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藝起前行|上海歌劇院五四音樂會: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

女聲合唱《南泥灣》。
上海歌劇院的血液里流淌著紅色基因,歌劇院的青年藝術家們受紅色基因熏陶,也在一部部紅色經典與原創歌劇的排演中挑大梁,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英雄人物。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下午3:00,一場由上海歌劇院特別策劃的 “青春放歌·云上音樂會”將在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演奏的《紅旗頌》中拉開序幕,并通過上海歌劇院視頻號、B站官方賬號以及樂游上海直播,以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
音樂會將精選韓蓬、徐曉英、宋倩、于浩磊、熊郁菲、何曉楠、周琛和上海歌劇院合唱團的青年歌唱家們演繹的英雄人物,以及一眾經典唱段。通過云上觀演,觀眾可與近一百年來涌現的青年歷史人物隔空對話。
“何謂信仰,那是歷久彌堅;何謂理想,那是矢志不移;何謂先鋒,那是奮勇向前。這是《晨鐘》里李大釗的歌詞中,最打動我的一段。”在原創歌劇《晨鐘》《田漢》主演了李大釗和田漢的青年男高音韓蓬說,“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共產主義先驅們,是那個時代中國進步青年的精神領袖,而我們這一代青年,則肩負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使命。”
同樣在《晨鐘》《田漢》中主演了李大釗與田漢的青年男高音于浩磊,借用李大釗的名言來共勉,“‘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創造青春之民族。’青春是一往無前的勇敢,是堅定不移的信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文藝工作者,我們要有朝氣、敢于挑戰,發揮表率作用。”

上海歌劇院的青年歌唱家們。
在青年女高音徐曉英看來,《晨鐘》的女主角琴君不僅是那個時代進步學生的縮影,也是當時進步女性的代表,她年輕而熱烈,對生活充滿希望,《青春跳動在同一個節奏》所唱頌的,不僅是她和宇劍的青澀愛情,更是志同道合的理想追求,“百年前的進步青年和我們今天的優秀青年一樣,都閃耀著純潔、崇高、神圣、自由的光芒。”
“《田漢》中的安娥,青年時期便投身革命,創作出《賣報歌》《漁光曲》等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優秀藝術作品。研究、詮釋這樣一位青春偶像的過程,堅定了我作為青年黨員、青年藝術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青年女高音宋倩說。
青年女高音熊郁菲說,“如果你心中依然有追求夢想的勇氣,依然能夠有所感動,心中仍然有愛,能夠愛自己愛他人,那么無論何時,你都是那個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青年人。”
上海歌劇院第六代“江姐”何曉楠、周琛演過數十場歌劇《江姐》,“江姐犧牲時才29歲,正是大好的青春年華,雖然個子嬌小,卻胸懷大業,面對敵人沒有絲毫退怯,這巨大的能量正是來自堅定的信仰。”二人說,《五洲人民齊歡笑》的歌詞很多老一輩觀眾都能倒背如流,“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演繹,讓它走進青年觀眾們的心里。”
為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80周年,音樂會還將特別帶來《南泥灣》《映山紅》《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與《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
《南泥灣》極具陜北風韻,展現了南泥灣從荒蕪到富饒的發展過程,歌頌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南泥灣精神。《映山紅》借鑒了江西民歌音調,《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有著濃郁的陜北信天游風格,唱出了人民對紅軍的熱愛和對英雄的崇敬。

女聲三重唱《映山紅》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都是新近錄制的。從何曉楠、周琛、楊瀲的三重唱版《映山紅》,到上海歌劇院合唱團的青年歌唱家們聯袂帶來的女聲合唱版《南泥灣》、混聲云合唱《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大家在封控期間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云錄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