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這個外賣站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原因是……
“現在每天要送100多單,騎行120公里到150公里,其間電瓶車要換電5到6次。每天還要給自己消毒兩次,做兩次抗原,做一次核酸。”這是上海疫情中隆昌路站騎手張堯和同事們普通的一天。
受疫情管控影響,外賣、跑腿訂單量劇增,為了打通物資保供的“最后一公里”,一批外賣騎手、配送站點,堅守在配送崗位、駐扎到社區志愿服務中,他們憑著使命感和責任感,傳遞著一份溫暖與心安。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美團外賣獲悉,4月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大會,表彰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上海美團外賣的隆昌路示范站點、黑龍江騎手張碩獲得全國表彰,其中上海隆昌路站去年已獲得上海“工人先鋒號”。
從2015年到現在,張堯已經在上海做了七年騎手。七年的時間里,他從生澀的配送小哥已成長為上海美團隆昌路站的一個組長,現在管理著近二十名小哥,累計帶過上百名騎手徒弟。
上海美團隆昌路站張堯。 車軒 攝
張堯所在的站點,平時負責一些品牌類訂單,還有藥品。他們每天穿梭在各個小區中,給大家送藥。很多不會下單的老人也會等在站點門口,詢問如何在網上下單買藥、買食物買日用品,張堯和同事們盡可能地教會這些老人如何在網上下單買東西。“老人是最難的群體了,很多人只能求助我們。”
張堯還有一個“撿娃哥”的稱號,這是源于他兩次在送餐路上救助走失兒童。但對于張堯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他表示,當看到走失兒童的第一刻就會聯想到自己的孩子,將心比心,他就想趕緊幫助孩子找到家人,“談不上樂于助人,都是應盡的義務而已。”
上海美團隆昌路站合影。 新印 攝
今年五一前夕,他所在的站點獲得了“2022年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該站點始建于2015年7月1日,目前注冊騎手85人,80%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常年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服務范圍覆蓋上海市楊浦區定海街道、大橋街道、江浦街道、延吉街道以及控江街道。
疫情中,他們穿梭在藥房和用戶之間,成為用戶的“及時雨”。
在上海疫情防控期間,以先鋒騎手張堯為代表的12名在崗騎手,堅持每天出勤,服務以應急訂單為主,在上海此次實行管控后,張堯和同事們專職負責藥品類的配送。張堯說,送藥之余,很多時候他們會接到孤寡或獨居老人的求助需求,比如幫助老人們下單買藥買菜等,都會力所能及幫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