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5歲熊朝忠拿下過渡金腰帶,中國拳擊絕地反擊迎來接班人
10月3日,對于中國職業拳擊絕對是重要的一天。在山西大同打響的蓋世拳王-WBA世界拳王爭霸賽中,熊朝忠與徐燦這對新老拳王雙雙取勝。
闊別拳臺16個月的熊朝忠點數戰勝WBA排名第四的泰國拳手潘亞·普拉達斯里,獲得WBA過渡拳王金腰帶,為自己35歲的生日獻上了一份厚禮;而目前國內綜合排名第一的徐燦7回合TKO委內瑞拉老將瑟米諾,順利拿下國際冠軍金腰帶。
兩場勝利的意義絕不只是戰勝強敵。在兩個月前鄒市明衛冕失敗后,中國職業拳壇陷入了沒有世界金腰帶的局面,此番無論熊朝忠還是徐燦,都在沖擊世界金腰帶的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對手賽前超重,比賽難度陡升
根據計劃,獲勝的熊朝忠將有資格在未來6個月內挑戰世界金腰帶;相比35歲的熊朝忠,徐燦根據排名早就擁有了挑戰世界金腰帶的機會,邁過瑟米諾這道坎后,這位23歲的年輕人身上不但多了一份叫板世界拳王的底氣,也讓人看到了他未來扛起中國職業拳擊大旗的實力。
事實上,徐燦與瑟米諾之戰的受關注度一點不亞于熊朝忠與潘亞的PK,瑟米諾作為前WBA世界拳王此前在中國的三次冠軍賽全部取勝,其中兩次擊潰中國拳擊的實力派人物裘曉君。今年4月,瑟米諾才在日本丟掉金腰帶。
除此之外,賽前稱重環節發生的小插曲也讓比賽變得撲朔迷離。
此番兩人的對決在126磅開打,瑟米諾從原先的122磅升重至126磅,徐燦則從原先的130磅降重到126磅,通常來說,瑟米諾升重遠比徐燦降重來得容易,然而賽前稱重結果,徐燦符合標準,瑟米諾卻超重一公斤還多,即便瑟米諾通過跳繩等運動緊急減重補救,但最終他的稱重結果距離標準依然多了半公斤。
在職業拳賽中,一方體重超重往往會面臨罰款、更換拳套(使用比對手更大的拳套,例如對手使用8盎司拳套,超重選手使用10盎司拳套)甚至取消比賽的懲罰。
考慮到賽事籌備已久,為了不讓已經購票的觀眾失望,主辦方決定比賽照常進行,又因為賽事涉及金腰帶,依據規則,不得更換拳套。

最終這場比賽協商的結果是無論瑟米諾是否取勝都拿不到金腰帶頭銜,徐燦獲勝可以順利拿下金腰帶,失敗則金腰帶頭銜空缺。
但從比賽本身來看,瑟米諾沒有受到任何限制,比賽還未開打,徐燦已經吃了體重較輕的虧,而對手臨場體重的優勢有可能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職業拳壇通過體重做文章的例子屢見不鮮,同級別選手臨場體重相差十磅甚至二十磅都不讓人驚訝,有經驗的拳手往往能夠在稱重(賽前一天稱重)之后短短一天內迅速間將體重拉到一個合適比賽的體重峰值,爭取在體重上實現以大打小,而脫水減重這一點恰恰也是中國選手的短板,更何況這回徐燦稱重就已經比對手輕。
首次TKO,徐燦接過中國拳擊大旗
一場讓圈內人和媒體記者揪心的比賽就這樣上演了,讓所有人感到欣慰的是,徐燦卻打出了職業生涯至今最完美的一戰。
從第一回合開始就以高密度、快節奏的進攻壓制瑟米諾。盡管委內瑞拉老將一直嘗試有力的反擊,但在徐燦的強攻之下,比賽的天平逐漸傾斜,第五回合瑟米諾眼眶下沿因擊打急劇腫脹,第七回合瑟米諾開始主動摟抱……第七回合結束局間休息時,瑟米諾一方選擇了棄權。

事實上,比賽繼續打下去他將難逃被KO的命運,這場比賽最終被裁定為TKO(技術性擊倒),而前7回合的比分顯示徐燦贏得了其中的6個回合。
這是徐燦職業生涯第一次實現TKO,在他此前的12場勝利中從未出現過KO,賽后就連國內資深拳擊記者賈春天也喜極而泣流下男兒淚。
的確,中國職業拳擊太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了,中國職業拳擊也不能只寄希望于鄒市明和熊朝忠這樣的老將。
2012年熊朝忠為中國贏得了第一個世界拳王金腰帶,2013年鄒市明轉職業經過數年奮戰在去年成為世界拳王,期間楊連慧、裘曉君等拳手也曾讓人眼前一亮,但最終都無奈倒在爭奪世界拳王的戰場上。
如今徐燦的崛起讓所有人看到了新的希望,熊朝忠與徐燦的同場亮相似乎也預示著接力棒將穩穩交到年輕人的手中。
拳擊市場將迎來拐點?
這一夜不僅是中國職業拳擊競技層面的一次絕地反擊,對于中國拳擊市場也給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能夠容納3000人的大同大學體育館當晚座無虛席,央視體育頻道則從19點30分開始直播賽事,賽后賽事推廣公司CEO盧小龍在直言辦賽依然處在賠錢階段的同時也指出,中國拳擊市場即將迎來拐點。
“一方面,經過多年的培育,中國的拳擊觀眾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大的體量,去年我們在北京辦賽,央視索福瑞給出的數據,電視觀眾為3000萬,而我個人的感受是國內穩定的拳擊觀眾大約在5000萬到8000萬之間,此外,越來越多的電視觀眾開始走進賽場觀賽,并且有相當一部分人開始參與拳擊運動,目前一線城市健身房的消費者中,從普通健身人群到參與拳擊訓練的轉化率相當高……”
除了對拳擊受眾和拳擊消費的增量持樂觀態度之外,盧小龍還提到了另一個重要因素——賽事贊助,作為一個在國內起步較晚的運動,拳擊賽事的贊助正在從過去的無人問津變成了當下的香餑餑。
“從目前來看,品牌贊助依然是國內拳擊賽事的核心商業模式,過去拳擊賽事被品牌當作一個冷門,招商非常辛苦,但眼下整個趨勢在扭轉,單以拳威四海而言,明年的賽事贊助已經被很多大品牌預訂,其中不乏一些年度贊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