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豬堅強”標本回家,一生承載著汶川記憶
2022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4周年之際,“豬堅強”標本正式回歸四川省大邑縣建川博物館,作為汶川地震的一段歷史記憶,面向公眾展出。

2022年5月12日,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的建川博物館內,正式公開展出“豬堅強”標本。視覺中國 圖

2022年5月12日,四川建川博物館,正式公開展出的“豬堅強”標本,皮膚上的毛發清晰可見。視覺中國 圖
“豬堅強”標本展示中心的墻壁上有豬堅強一生的圖文介紹,門口還有電視循環播放著豬堅強生前的影像。

2022年5月12日,四川建川博物館,正式公開展出的“豬堅強”標本,墻壁上有豬堅強一生的圖文介紹。視覺中國 圖

2022年5月12日,四川建川博物館,游客參觀“豬堅強”標本。視覺中國 圖

2022年5月11日,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生前的食槽,擺放在“豬堅強之家”展出。紅星新聞記者王歡/視覺中國 圖

2022年5月12日,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生前的居住的“豬堅強之家”。視覺中國 圖

2020年5月,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在“豬堅強之家”前和游客互動。
“豬堅強”原是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養的一頭母豬。2008年汶川地震中,“豬堅強”被掩埋地下36天,靠吃木炭喝雨水存活下來,是生命的奇跡。它被稱為是堅強的符號。
被埋期間,它的體重從原來的300斤減到了100斤。2008年6月,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用1.38萬元將“豬堅強”從原主人手中買下。

從廢墟下被解救出來的“豬堅強” 。 紅星新聞 資料圖片

2022年5月12日,四川建川博物館,在豬堅強之家內,擺放著維持廢墟下“豬堅強”生命的木炭。陳昱升/視覺中國 圖
2021年6月16日,14歲“高齡”的“豬堅強”因年老衰竭去世。2022年5月12日,“豬堅強”標本回家了。

2008年7月1日,四川建川博物館,在汶川地震廢墟下存活36天,并順利生還的“豬堅強”。王熙維/視覺中國 圖

2021年1月11日,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躺在稻草上睡意正濃,身上蓋著棉被,一旁還備有供暖設備。當時“豬堅強”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后腿的傷勢,它幾乎整天都臥地不起。陳昱升/視覺中國 圖

2021年1月11日,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躺在稻草上睡意正濃。陳昱升/視覺中國 圖

2021年5月12日下午,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原主人萬興明和劉大會夫婦前來探望“豬堅強”。夫婦倆帶著豬愛吃的玉米和萵筍,親自喂“豬堅強”。陳昱升/視覺中國 圖

2021年6月17日上午,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離世后,“豬堅強之家”空蕩蕩。莫小/IC 圖
“豬堅強”作為汶川地震一段特殊的記憶,在博物館內得到長久的保存和展示。

2022年5月11日,四川建川博物館,“豬堅強”標本擺放在“豬堅強之家”展出。紅星新聞記者王歡/視覺中國 圖
本文內容參考:紅星新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