低俗營銷 / 網絡
而來到“她經濟”時代,對女性的不尊重則以更隱蔽的形式體現在廣告營銷中。即使在以女性為消費主體的廣告語境中,性別壓迫依舊比比皆是。比如新氧醫美廣告里的“女人美了才完整”,全棉時代廣告中女性被男子尾隨、卸妝后變丑并成功自保……歪歪斜斜寫的是“PUA”,是“顏值即正義”。

微博大V:女性消費者才是你們的衣食父母
最近這些年,國內女性覺醒意識高漲,“女權”、“女性”議題漸成影視創作、廣告營銷的香餑餑。部分品牌還會啟用極具標簽性的代言人拓展客群,在搜索引擎上輸入“楊笠+品牌”等關鍵詞,你會得到更多啟發。
作為一個客戶主體面向女性的品牌,婦炎潔本來有機會在這個時代成為一個先行者、領軍者,尊重女性、撇除偏見。但很遺憾,目前看來,它選擇了守舊的、省力的,卻必將被拋棄的一條路。
▲向上滑動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lanjingcj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熱點丨傳媒大咖丨傳媒動態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原標題:《婦炎潔也該洗洗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