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使女的故事》作者力薦,女性的憤怒是一種力量
原創 中信大方 中信大方
美劇史上有過這樣一部佳作,它橫掃艾美獎最佳劇集、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五個重量級獎項,在第75屆金球獎上包攬最佳劇情和最佳女主,它就是《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內容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該劇改編自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同名反烏托邦小說,有人說,這部小說是女性主義者的《一九八四》。故事的背景來自未來世界,全球遭遇嚴重污染,人口出生率驟降,美國的部分地區經歷暴力革命后,一些宗教極端分子建立了男性極權社會基列國。 在這個國度里,女性被當作國有財產,不能生育的女性成為仆人,少數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被訓練成“使女”,派到大主教們的家里,輪流為他們生兒育女……一度之間,“使女”話題驟然崛起,現實題材建構而成的《使女的故事》,如同一則駭人的“她者寓言”般,為你展現一個被規訓與奴役的社會之景。
正如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所言:“我寫的都是發生過的,正在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這類看似荒誕的故事,更像是一個警鐘,它告訴我們,我們離這樣的世界并不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推薦了一本書 ——《水療》(The Water Cure),并稱它為:“一個扣人心弦的邪惡寓言!”這本小說可以說和《使女的故事》的特質不謀而合,同樣是女性主義反烏托邦小說,同樣是一個發生在未來,但也可能發生在當下的故事。

《水療》作者蘇菲·麥金托什|圖片來自網絡
《水療》被稱為天才處女作,其作者是威爾士青年女作家蘇菲·麥金托什(Sophie Mackintosh)。英國出版社Hamish Hamilton(出版過莉迪亞·戴維斯、蘇珊·桑塔格等知名女作家)七輪競價才將其買下,2018年,它和薩莉·魯尼《正常人》一起入圍布克獎長名單。這是一部揭露父權暴力、展現姐妹情誼的寓言故事,評論家稱其為一部“直搗父權制度核心”的時代力作。

2018年布克獎入圍長名單|圖片來自網絡
父愛的名義下,一切都是“正當的”
《水療》是一個用長詩一般的語言、奇詭的想象力編織而成的寓言故事。

故事的主角格蕾絲、莉婭和斯凱三姐妹在遙遠的島嶼上由父母撫養長大。她們的父母為了她們著想,讓她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她們所在的土地的邊界被嚴防死守,在森林中,父親拉起一片帶刺的金屬網,在海洋中,父親放置了浮漂。父親的意思很明確:任何人,不得入內;任何人,不得窺視;任何人,不得離開。因為除卻他圈出來的這塊島嶼,沒有一塊土地是安全的;因為在大陸上,有專門傷害女性的男人。父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乘坐摩托艇從他口中提及的深陷污染境地的大陸帶回物資,作為父親和丈夫,他為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做好萬全的準備。
久而久之,也有一些受到過男人傷害的女性來到這里尋求庇護,在這里,她們得接受一系列嚴酷的治療方法:被要求喝鹽水直到嘔吐,而名義上的“水療”幾乎導致一場場溺水的發生。
在這處港灣中,她們三姐妹顯然是安全的。但在這里,她們必須按照父親的“規矩”生活。她們必須每天執行父親發明的“水療”來凈化身體、排除身體里的毒素,她們還會進行一系列常規的訓練——被縫進“暈厥袋”和“溺水裙”,她們的嘴里被塞進薄棉布。每當她們接觸到死去的動物或來自外圍世界的有害人工制品,如所謂的“雜志”時,都要實行一場別致的凈化措施。
她們還得學會觀測一些跡象,比如身體上的癥狀,鳥群的流動,天空中的不祥預兆,可能從海洋里侵襲而來的鬼魂——這樣,她們才能夠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做好一切萬全準備。她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因為有太多需要提防的事情,有太多無法預料的危難暗藏玄機。
父親制定的游戲規則,才是真正的“毒素”
她們的世界原本是完整而平靜的,直到有一天,父親去世了。

