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家:兒童患癌可能是胚胎期就已基因突變,而后又受到這些刺激…
2019年,一部紀錄片在醫療行業引起不小的轟動,是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制作的十集醫療新聞紀錄片,叫做《人間世第二季》。

其中,有一集的名字叫做《煙花》,鏡頭對準了幾位患有惡性骨腫瘤的小朋友和他們的家庭,他們羽翼未豐卻病魔纏身,他們的生命猶如煙花般絢爛卻短暫,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不少人認為,兒童惡性腫瘤就是成人惡性腫瘤的“縮小版”,僅僅只是發病年齡不同而已。事實上,兒童惡性腫瘤與成人惡性腫瘤在疾病組成、發生機制及惡性進展的驅動機制上都有顯著的不同。兒童惡性腫瘤不是成人惡性腫瘤的“mini版”。
本期,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兒童惡性腫瘤的那些知識。
什么是兒童惡性腫瘤?
總體而言,兒童惡性腫瘤是較少發生的疾病,目前全世界0~14歲兒童發病率約為萬分之一。其中三大常見腫瘤是白血病、腦腫瘤和淋巴瘤。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5萬名兒童罹患癌癥,中國每年新增3-4萬名兒童惡性腫瘤患者。
兒童惡性腫瘤與成人惡性腫瘤有許多不同,兒童多發生肉瘤,而成人多發生癌癥。成年人最常見的肺、胃、肝、腸、乳腺等部位的腫瘤,在兒童中極少出現。

