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全民營養周啟動,來看疫情期間居家膳食營養建議
2022年5月15日-21日是第八屆全民營養周。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5月15日起,為期一周的營養宣傳將結合疫情防控實際開展。在上海市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上海市營養創新平臺成員單位開展疫情期間居家膳食營養的線上宣傳活動,助力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本次全民營養周將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餐飲食品營養標識指南》等核心內容向市民科普,重點聚焦合理膳食,這對于增強免疫和預防疾病有著重要意義,也有助于市民培育健康烹飪意識和習慣,樹立健康飲食新風,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5月16日上午,上海市疾控中心、市健促中心、市營養創新平臺將針對疫情期間如何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居家隔離期間食物存儲與飲食管理等問題開展在線講座。本次講座通過上海報業集團海上名醫平臺及全媒體矩陣直播,在上海疾控官方微信等渠道開展合理膳食與提高免疫力、學生營養、碘與健康等相關宣傳,上海新聞廣播FM93.4《活過一百歲》專題節目將播出營養科普專題節目,解答居民膳食營養問題。
附:健康提示
營養是人類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國民營養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經濟社會發展;學生營養影響一代人成長和每個家庭的和諧美滿;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
(一)一般居民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一線工作者合理膳食指導
1、食物分為六大類,包含谷薯類、蔬菜水果類、動物性食物類、大豆堅果類、奶及奶制品類和油脂類,不同食物具有不同的營養特點。
2、食物多樣,平均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
3、每天吃全谷物和雜豆類食物。
4、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5、攝入充足優質蛋白質,保證奶豆攝入,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
6、少鹽少油,清淡飲食,感受食物原味,可用天然香料等進行調味以增加食欲。
7、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g。
8、少吃含糖食品,少喝含糖飲料,拒絕甜蜜誘惑。
9、足量飲水,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10、避免過量飲酒。
11、學會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食品。
12、膳食攝入不足時,可補充性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奶粉或營養素補充劑,每日額外口服營養補充能量400-600千卡,保證營養需求。
(二)普通型或康復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營養膳食指導
1、能量要充足,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包括大米、面粉、雜糧等.
2、保證充足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質,每天攝入動物性食物120-200克,其中每周至少2次水產品、每天一個雞蛋;300-500克的奶及奶制品;25-35克大豆及其制品。
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350克,多選深色蔬果。
4、每天飲水1500-1700毫升,多次少量,以白開水或淡茶水為主,菜湯、魚湯、雞湯等也是不錯選擇。
5、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6、進食不足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適量選擇營養強化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或營養素補充劑。
7、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量身體活動,身體活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適當增加日照時間。
(三)碘是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
1、碘是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狀腺激素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維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 促進人體尤其是大腦的生長發育。
3、胎兒期和嬰幼兒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期缺碘,會影響大腦正常發育,嚴重的造成克汀病、聾啞、智力損傷等。
4、胎兒所需要的碘全部來自母親,孕婦碘營養不足會造成胎兒缺碘。如果孕期嚴重缺碘會出現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
5、成年人缺碘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6、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在線講座。 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市衛健委 供圖

健康提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