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國突然改口,不再阻止歐盟對俄羅斯進口石油實施禁運
此前在對俄羅斯實施能源禁運上猶豫不決的德國表示,不會阻止歐盟對俄羅斯石油進口實施禁運。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5月2日表示,柏林已經準備好支持在歐盟范圍內逐步實施對俄羅斯進口石油的禁運。“我們正在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準備,如有必要,德國可以在未來幾年保持這種狀態。”她對德國ARD電視臺說道。
在她發表上述言論之前,德國經濟部周日發布的能源安全報告表明,預計可以在夏季結束前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并稱,“具有足夠過渡期的石油禁運將是可控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對此表示,德國已經降低了對俄羅斯進口能源的依賴,俄石油在德國進口石油總量中的占比已從去年的35%降至12%、煤炭領域從50%降至8%、天然氣降至35%。
“我們正在采取的所有措施都需要各方付出巨大努力,這也意味著德國經濟和消費者都會感受到相應代價。”哈貝克在一份聲明中強調稱,“但如果我們不想再被俄羅斯勒索,這么做是必要的。”
根據該報告,德國聯邦政府正在與各州密切合作,在未來兩年內推動多個浮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入使用,以加大對非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力度。
歐盟上月宣布對俄第五輪制裁,包括8月起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是最依賴俄羅斯化石能源的國家之一,在俄烏沖突升級后歐洲國家的對俄制裁行動中顯得搖擺不定。
就在一個月前,哈貝克仍在公開反對對俄羅斯能源實施禁運,他說,這可能會終結德國的繁榮,德國沒有以其他方式進口天然氣和石油的基礎設施。完全拒絕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可能會導致大型化工集團巴斯夫關閉。哈貝克還稱,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能源公司存在轉移到國外的風險,例如向亞洲遷移。
4月2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對俄羅斯實施天然氣禁運無法結束戰爭:“我們希望避免一場劇烈的經濟危機,避免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流失和工廠永遠無法復產,這將對我們國家乃至整個歐洲造成嚴重后果,而且還會沖擊烏克蘭重建的資金來源。”
德國央行此前表示,完全切斷該國與俄羅斯能源的所有聯系可能會增加通貨膨脹并嚴重阻礙經濟增長,可能會將2022 年預計為3%的GDP 增長轉為下降 2%。
在天然氣領域,德國央行曾警告,歐盟立即禁止俄羅斯天然氣將使德國今年損失1800億歐元的產出。在能源價格飆升中苦苦掙扎的行業高管更加直言不諱。巴斯夫首席執行官Martin Brudermüller警告稱,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突然中斷可能會“摧毀我們的整個經濟”并引發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包括巴斯夫在內的化學工業在俄羅斯天然氣斷供危機中首當其沖。
德國餐飲聯盟協會近日也呼吁德國政府不要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該協會主席采特勒表示,放棄俄羅斯天然氣將會“對糧食生產造成巨大的影響”。他表示,食品工業是德國僅次于化學工業的第二大天然氣消耗領域,如果缺少天然氣供應,將會影響行業生產。據悉,在食品行業中,乳制品行業消耗的天然氣最多,其次分別是肉類、油、面包和糖。
歐盟能源部長5月2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俄羅斯上周對波蘭和保加利亞斷氣的決定,并重點討論是否將逐步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
即便德國轉變立場,匈牙利、奧地利、斯洛伐克、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等國眼下仍持反對立場。
據外媒報道,兩名歐盟官員表示,歐盟委員會可能向匈牙利、斯洛伐克提供俄羅斯石油禁運豁免,因歐委會對兩國對俄羅斯原油的依賴程度持謹慎態度。嚴重依賴俄羅斯石油的匈牙利一再表示,不會簽署涉及能源的制裁協議。斯洛伐克也是歐盟中最依賴俄羅斯化石燃料的國家之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