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劍履山河》書寫辛棄疾傳奇

《劍履山河》書寫辛棄疾傳奇
“醉里挑燈看劍,夢里吹角聯營。”心心念念跨過淮河,殺過長江,收復中原故土,辛棄疾一生傳奇,一世英雄,一路悲歌流傳至今。《劍履山河》是作家張一帆先生十年磨一劍,為讀者捧出的一本心血力作。張一帆又名張帆,本名張盛碌,成都客家人。曾任峨影·西南影視藝術中心紀錄片部主任、編導、文化傳策劃、藝監等職。他創作發表有影視劇本、散文、小說、話劇、詩歌等多類作品,并有不少作品獲獎在省市臺、央視播出。這本長篇歷史小說《劍履山河》就是以他原創影視文學劇本改編而成,仗劍走天涯,辛棄疾傳奇的人生,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段悲壯之歌的縮影。
小說以南宋時期愛國英雄、愛國詞人辛棄疾波瀾壯闊的一生經歷為主線,塑造了一個赤膽忠心、扶貧濟弱、不畏權勢、才華橫溢的人物形象。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在南宋曾輾轉多地任職,始終不得施展抱負。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辛棄疾一生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小說以史實為基準行了適當的藝術加工,語言流暢、情節曲折,兼具文學性和可讀性。

張帆先生是成都作家,是我的老朋友,為人真誠,做事執著,多年前就知他準備籌拍一部辛棄疾的影視,諸多原因未能實現。但他對愛國英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情節未能讓他放下手中的筆。有次見他,氣色疲憊,問及,寫作而致,影視難成,在整長篇。勸他停筆,身體為安。好,他直點頭。
有多年沒見面了,那天他簽名送我一本剛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劍履山河》新書給我,淡淡的書香,笑容中含著憔悴。他告訴我,他再不會寫東西,特別是長篇小說了。為伊消得人憔悴,十年啊,我知道他為這本書付出的艱辛。幾起幾落,從他起草電視劇本到改寫成五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從考證歷史人物、地名、小到一座橋,到不遠萬里親臨現場求證;從文中涉及的一百五十多個人物形象到一絲不茍查閱大量的文史資料,全憑他對辛棄疾的贊賞敬重而堅持,可謂瀝盡肝膽,傾盡心血。
張帆先生在他的一首詩中,抒發了他寫作《劍履山河》的激情:
十年滄桑十年夢,
千載風雨千載情。
醉里與君中霄舞,
悲歌豪劍履平生。
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劍履山河》是先生對辛棄疾,對祖國,對燕趙俠義之氣,也是對自己的寫真。《劍履山河》這本書值得廣大讀者珍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