兒童腫瘤的好發部位有其獨特性,多發生于造血系統、神經系統以及間葉組織。兒童腫瘤常無特殊癥狀,也較早發生全身轉移,一旦復發治愈率明顯降低,但對化學治療敏感,因此早期治療效果很好。
由于兒童仍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成年人癌癥中常規的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會給孩子們帶來一些成年人不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并且由于兒童癌癥患兒年齡小,治療對他們身體帶來的影響遠比對成年患者要深遠得多,比如:不孕、發育不全、心臟損害、出現第二種癌癥,以及社會心理層面的影響。
兒童為什么會長腫瘤?
腫瘤在任何年齡段都會發生,兒童,哪怕是包括新生兒也會患腫瘤。腫瘤是在一定遺傳易感性基礎上,由多因素參與的、多階段的發展過程。兒童惡性腫瘤與遺傳、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
部分醫學家認為,兒童惡性腫瘤的發生,是因二次細胞突變而導致遺傳性腫瘤發病。即兒童在胚胎時期就已經發生基因突變,但并不發病,而是在出生后一段時間受到不良刺激,發生二次突變后才發病。
部分兒童腫瘤可見到相關家族遺傳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家族中有這些疾病的患兒需進行相關遺傳學檢測、篩查,爭取對腫瘤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除與遺傳、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環境因素是影響腫瘤發生的主要原因,人類80%~90%的惡性腫瘤為環境因素所致。兒童惡性腫瘤主要與病毒感染、化學物質接觸、物理因素和食品污染四大因素相關。
EB病毒感染可誘發兒童鼻咽癌、基特淋巴瘤等。父母親的職業環境中長期接觸油漆、石油、農藥等,家居裝修中的苯、甲醛等有毒氣體,各種空氣污染、水污染等也都是誘因。磁場、電離輻射和放射線接觸等對兒童致癌作用比成年人更大。
食物中的黃曲霉素、亞硝胺類、鉛等重金屬元素,蔬菜、水果中殘留的化肥、殺蟲劑,某些食品中的添加劑、防腐劑等也是“隱形殺手”。這些外部因素讓體內健康細胞的正常代謝過程不斷地出錯,最終誘發癌癥出現。
同一種癌癥,治愈率也不同。比如同樣是淋巴瘤和白血病,兒童患者的生存率要高于成人,成人治不好的癌癥不代表兒童也治不好。兒童腫瘤的整體生存率能達到80%以上,遠遠高于成人。
又比如,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兒童整體5年生存率是67%,成人是28%;而對于霍奇金淋巴瘤,兒童整體5年生存率超過98%,成人是87%。因此,兒童腫瘤不是不治之癥!用正常的眼光看待腫瘤患兒,不要歧視和排斥他們,腫瘤患兒可以享有和正常孩子一樣的快樂童年生活。
兒童腫瘤有哪些早期表現?
由于兒童患病時一般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且不少家長認為兒童惡性腫瘤罕見,重視度不高,導致一些腫瘤患兒發現較晚,耽誤了治療。
兒童惡性腫瘤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及時正規治療,治愈率較高,而且越早發現,治愈率越高,所以早期發現至關重要。那么孩子出現哪些癥狀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呢?
01、持續低熱
如果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熱超過一周以上,經一般抗感染治療后無效,需及早就診。
02、貧血、出血
有不明原因的貧血(可有皮膚粘膜蒼白表現)、出血(包括皮膚瘀點、瘀斑),無痛性血尿,需警惕血液腫瘤、泌尿道腫瘤。
03、疼痛、包塊
較長期的頭痛、腹痛、骨痛伴或不伴包塊,需警惕腫瘤引起可能。
04、出現一過性癥狀
出現一過性的驚厥(抽搐)、暈厥等癥狀,需進行神經系統專科檢查,排除腦部腫瘤可能。
05、腹部膨隆、腹脹、嘔吐
腹部腫瘤體積增大可能出現腹部膨隆;腫瘤可能引起腸道梗阻,出現腹脹、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06、淋巴結腫大及無痛性腫塊
當孩子身上出現腫塊,尤其是頸部、腋下、腹股溝、腹部、后腰部等部位發現腫塊,尤其是無痛性淋巴結增大,需留心淋巴瘤腫瘤可能,應就診查明原因。
07、過早出現第二性征
如長胡須、陰毛、乳房發育等,需留心生殖細胞腫瘤。
兒童如何防癌?
兒童腫瘤的病因較復雜,目前普遍了解較少。針對病因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
01、重視產前檢查
通過遺傳性腫瘤的普查、登記、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減少遺傳性腫瘤的發生,降低兒童惡性腫瘤發病率。懷孕期間母親營養素的監測和補充等也十分重要。
02、避免不良環境因素
父母要注意職業防護,比如,過去司機的孩子得惡性腫瘤的較多,那是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加油站少,一些跑長途運輸的汽車,車上都會備一個大桶,司機長期與汽油有密切的接觸。長此以往,汽油中的致癌物質會直接污染他們,最終也導致他們的子女發生惡性腫瘤的幾率增高。
吸煙和被動吸煙的影響也要盡量避免。煙草中已經明確的致癌物質有70多種。煙是無形殺手,真正受危害最重的就是青少年,出生之后,如果嬰兒處于二手煙的環境,那其心血管、腦血管、呼吸系統都會受到極大影響。因此,要盡量減少兒童到吸煙者的煙霧環境中去。

此外,還要減少電離輻射暴露和孕婦腹部X線診斷照射。合理用藥,切忌濫用藥物。加強疫苗接種,控制病毒感染。
03、塑造兒童健康的生活方式
兒童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眾所周知,肥胖的危害相當多,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等都和它有關。對于兒童,它的危害也相當大。
兒童的疾病往往可以延續到成年,如果成年后還是肥胖,減肥的難度就相當大。肥胖和結腸癌、前列腺癌以及女性乳腺癌等都相關。因此,一定要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體重。兒童的飲水健康也十分重要。
此外,曬太陽要適度。長期接受紫外線照射易造成皮膚癌,尤其皮膚灼傷以后,發生皮膚癌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有些人認為,怕孩子缺鈣就要多曬太陽,從醫學角度講這有道理,但實際操作起來,不一定非要那么多的陽光浴才能解決問題,可以適當地、少量地接觸。
兒童的睡眠、情緒也十分重要。要做到睡好覺,睡夠覺。控制情緒,緩解壓力,避免過度疲勞,勞逸結合。父母親應塑造一個良好形象,做一名遠離煙草毒品,遠離酗酒醉酒,注重清潔衛生,尊重科學,遵守道德的好公民,給兒童做好榜樣。

本文審核專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