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俄海上軍演|科目篇:援潛反潛是亮點,蘊含豐富的戰術可能
9月18日,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7”軍演第二階段的中國海軍參演編隊抵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根據中國軍網消息,中國海軍參演兵力包括051C型驅逐艦石家莊艦、054A型護衛艦大慶艦、903A型綜合補給艦東平湖艦和援潛救生船長島船組成,并攜帶深潛救生艇1艘、艦載直升機2架和部分陸戰隊員。
俄太平洋艦隊發言人馬特維耶夫17日稱,中俄兩國將共有11艘水面艦船、2艘潛艇、4架反潛機和4架直升機參加“海上聯合-2017”演習。俄方參演兵力構成中,除了太平洋艦隊最新下水的20380型護衛艦“完美”號,首次參演的非戰斗艦艇“伊戈爾·別洛烏索夫”號救生船以及深潛救生艇與中方長島船一道成為引人關注的焦點。
援潛雖非作戰科目,卻凸顯戰略互信
盡管此次演習科目包括潛艇救援、編隊防空、編隊反潛、編隊反艦、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聯合救助遇險船舶等多種課目,但是受訪的中俄專家毫不例外地將演習的最大亮點指向潛艇,特別是潛艇救援。

根據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19日消息,此次參與演習的中方高層指揮中,有兩人曾在潛艇服役,經驗豐富。其中,海軍副參謀長胡中明少將是我國某新型潛艇艇長,他所在的92730部隊90分隊多次受到嘉獎。而擔任演習第二階段(即實際海上行動階段)中方指揮員的北海艦隊副司令員陳強南少將,也曾任潛艇艇長,并有著“南海蛟龍”的美譽。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18日在俄衛星通訊社刊文表示,今年海上聯合軍演的重點與以往不同,配備有深水救生設備的中俄救生船首次參加聯合演習,兩國大批反潛裝備也參賽。
海軍專家李杰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表示,援潛反潛無疑是此次演習的亮點,這不僅是因為兩個科目的技術難度很大,而且由于涉及到各自敏感的軍事信息,因此需要很高的戰略互信才能做到。
根據美國媒體此前報道,中俄雙方將首次演練針對失事潛艇實施救援。兩國海軍要共同尋找50米深海底的一艘失事潛艇,然后利用深海探測設備、微型救生潛艇等裝備對假想失事潛艇進行檢查。假想失事潛艇的乘員在直升機,水面快艇和其他救援船只的幫助下撤離,對獲救潛艇乘員實施再增壓和減壓等醫療救護。
中國海軍問題研究人員徐依航告訴澎湃新聞,援潛演習的標準步驟基本如上文報道所呈現的步驟,而其中的關鍵在于兩處,一是搜尋,二是對接。

“在演習中,模擬失事的潛艇就位后,會釋放浮標,向后方發送信號。接到信號后,己方會派出救援力量向目標海域航行,尋找‘失事’潛艇——在這一環節,用于搜潛的一些技術設備、以及潛艇本身的一些關鍵信息如聲紋特征,就存在暴露的可能性。由于聲紋特征是事關潛艇‘隱身’的核心數據,因此只有戰略互信達到很高水平的國家才能做到。”徐依航表示。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參加此次演習的援潛救生船長島船并非第一次與外軍舉行援潛方面的聯合演習。2016年7月13日,長島船隨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參加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環太平洋-2016”軍演期間,就曾與美國海軍完成了相關科目的聯合演練。新華社當時報道稱,長島船搭載深潛救生艇,通過搜索定位、吊放航渡,成功與美國海軍“衛兵號”打撈船布放的模擬救生平臺水下對接,圓滿完成兩軍援潛救生演習任務。
對此,徐依航強調應注意到,上述報道中提及的是模擬救生平臺,而中俄此次演習中模擬失事潛艇的很可能是真實的俄方潛艇。而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18日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期間也表示,“長島船將下放深潛救生艇,通過搜索定位、吊放航渡,與俄羅斯海軍潛艇進行水下對接,實施援潛救生演練。……俄羅斯海軍將派出潛艇實際參加這次演練,這也再次體現了兩軍之間的高度互信。”
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海軍“庫爾斯克”號攻擊型核潛艇在巴倫支海爆炸沉沒,最終釀成潛艇上118名船員全數罹難的慘劇。盡管包括挪威在內的諸多西方國家主動提出幫助俄羅斯進行潛艇救援,但均遭俄方拒絕。
“相比之下,為了完成與俄方潛艇的對接,我國深潛救生艇有可能需要做一些技術細節上的處理。”徐依航表示,“而這些處理,有可能意味著一旦俄方潛艇遇到問題,那么中方有能力并有可能伸出援手。”
中國潛艇挺進深藍,援潛蘊含戰術可能
近年來,中國海軍邁向“藍水海軍”的步伐不斷加快。除了適于遠洋航行的大型水面平臺不斷下水服役,中國海軍也越來越多的駛向遠海,頻繁進行出訪和演訓。
僅以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為例,兩國近年就創下多個第一次: 2015年首次在地中海舉行了聯合軍演;2016年首次在南海舉行了聯合軍演;而今年7月,由052D型導彈驅逐艦合肥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運城艦和綜合補給艦駱馬湖艦組成的中國海軍編隊,首次在波羅的海與俄海軍舉行聯合演習。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水面艦艇越來越告別“宅男”生活的同時,解放軍水下艦隊的身影也頻繁出現在大洋。據參考消息網9月18日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稱,中國海軍一艘常規潛艇在9月8日到11日停靠并訪問位于馬來西亞東部塞邦加灣的馬海軍潛艇基地。這是繼2017年初中國海軍潛艇公開首訪馬來西亞以來,第二次常規潛艇停靠并訪問馬來西亞。
但是,海洋地理條件多變,洋流、水溫、海水密度和鹽都、海底地形等都會對潛艇航行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2014年,我國官方就曾公開報道我軍372艇經歷了極為危險的“掉深”現象。因此,作為一支有著藍水雄心的大洋海軍,具備在世界范圍內的陌生海區進行援潛救潛的能力實際上也為潛艇走向深海提供了一重極為重要的安全和心理保障。
鄂霍次克海水文氣象條件復雜,而其東北側的勘察加半島又是俄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基地。長期以來,前蘇聯及俄羅斯海軍在此積累了豐富的調查數據和實踐經驗,這些經驗對于提升中國海軍在此海區的作業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美國媒體援引軍事專家穆拉霍夫斯基的話稱,“雙方聯合海上演習的軍事意義在于,如何組織兩國軍艦之間在中國海軍從未到過的陌生海域互動協調。這從地理、氣候、海上救生等各個方面都對中國海軍非常重要。”
李杰表示,遠海援潛救潛實際蘊含著一種戰術可能性,即為我軍潛艇進入這些海域提供了便利。而云南財經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楊震告訴澎湃新聞,潛艇在這些海域的存在,不僅可以發揮戰略牽制的作用,而且憑借其高緯度優勢,有利于增強戰略威懾能力。
就在中俄軍演即將展開的同時,據央視新聞18日報道,韓國國防部稱美軍18日向朝鮮半島上空出動2架B-1B轟炸機和4架F-35戰斗機,與6架韓國戰機進行了飛行演習。韓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美軍B-1B轟炸機和F-35戰斗機當天分別從關島美軍基地和日本美軍基地起飛,共同飛向半島空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