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省人大開展專題詢問“看病難”如何解決,衛生部門作答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的重要議題。
9月23日上午,會議對全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開展專題詢問。12位委員、代表先后提問,9名江蘇各廳局負責人進行了作答。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在現場看到,現場進行隨機提問,在規定時間內,大部分廳局負責人脫稿作答,“交鋒”現場氣氛熱烈。
肖婷婷代表發問稱,現在優質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很多人即使患了普通疾病也要跑大城市,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卻患者不足,這個矛盾該怎么解決?
“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個老大難問題。”江蘇省衛計委副主任李少冬認為,造成這種現場主要有多種原因。
“比如醫療資源的布局結構不合理,總量也不足。”李少冬說,另外的原因則是人民群眾對基層醫療機構不信任,促進有序就診的政策制度不完善。
李少東認為,服務模式比較落后也是原因之一。此外,人民群眾尋求名醫、名院現象比較普遍,就醫理念也需要改變。
在他看來,要改變這種現狀,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是一大重點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分級診療制度是指按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
“今年上半年,江蘇人選擇基層首診比例超50%,說明我們分級診療制度有成效,但還沒達到預期。”李少東表示,下一步,江蘇還將以分級診療制度為中心,發展繼續性醫療服務機構,也就是慢性病治療康復醫院等。
同時,要加大基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力度,發揮家庭醫生的作用,推動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手段。
此外,還要加強健康教育和宣傳,要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就醫理念。“當然,基層要強,最最重要的是人才。”李少東表示,還是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把人才“強”起來。
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相伯偉補充道,從人社部門來講,要發揮醫保的導向和杠桿作用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實現差別化的醫保支付政策便是方法之一。
“比如說基層醫療機構報銷起步線是300塊,三級醫療機構是500塊,”相伯偉舉例稱,如果患者在基層診斷發現確實符合條件轉到上一級,起步可減至200塊就可享受醫保。
而對從上一級醫療機構轉到基層醫療機構康復治療的,可免除起步金額。相伯偉表示,這種做法的目的也就是促進“小病在社區,大病在醫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