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歐委會提議年底前全面禁止進口俄石油: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5月4日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表示,繼俄羅斯煤炭進口禁令后,下一個制裁對象將是俄羅斯石油。“這并不容易,因為一些成員國嚴重依賴俄羅斯石油,但我們只需要為之努力。”她說,歐委會提議將制裁范圍擴大至俄石油出口,這將是面向所有俄羅斯石油,包括海運和管道運輸、覆蓋從原油到精煉石油產品的全面進口禁令。
馮德萊恩補充稱,歐盟將確保以有序方式逐步限制俄羅斯進口石油,與合作伙伴一起保障替代供應,并將此舉對全球市場的影響降至最低。
“我們將在六個月內逐步停止俄羅斯原油進口,并在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成品油。”她說,此舉的目標是在援助烏克蘭、對俄施壓的同時保持歐盟自身經濟強勁。新一輪對俄制裁措施提案還包括將俄最大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和其他兩家大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之外、禁止三家俄國家媒體的新聞信息產品以任何形式在歐盟落地和傳播。
按照歐盟規則,歐委會的提案需得到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才能生效。歐盟成員國4日開始討論涉及上述內容的第六輪對俄制裁措施。但據路透社消息,當天會議未能就歐盟委員會提議的第六輪制裁達成協議,歐盟特使將在周四再次會面。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和保加利亞對石油禁運表示擔憂。
長期以來,歐盟與俄羅斯在石油供需關系上緊密相連。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僅次于美國和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也是全球市場最大的石油出口國,2021年12月的石油出口量為780萬桶/日,其中包括原油和凝析油500萬桶/日,約占全球貿易的12%,石油產品出口量約285萬桶/日,約占全球成品油貿易的15%。俄羅斯大約有60%的石油出口至歐洲。
歐盟則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及俄羅斯石油最大的買家。據歐委會數據,2021年,俄羅斯原油在其進口總量中占比27%,其次是挪威(8%),哈薩克斯坦(8%),美國(5%)。
標普全球數據顯示,在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之前,歐洲每天從俄羅斯進口約270萬桶原油和150萬桶石油產品(主要是柴油)。隨著形勢升級,歐洲煉油商和獨立貿易商啟動“自我制裁”,避險情緒升溫,俄羅斯烏拉爾原油較布倫特原油出現大幅折價。4 月29日,普氏評估的烏拉爾原油價格為71.48美元/桶,即期布倫特原油價格為106.13美元/桶。而在2月23日,烏拉爾原油價格為90.7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為100.48美元/桶。
標普全球商品洞察部門預計,隨著越來越多的買家避開俄羅斯石油,未來幾個月俄羅斯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出口將損失近300萬桶/日。
因此,歐盟對俄石油的全面禁運制裁將大幅削減俄羅斯的收入。為了彌補損失,俄羅斯必須為這部分產品尋找新的買家。但對于歐盟國家來說,石油禁令也是雙刃劍。
歐佩克代表在上個月與歐盟官員會談時曾稱,當前和未來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導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石油供應沖擊之一,世界上沒有其他產能可以取代這部分供應量,并暗示歐佩克不會增產。
總部位于比利時、專注于經濟學研究的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此前分析稱,歐洲大部分原油進口通過船舶而非管道,這意味著,理論上替代俄羅斯石油將比替代俄羅斯天然氣更容易。但是,要取代俄羅斯石油應考慮三個主要瓶頸:歐洲內部石油基礎設施為自東向西流向設計,反向流動意味著重新部署原油和石油產品路線,這具有挑戰性;一些歐洲煉油廠適用于俄羅斯石油,如果改用不同質地的原油生產,煉油效率會降低,伊拉克和伊朗原油最接近俄羅斯原油;除了原油供應,歐盟還必須考慮替換俄羅斯生產的柴油、石腦油和燃料油的煉油能力。未來彌補俄羅斯柴油的缺口,歐洲煉油廠將不得不將產能利用率提高到本世紀最高水平。
相較于嚴重依賴基礎設施的天然氣,煤炭和石油是更具全球性、流動性更大的能源產品,因此,歐盟徹底禁止進口俄羅斯的煤炭和石油,痛苦程度要小于中斷天然氣進口。但是,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將令歐洲面臨更高的油價,在供需本就緊平衡的全球石油市場,歐洲需要以更高的價格購買俄羅斯原油、石油產品和煤炭的替代品。
美國在歐洲原油進口版圖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根據彭博匯編的船舶跟蹤數據,4月份,美國生產商從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主要碼頭向歐洲買家出口了近5000萬桶原油。這幾乎占到上個月美國主要出口中心墨西哥灣沿岸向海外出口總量的一半。俄烏危機使得歐洲的供應萎縮,由于買家尋求俄羅斯供應的替代品,美國正在向歐洲運送自六年前出口禁令解除以來數量最多的原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