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際博物館日,一起感受上海體育文化的力量

2022年5月18日是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圍繞“博物館的力量”主題,上海體育博物館推出“2022上海體育博物館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通過話題征集、短視頻展示、云端開發等多樣形式,傳承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貢獻體育力量。

發展力量:超有料的政民互動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上海體育博物館自3月9日起實行臨時閉館,市民朋友開始與上海體育博物館相約線上、隔空對話。
隨后上海體育博物館“云逛展”藏品故事系列在“上海體育”政務微信持續推出。5月10日-15日,“小體,請回答 上海體育博物館觀眾話題征集”活動正式上線,以“你提問,我來回答”的方式,滿足廣大市民對上海體育博物館的好奇心。
“博物館前期做了哪些籌備工作?”“博物館里有沒有能參與互動體驗的板塊?”“博物館內有什么不容錯過的展品?”……活動期間,上海體育博物館收到眾多網友留言。
博物館從中精選17個問題,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數字化與可及性創新的力量”以及“通過教育進行社區建設的力量”三個方面,持續三天通過“上海體育”政務微信平臺推出“小體,請回答”系列推文,為網友一一答疑解惑,使公眾進一步了解上海體育歷史進程。

文化力量:最難忘的獨家記憶
上海體育博物館自2021年7月11日建成開館以來,累計參觀人次已超4萬。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上海體育博物館通過“視頻剪輯+關鍵詞”的形式,與觀眾一同感受體育博物館文化的力量。
這里有“最大牌”的現場講解,奧運冠軍陶璐娜、徐莉佳等滬上體育名人紛紛現身上海體育博物館奧運冠軍接待日活動,通過“現場參與+線上傳播”的形式,向觀眾科普體育運動、弘揚體育精神。
這里有“最冰雪”的冬奧展覽,“申城逐夢喜迎冬奧”上海迎接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50天之際,上海體育博物館“履冰踏雪相約冬奧”冬奧主題臨展正式對外開放,3個單元展柜、18個開放性展臺,讓冬奧知識“看得見、摸得著”;
這里有“最穿越”的賽艇沙龍,上海體育博物館聯合上海音像資料館共同打造“音像遺產”里的“賽艇世界”——2021年世界音像遺產日主題活動暨上海體育博物館文化沙龍第一講,引領觀眾穿越時空了解上海賽艇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這里有“最養眼”的騎士分享,在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體育文化專項基金成立暨“華天·人馬一心”公益項目啟動儀式上,中國第一位奧運馬術三項賽騎士華天向上海體育博物館捐贈藏品,推動馬術運動文化普及。
這里有“最奇妙”的視頻探秘,“萬萬沒想到”系列科普短視頻在開館前夕推出,各平臺累計傳播量超5萬。
這里有“最溫情”的線下相聚,滬上家庭踴躍報名參與“體薈魔都——小體在周末”體育文化周末營,沉浸式體育文化與體驗式冰雪運動相結合,為青少年掀起冬奧科普熱、帶來活力周末行。

創新力量:更具期待的指尖未來
為滿足市民足不出戶也能逛展的需要,上海體育博物館突破創新,著力開發指尖VR展廳,打造可供“云”逛展的指尖博物館。
指尖VR展廳運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傳感技術、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向廣大市民實時呈現上海體育博物館藏品及在線定位功能。
伴隨著博物館藏品的虛擬導覽展示,以及多媒體音效解說,為觀眾提供親臨現場的體驗,達到“足不出戶,線上瀏覽博物館全景”的效果。
指尖博物館將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正式上線,上海市民可關注“上海體育”政務微信,點擊菜單欄“體薈魔都”——“指尖博物館”,或保存二維碼識別后進行使用。
作為上海體育的重要文化載體,上海體育博物館以建設“市民公共體育文化空間”為目標,是一座兼具國際視野、體育特色、海派風格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博物館。
未來,上海體育博物館將進一步打造成為市民游客喜愛的“文化客廳”“健康驛站”和“精神加油站”,讓博物館融入百姓生活,將博物館力量傳遞到千家萬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