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居家養老和長護險暫停,上海這些護理員與困難老人“結對子”
“阿公,你看今天我給你準備了啥?”“謝謝你啊,小陳,真是多虧你了……”一大清早,陳梅就拎著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來到上海金山區漕涇鎮綠地一期萬阿公家中。
這段時間,都是由她在照料著老人,看到家里沒菜了,就想方設法采買新鮮食材,為其準備可口的飯菜;看到他頭發長了,就拿來理發工具為其理發;看到他因家屬無法前來探望而心情郁悶,就陪他講笑話、聊家常。前些天,感覺老人神情總有些異樣,在她反復詢問下得知,老人已便秘多日,就馬上給老人配了藥并買來了水果。
陳梅在為萬阿公理發。本文圖片 金山區供圖
陳梅是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萬順社會服務社的一名護理員,該服務社是一家為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及其他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多元化服務的社會組織,主要承接居家養老、長護險、“老伙伴”計劃等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受疫情影響,從3月28日開始,居家養老和長護險服務暫停了。“沒有護理員的服務,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自理困難老人的生活怎么辦?”服務社馬上對困難高齡的獨居老人進行排摸,并將護理員居住信息和這些老人匹配,護理員們紛紛響應,自愿為同住一個小區或村組的困難老人提供“一對一”的上門服務,照料好他們的日常生活。
趙葉在通過機器為老人吸痰。
護理員趙葉和陳阿婆都是漕涇鎮動遷居民,現都住在亭林大居。陳阿婆是一位臥床多年的植物人,家里子女除了住在石化的小女兒外,大多是生活勉強自理的殘障人士。之前,老人的小女兒每天都往返于石化和亭林之間,與姐姐們一同照顧母親的日常起居,她們把老人照顧得很好,老人癱在床上多年沒有褥瘡。這次疫情突如其來,封控期間上門服務停擺,小女兒出不來,姐姐們竭盡全力照顧母親,卻也總有力所不及的時候。
護理員趙葉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每天都自發去為老人消毒祛痰的套管、擦身和換洗衣物,從未間斷。除此之外,她也肩負起了這個家庭的物資采購、家庭清潔等瑣碎雜事。
同樣,護理員李琴華也一天沒停過。阮巷村陳老伯是一位高齡獨居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基礎疾病,腳部有隱疾。為了讓老人能安然度過疫情,李琴華每天都會上門,義務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洗洗衣服,還隔三差五地為老人送去自家地里的蔬菜等等。
4月5日上午,李琴華準備前往陳老伯家里的時候,接到村委的電話,陳老伯病了,雙腳出現局部潰爛。她小跑著到了老人家里,和村干部一起將老人送往金山醫院。
李琴華送陳老伯就醫。
在老人回到家后的幾天里,李琴華繼續每天為他做飯、打掃、擦身、換藥換紗布……可沒過幾天,陳老伯的身體又出現了不適,并伴有熱度。李琴華馬上與另一名護理員金連群一起,再次陪同老人前往醫院就診。由于老人有熱度,兩位護理員先后輾轉了兩家醫院,最后安排老人住進了漕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每提到李琴華,陳老伯總是豎起大拇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