《水療》原版封面概念圖|圖片來自網絡
即使父親不在了,他的“遺產”仍然影響著母親和三姐妹。母親是個足智多謀的女人,一輩子都在熱忱地修補著破碎之物,她也是個控制欲極強的女人。她曾歇斯底里對她的女兒們說:“你們要愛我,這是我的權利。”
在父親死后,母親充當了他的同謀。她理解并完善父親的理論,沿襲父親的指示,要求女兒們在海灘上執行“愛的治療”,要求女兒們繼續用“水療”排除身體里的毒素。
大女兒格蕾絲懷孕了,母親告訴莉婭和斯凱:“格蕾絲向大海要了一個”。而當格蕾絲生下孩子之后,她讓莉婭把它扔進了大海,就好像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但是格蕾絲和母親知道,這個孩子是父親的。父親的真面目,在格蕾絲的講述里變得丑陋又不堪:她與父親有亂倫關系,盡管父親聲稱她不是自己的女兒。父親迫使女兒們長期進行的“水療”的真正目的,也變得昭然若揭,保護女兒的名義下,實則是一場險惡的監禁和控制。
父親迫使女兒們堅定不移執行的游戲規則,才是真正的“毒素”。是父母對女兒的控制,影響了她們對自己身體的本能看法。她們害怕自己的能力、長處,更可怕的是,她們畏懼自己的欲望。她們需要用不停的療法對抗身體與生俱來的人類疼痛、欲望與感覺。“我們從來都不被允許哭泣,因為哭泣讓我們的能量變得令人窒息。哭泣會壓垮你、讓你脆弱,會折磨你的身體。”
而她們以為安全的恩賜之地,其實從一開始就是一片污染的“人間汪洋”。
姐妹情誼,才是一切的答案
在恐懼和孤獨中長大的姐妹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幾乎超越了愛和恨。她們彼此猜忌、偶爾也嫉妒彼此,但更多的時候,她們愿意為對方獻出彼此的生命。
一天,她們畢生被教導的需要避免與自我保護的“危機”終于發生了。三個男人漂流到港灣岸邊,帶著他們的知識、破壞與欲望。
莉婭和其中一個叫盧的男人上演了一番陳詞濫調,盧對莉婭有致命的吸引力,她不得不與自己身體的欲望以及對愛的需求較之搏斗。
當莉婭開始發生性關系時,她開始注意到自己身體的一些情況,比如牙齒松動或擦傷加重,但始終不清楚這是因為她自己營養不良還是因為與她發生關系的那個男人。她再一次陷入身體被男性控制的艱難境地。
當她知道盧要從里到外摧毀這個被精心建造和保護的寧靜世界,為了保護她的姐妹,為了保護她們封閉的世界,也為了重新回到她的姐妹中間,經過艱難的內心斗爭,她還是聽從了格蕾絲的勸導,下定決心殺死了盧。她們把他的尸體放在沙灘上,對所有的外來入侵者傳達這樣一個信息:“這里沒有你們的位置”。
“女人們的憤怒似乎是一種外在于她們的力量,那是一種從她們的內心深處涌出的憤怒。沒有這種憤怒,她們就無法存活。”她們承認自己各有殘酷的一面,但她們相信這殘酷是可取的,是殘酷讓她們活了下來。她們盡了最大努力保護彼此的存在。
在小說的結尾,她們說:“或許已經沒有安全的地方了。或許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憤怒和我們的愛創造一個新的庇護所,或許已經有別的女人在那兒,正在奮斗著。”
在一個變得陌生和殘酷的世界里,女性該如何生存?這也許才是讀完《水療》之后,在震撼之余,我們需要持久沉思的人生命題。
圖書簡介
《水療》
[英] 蘇菲·麥金托什 著
沈慧 譯
中信出版·大方 2022年05月
《水療》這是格蕾絲、莉婭和斯凱的故事:她們的父母為了她們著想,讓她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教給她們每一個女人都必須學習的有關愛的可怕的事情;這也是來找她們的男人們的故事——被大海沖上岸的三個陌生人,他們熱切、執著的目光,身后拖著欲望和毀滅。作者索菲·麥金托什讓我們直面愛的殘酷,同時也追問著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里生存的代價。
歡迎收聽我們的播客節目
跳島FM(Talking Literature)是一檔文學播客,一份可以聽的文學雜志。節目每周三更新,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入選“蘋果播客2020年度編輯推薦”。
原標題:《《使女的故事》作者力薦,女性的憤怒是一種力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