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0后“村官”譙羽:“看到他們的笑臉 我覺得很值
開欄語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在崇州,就有這么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帶著新理念、新技術,扎根鄉土、服務鄉村、發展產業,為鄉村振興揮灑汗水、激揚青春。在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市委組織部、市委社治委、市農業農村局、共青團崇州市委、市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融媒主題采訪《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將鏡頭聚焦奮戰一線的年輕人,集中展示他們扎根基層、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的新想法、新作為,講述年輕人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的奮斗故事。

崇慶街道紅橋村村委會委員譙羽是個“90后”。在村委會工作八年來,譙羽跑遍了村里的每個角落,一心想著群眾,主動服務群眾,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成了群眾的貼心人。

“嬢嬢,我來看看你,最近腿還好嗎?”5月5日上午,譙羽來到紅橋村13組,再次走訪看望71歲的村民陳立秀。
“快來,坐坐坐!”見到譙羽,陳立秀老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趕忙從屋子里拿來小板凳。兩人說說笑笑,拉起了家常。

2020年,陳立秀因意外摔斷右腿導致行動不便,這讓原本生活困難的她雪上加霜。了解到情況后,負責村上民政工作的譙羽立時上門關心,并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及時幫陳立秀申請了大病臨時救助,解決了她的實際困難。此后,譙羽一有時間就去看望老人,還不時送去一些生活用品。
譙羽的暖心關愛,深深打動了陳立秀。“她對我非常好,經常來看我,和我說說話。我已經把她當做我的家人了。”陳立秀微笑著說。

高桂清是紅橋村14組村民,她聽說可以為癱瘓的父親辦理肢體殘疾證,但卻不知如何申請。當時她去村委會,接待的人就是譙羽。

了解情況后,譙羽向高桂清解讀相關政策,并協助高桂清為其父辦理肢體殘疾證。肢體殘疾證辦理下來后,譙羽發現高桂清的父親符合購買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條件,她立即打電話通知高桂清,告知高桂清購買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需要的資料,并幫助高桂清購買保險。所有的事都辦理好后,譙羽才放下心來。“一直都是譙羽在忙前跑后幫助我們,我真的非常感動!”高桂清說。

從2014年譙羽進入崇慶街道紅橋村村委會工作以來,主要為全村低保戶、殘疾人、特困人員、空巢老人及其他困難人員服務。

“為群眾做實事,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基層工作就得心里裝著群眾,時時想著群眾,事事服務群眾。”譙羽說,有些事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小事,但是在困難群體中可就是大事了。所以需要我們多換位思考,多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傾聽了解他們的困難,在政策范圍內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困難群眾盡享國家的政策福利。
記者:唐海龍 王怡娜
編輯:余霞 周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